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音像教材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5-07-04邓珊珊
邓珊珊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跟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我在教学中认真思考,教学后认真反思,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认真思考、钻研,使课堂教学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靠拢。
每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都会配套一份电子音像教材,在生物教学中我也很注意这方面的使用,特别是新版教材更是对电子教材有了更大的改进,我在教学中也萌生了对照用与不用这套教材,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没有不同,在这里分享一点心得。
针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因为我校都是平行分班,我所教班级中八班和四班的学生水平比较一致,班上的学习氛围也比较一致,随机抽选出四班为实验班,八班为非实验班。
研究过程中,我主要针对书上“光对鼠妇的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和学生生活中体验较少的“草履虫的生活”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个实验“光对鼠妇的生活的影响”的教学我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验班是先从课堂互动设计实验,再观看教学资源中的相关实验的视频;非实验班则采用仅仅在课堂上设计实验,完成整个实验思路,再让学生回归课本,对整个实验了然于心。反馈的方式我采用的是每个班选取成绩、特质差不多的两位学生单独完成这个实验,再就是知识的输出,通过期中考试专门考查这道题的平均分比较。
第二个“草履虫的生活”我是通过课堂学生描述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感知情况。
第一个实验,对比各班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实验班的学生对于整个实验的操作能力明显强于非实验班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城市的孩子,你单单告诉他“湿土”这个概念,他不会想到搅拌均匀,而是直接将水浇在土上,如果加入电子视频,他的潜意识里面有一个明显直观具体的引导,孩子的模仿力非常强,很容易就掌握了;而非实验班的同学虽然课堂上老师会去说实验步骤,但是说对于他们的记忆还不够深刻,连正确的范本都没有,对于一些他们从来没有过的东西都不知道怎么操作了,老师也没办法针对每一个操作中的细节落到实处,所以给孩子一个整体直观的呈现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二个“草履虫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描述草履虫的结构,更是有很大的惊喜,非实验班和实验班在教学中的区别是是否通过播放视频展示草履虫的生活。让非实验班的学生描述,都是很生硬的搬出一个个结构,对于运动方式也很容易说错。实验班的学生描述的时候,我观察他的表情,可谓是表情相当丰富,从草履虫的口沟、食物泡、胞肛都是根据自己的观看视频的印象脱口而出,讲到草履虫的运动,更是激动的运用手势“旋转前进”生动的展示给老师。通过这个教学内容的研究,我觉得以前老师对于课本对平面的草履虫结构的讲解非常的单薄,学生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提不起劲来,完全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在这段生动的视频中,弥补了学生不能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弊端,也弥补实验失败的缺陷。放一段视频,其实是给学生课堂一片真实的天空,他们可以尽情的享受这些真实的知识,而不是老师自己的加工处理后讲出来的东西。
不过,在实验班使用教学视频,如果时机不对,老师的引导不够,往往会造成学生抓瞎,看熱闹的弊端,所以为了更好的利用好这些电子教学视频,教师一定要事先把整个视频看一遍甚至几遍,定好在课堂中播放的时间,给视频定好位,是总结知识的作用还是导课的利器,并且定好是在播放完了以后还是播放前问几个问题,让学生总结回答或是带着问题找答案。
本次研究中因为时间关系,缺少一个对于各种知识结构采用视频教学的实验结果对比,只用了我认为实验结果会比较悬殊的两项,实验结果也与预期的差不多,但是还有例如叶片的结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这样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规律这样的知识点,不知还会有什么收获,以后的教学中也会继续完善补充这些不同知识结构的研究,深化自己的教学,也为更好的使用实验教学视频。
通过此次对两个班的比较,明显发现,电子音像教材利于学生学习过程,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并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