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建筑浅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015-07-04刘帆刘争气韩跃岭

信息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建筑

刘帆 刘争气 韩跃岭

【摘 要】文章首先简述了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概述,结合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建筑基础工程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且就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一、前言

建筑基础工程属于荫蔽工程,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查看基础的施工技术。工程质量操控管理的意图是确保工程质量,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概述

1、质量、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质量、安全与生产(施工)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构成了“工程产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管理体系,内容上三者有很多相互包容的成分,在管理方法上它们有很多共通性。例如,在ISO9000规定的质量体系中,有不少包含或涉及安全的问题;ISO9004要求,为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减少质量责任,应识别和重视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力求使质量责任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减少质量责任事故。因此,施工现场建筑基础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应同安全管理与施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2、施工技术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建筑基础工程的质量包括设计质量、施工技术和检验质量,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对工程质量发生影响和作用,但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一个重要环节。影响施工技术的因素有偶然性因素和异常性因素,前者是指由于随机性因素造成材料、材质、施工等微小差别而产生的质量波动,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波动影响不大,在各工序的控制之中。后者是指那些凭借一定手段或经验完全可以发现与消除的因素。如原材料材质不合格,尺寸超过允许偏差,施工工艺编制不合理,操作者不按技术规程或施工程序施工,作业环境不符合工艺要求,施工设备、检测器具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异常性因素。

三、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基础轴线位移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由于大放脚收分寸掌握不准确,砌至大放脚顶处时,已产生偏差,再砌基础直墙部位就容易发生轴线位移。施工中,横端基础轴线,一般应在槽边打中心柱,部分施工员在实际放线时仪在山墙处有控制桩,横端轴线由山端一端排尺控制。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2、基础标高偏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观察所砌每一基础与皮数杆的标高差。砖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度不均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歇停过久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3、混凝土的浇筑上会出现的问题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问题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而混凝土的制作和浇筑过程又是很复杂的,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这样的混凝土是坚决不能投入使用的。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由于从外观上很难判别出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所以往往会将一些不符合强度的混凝土被当成符合标准强度的混凝土使用。这样当然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有时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搅拌的时候也会把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当成符合标准的材料来使用,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四、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1、加强测量控制

在进行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而对于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另外,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又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施工现场建筑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過程

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构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建设则是严格按照规范的工序来完成的,所以质量控制要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以及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着手,对投入各个组成部分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3、现场质量检查控制

(一)、开工前检查

开工前检查的工作是检查工程是否具备开工条件的必经环节,对开工的连续施工和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开工前的检查要对工程的实施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具体确定,还要明确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检查的频率和方法。还要检查材料、机械设备及现场管控人员是否落实到位,仪器是否备齐并做到可靠有效。对那些必要的基础资料如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等也要进行具体检测看是否到位。

(二)、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

工序的交接检查应该通过制度化的构建来实现其控制效果。对于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工序,要在自检和互检的基础上组织专职人员来进行工序的交接检查,这样能够确保工序的合格,为下道工序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如果对工序的检查中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在确定达到合格要求和标准后再进行后序工序的施工。

(三)、工序检查程序

在工序的检查程序中,要做到与合同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分项所含内容保持一致性。还要与技术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达到协调。在国家或合同规定的验收标准及检验频率上,要注意与检验方法的配合性。在进行工序检查上,最好采用框图的形式,这样能够直观的表现检查记录、报表和证书。

(四)、分项和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

工程项目施工前,要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这样能够达到控制的具体要求。当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完工后,自检人员要再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在汇总各道工序的检查记录及测量和抽样试验的结果后,要提出交工报告。在成品和材料及机械设备上的检查,主要检查其有无可靠的保护措施,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损坏及变质问题的发生,使得机械设备能够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其使用状态的良好。

4、场地之后的品质检测活动

(一)、活动之前的检查工作

主要是为了分析是不是具备建设的要素,当其开始建设之后是不是能够持续进行,项目的品质是不是可以确保。项目的建设规划等是不是可以落实。项目的品质管控要素和措施是不是可以明确。设备和工作者等要素是不是充足。检测装置的性能是不是合理等等。

(二)、分析工序的交接活动检查

对于工序的交接活动,应该形成体系化,要认真的落实。对于重要的内容和那些对项目的品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开展好自检以及互检工作之后,还应该组织专门的工作者开展好交接活动,保证工序品质达标,进而才会开展后续的建设活动。如果品质不达标的话,要使用严密的管控方法,确保其符合规定,之后才可以开展后续的建设工作。

五、结束语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已成为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要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操控方法是一个归纳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胡铭.质量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才化雨.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煤炭技术,2012

[3]张亚娥.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延安大学学报,2011

猜你喜欢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