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方法

2015-07-04郝刚

信息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建筑工程

郝刚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最终形成的阶段,也是工程项目质量和工程使用价值最终形成和实现的阶段,也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阶段。任何工程建设项目都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质量如果不合格,在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的表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在外界条件的诱发下,可能瞬间就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导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面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严峻形势,进行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愈加显得重要。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要求,分析在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随后讨论了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是一种生产中常用的管理方法,是施工企业的自我要求,它强调的高标准高要求以及全过程和项目的管理,是通过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的。质量管理重在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其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提高工作质量,以取得预期的质量结果,同时创造较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要求

1.贯彻法律法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要在相应的建筑工程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必须符合建筑工程质量的强制性标准规定,这是在实际工作中制定质量管理措施的先决条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对于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充分发挥项目各参与方的力量。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的利益,各方具有自身的标准来衡量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无论哪一方,都是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目标达成为最终目的。因此,要明确各方职责,充分发挥各方力量。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尽管学历较高,但是其实际文化程度与学历并不相符,并且严重缺乏建筑施工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比较淡薄,技术等级也比较低,技术业务方面缺少顶尖人才,高级技工严重短缺,所以很难做出一些高、精、尖的工程。此外,对于新机械、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工种技术比较的单一,在工人队伍中,一专多能的人才很少,技术非常熟练的工人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导致了施工速度提不上去,工程质量也不能够保证。

2.机械方面的问题。首先,机械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生产效率也比较低下。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来说,应该根据工程以及工作量来进行合理的布置,组织机械施工,使施工机械处于一种持续工作的状态,这样才能够做到机械設备使用效益最大化。因为每一种施工的机械都有其使用范围以及条件,所以要根据具体施工工程所需要的机械特点来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其次,机群的配置还不是很强,联合运转的效率也不高,一般情况下,单机作业能力还可以保证,但是对于联合作业以及交叉作业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很多分部的工程都是通过机械的联合进行作业,如果是机械在配置方面不合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最后,对于机械的选用方面,对设备技术参数、质量等的研究还不够,机械性能缺乏足够的保障。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支持,因而新型机械不能得到充分应用。此外还存在着部分机械超过了使用年限,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资金而继续使用的现象。这些机械的性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施工需要,因而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3.方法的问题。施工的方法也会影响到施工的项目以及工程的质量。目前,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的并不是技术非常复杂的工程。对于一些重点工程来说,公司的各级领导或管理人员都会很重视,对于材料、资金、技术、机械设备等等都会充分的给予保证,但是对一些较隐蔽的工程因为不受到重视仍然存在着质量隐患。另外,对于那些技术难度比较小、非重点的工程,经常被公司及主管部门忽略,容易出现不按照施工图施工,或不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施工的情况,导致经常出现质量问题。

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方法

1.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单位应该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建筑的质量。施工单位须建立质量保障责任制,要求施工单位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在交工后,如果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相关负责人无论在职与否都必须担负起应付的责任。另一方面,鼓励用户对建筑工程提出建议。使施工队伍能够总结、归纳经验教训,并应用在未来的工程中。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目标。

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与工作人员息息相关。为了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力度,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强、政治素养高的建设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施工单位须培训每一位参加施工管理和实际操作的人员,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作为管理人员,应该有开拓进取、敢于实践的勇气,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且能够很快的吸收新鲜事物,提升团队的综合指数。管理人员也不应该局限在验收、监管等狭窄的空间中。而是应该全面的参与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尝试指挥全盘的工作。

3.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施工机械设备是建筑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工具,施工阶段机械设备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是在机械设备质量完好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系列选择和使用策略。第一机械设备的有效选择。在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要本着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性能上可靠,经济上合理,使用、安装、操作、维修上方便的原则来进行选择。其中,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是选择的重要依据,必须满足施工需求和质量保障。如在选择起重机的时候,其主要性能参数必须满足构件吊装中的起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要求。第二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正确操作,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施定机、定人、定岗责任的三定制度。特别是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以防止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4.确保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原材料主要包括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相关结构配件等。在原材料质量控制中,主要通过严格检查验收,內容就是检测原材料灰、砂、水泥、钢筋及施工设备及建筑构件等的质量性能指标、生产厂家等。对于关键材料,要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出厂检查合格证。检测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把关,对新采购的原材料每一品种、每一批次进行再次检测并做好记录。尤其是水泥灰砂,要按技术要求操作工序制作标准块进行硬度、抗水性、抗渗性、抗压等疲劳试验,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从而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5.实行事前、事中、事后质量管理方法。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过程实行事前、事中、事后质量管理方法,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事前质量管理要求预先对工程质量按目标的计划进行预控,准备工作的质量管理包括从图纸设计到原材料采购,现场准备、技术准备、物质准备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的管理,审查施工项目的有关资料、图纸,进行作业技术交底,分析该项目的技术经济和自然条件确定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各环节、各工序在施工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包括工序交接检查、施工项目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和合同文件的变更等,对质量处理结果有记录。包括质量通病预控、中间产品质量管理、设计变更的审查等。经验收不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质量事故;事后质量管理是指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是确认工程是否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清单。并形成验收报告。包括:施工质量检验、工程质量评定、质量文件建档等工作。

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实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郑江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谢殿青,雷学通,李海峰.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4,(05):69-71.

[3]徐方燕.试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49.

[4]孙文飞.浅谈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企业导报,2012,(03):84-85.

猜你喜欢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浅谈市政工程中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
浅谈我企业如何推动QC小组活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