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黄泥坪—宽川铺一带金矿成矿模式研究
2015-07-04王义忠高田程博兴焦宏剑王朋杨波庄红红胡吉炜
王义忠 高田 程博兴 焦宏剑 王朋 杨波 庄红红 胡吉炜
【摘 要】黄泥坪-宽川铺一带金矿受控于“三横一纵”的“丰”字型构造,形成与沉积变质岩系在成因和时空分布上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就位空间位置表现为“三横一纵”的“丰”字型,“三横”即发育于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近EW向的层间挤压破碎带中三条金成矿带,“一纵”即以汉树沟平移断层为代表的SN向断裂金成矿带。在龙门断裂以南黄泥坪-宽川铺一带,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在该区域西起宁强唐家坝,东至勉县新铺,走向延伸达50km,发育多条SN向纵向断层,具“三横一纵”“丰”字型成矿模式的位置至少有七处,即黄泥坪地区的鸡公山、汉树沟、大沟里,南沙河地区的金家沟、南沙河和新铺地区的老君山、李家坪。“三横”每一条金矿带规模为小型,“一纵”多为小到中型,“三横一纵”四条金矿带和在一起矿床规模一般为中到大型,黄泥坪地区的汉树沟金矿床规模已趋大型,其余六处安中型预测,黄泥坪-宽川铺金远景资源量可达50吨以上。
【关键词】黄泥坪;宽川铺;下寒武统;金矿;“三横一纵”;“丰”字型;成矿模式
1、研究区基本情况
1.1地层岩性:出露地层有寒武系下统(∈1)、奥陶系下统陈家坝群(O1ch)和志留系中下统 (S1-2)。
寒武系下统(∈1):主要岩性为灰色、紫色粉砂岩,褐黄色千枚岩,灰绿色页岩,灰黄色砂质页岩,灰色砂岩,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局部为褐红色白云质灰岩,浅灰-灰色泥砂质灰岩;其次为紫红、赤红色泥质页岩,粉砂岩,褐红色页岩等;
另外可见少量、黑-灰黑色炭质板岩,深灰色粘板岩。岩石普遍破碎、蚀变发育、细小黄铁矿多见,黄铁矿多呈结核状集合体或细脉状,岩石中发育不规则状石英脉。金矿化发育于白云岩下盘较强蚀变的破碎带中。
与下伏灯影组(Z2dn)呈整合接触,与上覆陈家坝群千枚岩呈断层接触。下统陈家坝群(O1ch)主要岩性为泥板岩、砂岩、页岩,炭质板岩、板岩夹泥灰岩,在泥质岩与砂质岩过渡带形成层间挤压破碎带,其间发育金矿化。
与上覆中、下志留统呈断层接触。中下志留统(S1-2):灰色、灰绿色千枚岩、板岩夹黄色砂岩、灰岩、硅质岩,局部夹砂砾岩。分布于深大断裂以南,出露于测区西北角,席家沟-张家沟一带,呈NE向展布,北倾为主,局部南倾。
受区域断裂的影响,中下志留统层间挤压破碎蚀变带、片理、褶皱发育,局部揉皱强烈,沿蚀变破碎带石英脉极其发育,多具铁染,较大的石英脉及其下盘蚀变岩与金矿化有密切关系。
1.2构造:黄泥坪-宽川铺位于勉、略、宁金三角区的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台、秦岭及松潘—甘孜褶皱带的结合部,其北测勉县—略阳—康县—武都深大断裂与秦岭造山带相接,其南以阳平关—勉县深大断裂为界与扬子地台相连,以阳平关-勉县深大断裂为界,北为秦岭褶皱系加里东褶皱带阳平关褶皱束(Ⅱ2 6);南为扬子准地台龙门—大巴台缘隆褶带宁强褶皱束(Ⅲ1 2)。研究区位于阳平关—勉县断裂带以南,宽川铺断裂横贯全区。一级构造为阳平关-—勉县深大断裂(龙门断裂),二级构造为宽川铺断裂。宽川铺断裂带宽数十米——百余米,带内硅质角砾岩带及断裂带两侧围岩呈灰白色,表现为极强的退色蚀变,表明该断裂是区域含矿热液形成、流通的构造。
区内次级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极为发育,根据构造走向大致可分为:NE-—SW向、NW-—SE向、NNW-—SSE向、NEE向、近SN向和近EW向六组。断裂造成部分地层缺失,使地层间接触关系多为断裂接触。在为金成矿提供丰富的物源和热动力条件的同时,也为金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导矿、运矿及赋矿空间。反映出测区较好的找矿前景。
NE、SN向断裂与金矿化密切。NE-—SW向构造以席家沟——张家沟断裂、大长沟-—金家沟断裂、三关石-—香子岩断裂为代表,为层间挤压破碎带,控制着产于中下志留统、下奥陶统、下寒武统中的金矿带展布方向,是主要的含矿断裂,走向上平面呈舒缓波状的特征;SN向断裂以汉树沟平移断层为代表。
此外在矿区西侧、东侧地区同样发育有鸡公山、大地沟、郑家坝、南沙河、新铺等SN向平移断层。
1.3岩浆岩:鸡公山、打磨渠沟、秧田沟一带有小面积的闪长岩体岀露,岩体平面出露形态呈不规则状,其长轴方向与区内构造方向一致,表现为隐伏、半隐伏状,反应深部可能有较大的隐伏岩体,可能是金矿成矿的热源之一。
