APP下载

创设益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的研究报告

2015-07-04陈晓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创设心理健康幼儿园

陈晓红

【摘 要】幼儿园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思想行为、意识习惯、情感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导向性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即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一、问题提出

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作为一种现代观念是从属于“健康”范畴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学专家鲍尔(W.W.Bauer)就指出:“健康是人们身体方面都自觉良好、活力充沛的状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的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这一概念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功能异常,免于疾病的单一概念,明确、概括地指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理、心理、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要求。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同时,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各人的独特性。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且对他们未来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6岁儿童的心理调查发现:88%的儿童有不良行为,11%的儿童情绪抑郁、自卑,8.5%的儿童忧郁、紧张。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社会化程度,还可能导致其成人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障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教育环境密不可分,因为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然而现实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实现它的途径如今似乎已经不是教育,因为现行教育的运用恰恰阻碍了爱的交流。

因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育成长,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关注的焦点,为其创设健康、积极、民主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具体实施

1.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益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

教学环境一个是社会心理环境,一个是物质环境。从心理环境来说在课堂上我们要采取一切手段来形成一种对学生没有心理上压抑、威胁的心理安全的环境,这是进行创新活动的一个前提。另外就是在课堂座位的布置,秧田式的编排方式,横成排竖成行,这种方式最容易突出老师的权威地位,会给学生形成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压力,但是变换一种方式,比如说是马蹄形的,或者是圆形的,也可以是小组型的,四五张桌子围在一起。这种空间形态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感在不断加强,教师对幼儿的威胁感大大的降低了。

2.抓住契机,创设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有预设的也有生成的,预设的教育环境创设往往是我们有计划、有目的的,也知道会给幼儿带来怎样的教育效果;而生成的教育环境创设,需要的是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果断力、丰富的知识、丰富的教育经验,知道这个教育环境创设将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会给幼儿留下什么,该不该将这样的活动继续下去,也就是要抓住契机,创设最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

3.“爱心”——给幼儿创设一种“家”的教育环境

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尊重、关爱、亲密、快乐的精神氛围。爱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给幼儿安全感、亲近感,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的过程中,通过微笑、点头、拥抱、抚摸等等方式,使幼儿沐浴在一个如同“家”的氛围中,从而减轻或消除幼儿的惧怕心理和焦虑感。

4.给“问题儿童”一个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有的多动、有的自闭、有的具有“攻击”行为、有的在智力或社会性发展上相对滞后等等,我们经常把这种孩子称为“问题儿童”。

孩子是单纯的,孩子又是一个谜,他们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揭开幼儿行为背后的面纱需要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多一点耐心、多一分等待、多一些思考。

三、实施后现存的问题

1.重视干预、治疗心理问题环境的创设

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给幼儿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幼儿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现在中小学校已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而且有专人负责,相对来说幼儿园在这方面就欠缺,虽然我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创设干预和治疗心理问题的环境。

幼儿园要对儿童的发展负责,要本着心理问题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不要在小学问题暴露出来再进行干预和治疗。所以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就要考虑到这些发展上不足或不良的弱势群体,为其提供一个改善他们自身心理素质的环境,如指定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给有知觉——动作缺陷、感觉统合失调、注意缺陷、记忆缺陷的儿童分别创设适合的环境,进行专门的训练和辅导,以改善提高这些方面的素质,例如:根据沙箱疗法的理论,在幼儿园可以设置一个用于心理治疗的活动室。

2.重视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

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情关系,并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健康的家庭,需要用爱来营造。作为父母,需努力给孩子营造爱的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形成活泼好奇、开朗大方、诚实谦虚的品格。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条件。有责任感的家长为了家庭幸福和子女成材,有必要认真研究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例如:①民主的家庭作风: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作风民主、和蔼可亲,这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而深刻的影响。②务实的家庭行为:儿童对于一种家庭教育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在它对家庭成员形象的适应和接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③乐观的家庭情趣:父母乐观、镇静、愉快的情绪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父母要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到家庭是温馨安全的。目前有些家长对家庭陈设、衣着服饰、吃喝娱乐等很重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却漠然处之,这是万万不可。

3.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环境的创设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不少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在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我国部分省份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核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48%!教师作为特殊群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如果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势必会对他们的工作产生诸多消极影响,不仅影响其传道、授业、解惑作用的发挥,而且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情绪不稳定的,会导致“问题儿童”人数的增多。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更值得社会广泛的重视。因此,除了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应该给教师营造利于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要从政策、管理等方面尽可能地为老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丹著.《学校心理卫生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3]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创设心理健康幼儿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我爱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