1.4典型矿床特征:黄泥坪地区通过地质草测、槽、坑探、钻探等工程揭露,共圈出金矿化带4条,分别为在南部三关石下寒武统(∈1) 圈出金矿(化)带1条;在中部麻地梁下奥陶统((O1ch))圈出金矿化带1条;在北部中、下志留统(S1—2)圈出金矿(化)带1条;在汉树沟纵向断裂中圈出金矿化带1条。
其中汉树沟纵向断裂中圈出金矿化带规模最大,有望达中-大型,其余三条均为小型。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有硅化、毒砂化、绿泥石化。南沙河地区通过地质草测、槽、坑探、钻探等工程揭露,共圈出金矿化带3条,分别为在香子岩下寒武统(∈1) 圈出金矿(化)带1条;在金家沟下奥陶统((O1ch))圈出金矿化带1条;在大长沟中、下志留统(S1—2)圈出金矿(化)带1条;
其中金家沟金矿化带规模最大,有望达中型,其余二条均为小型。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有硅化、毒砂化、绿泥石化。
顺层发育的层间挤压破碎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走向长一般400-2000m,倾向延深一般200-500m,矿体厚度0. 8-7m,金品位一般1.00-1.90×10-6,最高10×10-6;纵向断裂中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走向长一般400-800m,倾向延深一般80-500m,矿体厚度10-40m,金品位一般1.00-3.00×10-6,最高12.5×10-6。
1.5 矿石特征:金矿石为含毒砂石英脉、含毒砂蚀变碎屑岩、含毒砂蚀变构造角砾岩;矿石矿物主要为毒砂、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白云石、石英、钠长石等。金矿物的嵌布状态主要为包裹金,裂隙金少量。
2、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
2.1成矿规律:加里东晚期,在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阳平关褶皱束形成过程中,黄泥坪-南沙河地区受NNW向挤压应力作用形成黄泥坪地区凤凰山次级背斜,同时也形成了层间挤压破碎带和SN向平移断层。由于褶皱形成过程中,在褶皱核部形成了负应力场,诱发核源岩浆上侵,SN向断层进一步发展,SN向断裂之间的地块抬升隆起,次级断裂把地层切割成一系列地块,来自岩漿的热液以及构造热液、地下热卤水汇聚一起并不断淬取围岩中的金元素,形成成矿热液,沿SN向纵深断裂通道上升,成矿热液运移至层间挤压破碎带、碎裂岩和滲透性较好的粉砂质板岩中,随着温度压力降低,矿物质析出成矿。
成矿对岩性有选择性,惟在原岩为火山碎屑岩中成矿,围岩是金元素物源层之一。成矿空间是加里东褶皱带形成时形成的层间挤压破碎带,而导矿构造错断了志留纪地层,表明成矿时间晚于志留纪,因此成矿时间大约为加里东晚期。褶皱形成过程中,由于白云岩、变砂岩、砂板岩与千枚岩物理性能差异,在白云岩、变砂岩、砂板岩上下盘易形成层间挤压破碎带,这些层间挤压破碎带是成矿的有利空间;由于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沉积岩中夹杂大量的火山碎屑,其金丰度值高,矿液在岩层中流动中可以进一步淬取围岩中的金,使矿液金元素达到成矿流体,故金矿主要发育在凝灰质粉砂质板岩和变砂岩中。
2.2成矿模式:黄泥坪-宽川铺一带金矿受控于“三横一纵”的“丰”字型构造,形成与沉积变质岩系在成因和时空分布上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就位空间位置表现为“三横一纵”的“丰”字型,“三横”即发育于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近EW向的层间挤压破碎带中三条金成矿带,“一纵”即以汉树沟平移断层为代表的SN向断裂金成矿带。
依据该模式,在龙门断裂以南黄泥坪-宽川铺一带具“丰”字型成矿模式的位置有七处,分别是:黄泥坪地区的鸡公山、汉树沟、大沟里,南沙河地区的金家沟、南沙河和新铺地区的老君山、李家坪。
其中黄泥坪地区的汉树沟地段已在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近EW向的层间挤压破碎带中发现了三条金成矿带,规模均为小型,在汉树沟SN向平移断层中发现了一条金成矿带,规模为中型,构成了典型的“丰”字型,是该地区“丰”字型成矿模式建立的基础,“三横一纵”四条金矿带和在一起矿床规模有望扩大到大型;
黄泥坪地区的大沟里地段已在寒武系、奥陶系近EW向的层间挤压破碎带中发现了二条金成矿带,在大沟里SN向平移断层中发现了与汉树沟SN向平移断层中金矿化带特征类似的蚀变岩,“丰”字型成矿模式已初步成型;
南沙河地区的金家沟地段已在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近EW向的层间挤压破碎带中发现了三条金成矿带,“三横一纵”的“三横”已具备,“一纵”正在依据该成矿模式进行勘查;黄泥坪地区的鸡公山、南沙河、新铺地区的老君山、李家坪均已发现金矿化点(带),依据“三横一纵”的“丰”字型成矿模式进一步勘查,将可能有新的发现。由此可见,该地区“三横一纵”的“丰”字型成矿模式对该地区金矿找矿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3、成矿远景预测
在龙门断裂以南黄泥坪-宽川铺一带,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在该区域西起宁强唐家坝,东至勉县新铺,走向延伸达50km,发育多条SN向纵向断层,具“三横一纵”“丰”字型成矿模式的位置至少有七处,即黄泥坪地区的鸡公山、汉树沟、大沟里,南沙河地区的金家沟、南沙河和新铺地区的老君山、李家坪。
“三横”每一条金矿带规模为小型,“一纵”多为小到中型,“三横一纵”四条金矿带和在一起矿床规模一般为中到大型,黄泥坪地区的汉树沟金矿床规模已趋大型,其余六处安中型预测,黄泥坪-宽川铺金远景资源量可达50吨以上。
讨论
对该地区的研究探索工作经历了多阶段的反复认识,本次的认识是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得出的,应该说就目前掌握的地质成果资料而言,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但是成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加之本次科研只是对表面直观现象的粗浅分析研究,缺少诸如同位素分析、包体测试等分析数据的支持,深部钻探也只有少数孔进行了验证,随着下一步整装勘查工作的开展,相信会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三横一纵”的“丰”字型成矿模式中,“一纵”是关键,是矿床的脊梁。能否成为中-大型矿床,取决于“一纵”是否存在及其规模大小,而这“一纵”的控矿构造往往表现为隐伏或半隐伏,对这种含矿纵向断裂的勘查是找矿突破的关键和难点!
参考文献:
[1]涂宏,甘建红,焦宏剑等.《陕西省宁强县黄泥坪地区金矿普查报告》.陕核地质局214大队,2006.2:
『2] 涂宏,龚茂海,孟凡伟,蒲长征等《陕西省宁强县黄泥坪地区金矿普查报告》.陕核地质局214大队,2007.2:
[3] 涂宏,龚茂海,焦宏剑等.《陕西省宁强县黄泥坪地区金矿普查报告》.陕核地质局214大队,2008.2:
『4] 涂宏,龚茂海,邸西京,王宏超等.《陕西省宁强县黄泥坪地区金矿普查报告》.陕核地质局214大队,2009.2:
[5]王义忠,孟凡伟、蒲长征、余钢、吴宝鹏、张宏儒、王振民、吴小伟、石福旭、李阳、刘超、鲁寄托等.《陕西省宁强县黄泥坪金矿汉树沟矿段金矿详查报告》.陕核地质局214大队,2013.9:
[6]彭晓民,莫江平,郦今敖,席小平, 三金柱等.新疆哈尔里克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J]矿床地质,2004.2:102~104.
[7]贺转利,许德如,陈广浩,夏斌,李鹏春,符巩固.湘东北燕山期陆内碰撞造山带金多金属矿成矿地球化学[J]矿床地质,2004.2:39~51.
[8]李永飞,赖绍聪.碧口洋岛型火山岩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J]西北地质,2006,4:1~9.
[9]陕西省地质志,1994.
[10] 肖思云、张维吉等,《北秦岭变质地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11] 汪昭祥,浅论双王金矿的矿化特征和成矿模式,《陕西地质》,7卷,2期,1989.
[12]王义忠,涂宏,蒲长征,孟凡伟,宗晓华,朱文栋等.陕南碑坝-白勉峡地区灯影组铅锌矿成矿规律研究[J]地球,2009,12:142~145.
[13]王义忠,金文江,孟凡伟,涂宏,蒲长征等.陕西省汉阴县酒店地区粒金型金矿石样品加工测试工艺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6:118~120.
[14]王义忠等.秦巴山地热液型金矿相对热源中心水平分带特征及成矿远景预测[J]汉中科技,2010,1:54~60.
[15]裴先治、徐通、杨杰、刘成军、陈有炘、汪晓伟、胡楠等《陕西省宁强县黄泥坪金矿汉树沟矿段控矿因素研究》,长安大学 地质调查研究院,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