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打造小学数学“原生态”高效课堂
2015-07-04牛转秀
牛转秀
【摘 要】在实施新课程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惯了许多一味地追求新奇与华美,浓妆艳抹被“炒作”课堂,相反一些返璞归真、简约大气的“原生态”数学课堂却令我们耳目一新,倍受欢迎。原生态是一个新生的文化名词,指没有被特殊雕琢的生活常态。那么教育的“原生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我觉得这就是“原生态”课堂的最好诠释。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应该追求这样的境界。
【关键词】原生态课堂;真实;扎实;朴实
学生的兴趣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课改以来,老师们在新课伊始,总是缴尽脑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数学因朴实而神韵备至
色彩鲜艳,悦耳动听的视频和音频效果固然锁定了学生的目光,但有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教师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繁琐的激趣引入成了课堂中的花架子,而忽略了为学习主题服务的宗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我就看到了两个不同的引入版本。教师甲:秋天到了,我们到公园里去看一看。播放多媒体画面并配以优美的音乐。蓝蓝的湖水,红色的枫叶,开放的菊花,漂亮吗?这么漂亮的环境,我们应该保护好,看,公园里的广告牌上就告诉我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出示多个广告牌,让学生读一读。那你能把这些广告牌分分类吗?学生分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后,教师切入主题,前面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乙:前几天参观,老师给我们班照了一张全家福,给学生看照片,你知道全家福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长方形。老师也照了一张,出示一次成相的正方形照片,它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回答正方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两位教师的引入设计:猛一看上去,前一位教师的设计好象更“有趣”一些,细细斟酌,前面用5、6分钟的时间去欣赏和思想教育,只是为了引出广告牌,学生是感兴趣,但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无关系,分类也是学生在一、二年级早就掌握的知识,在这里占用时间也没有多大的意义。第二位教师的设计看上去很朴实,用照片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开门见山的引出了教学内容,然后从对照片的认识自然过度到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学生的描述中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为后面的探索研究埋下伏笔。整个引入短短2、3分钟,言简意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的引入设计应充分考虑与主题的联系,不要片面追求新与奇,回归数学简洁、明了的基本属性,避免为了情境而情境的“兜圈子”现象。我们的数学课堂不能仅追求快乐教学,更应在此基础上回归数学教学的本质,追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引入了“探究性学习”,力图最大限度地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可是我们看到,现在只要一上课,无论什么课型、什么教学内容,教师都努力为学生营造探索的氛围、搭建探索的平台,试图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似乎更加主动,但往往这些探究性活动只变成了一种空洞的形式,学生的能力达不到自主学习的目标。尤其中低年级的概念教学课,抽象的数学概念并不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和方法,学生就能自主学习、理解并内化的,这需要教师一板一眼地引导学生去理解概念中的每一个陌生的词语,并把它们有机融合,方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这种一板一眼并不是让学生模仿老师,死搬硬套,而是教师教学方法的一种回归,回归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需要。《认识周长》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看过很多案例,不外乎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材料,如树叶,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的方式找到其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这样教学,学生只是借用了自主探究的形式来建立概念,缺少了教师对周长的具体定义的理解指导,实际学生得到的只是肤浅的认识。前不久,我听了一节《认识周长》,教师细致周到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开始,师问到,现在是什么季节?多媒体播放: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树叶落了下来,3只小昆虫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们看到一片树叶,就把它当成了运动场。先看看他们是怎么运动的?多媒体播放:甲虫只绕树叶边缘一部分;七星瓢虫沿叶脉走;小蚂蚁沿树叶边缘爬一圈。引导学生比较:他们爬的路线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学生知道了从一点出发,又回到这一点就是树叶的一周。认识了一周,教师提出:在生活中,許多物体也像树叶一样有它的一周,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然后教师问到:刚才你们找到了桌面的一周,那你能找出比桌面一周长的一周吗?你还能找出比桌面一周短的一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物体的表面有一周,这一周还有一定的长度,这就是它们的周长。整个概念的建立过程,教师没有把要解决的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建立了一个个小的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先感悟“一周”再感悟,“长度”最后融合为,“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丝丝入扣,水到渠成,体现了紧扣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需要的原生态数学教学,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生动”又“扎实有效”。
二、数学因真实而富有生命
新课程指出“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经注重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创设生活场景来学习数学,但仅仅结合生活情境提出单一问题是不够的,学生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个数学答案。数学课堂的实践问题应当回归到原生态的现实生活中,教师设计的生活问题应当是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不再是一个数学答案,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一种方法,从单一思维扩展到多向思维,有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味到数学的价值所在。“乘车”是我们小学数学中时常利用到的生活问题。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我最初提出的问题是:每辆车限乘5人,21人要坐几辆车,还剩几人?学生照葫芦画瓢列出了算式,干瘪而枯燥,没有什么思考价值,而且与现实生活有些出入,剩下的人难道就不用乘车了吗?于是,我把问题改成了:每辆车限乘5人,21人最少要坐几辆车?学生思考4辆车可以坐20人,剩下1个人虽然不够1辆车,但也需要1辆车,所以最少需要5辆车。同样的信息,设计的问题不同,思考的广度就不同,前一题只是利用生活场景,计算和生活毫无联系,而这个问题则促使学生开始考虑实际生活的需要,与现实生活接轨,体现学以致用。最后,我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提出:你认为怎么坐比较合理?问题提出,学生想象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思考的方向由过多关注知识本身转为更多关注实际生活。思考过后,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合理的可实施方案:可以2辆车坐5人,2辆车做4人,剩下一辆车做3人;可以3辆车坐5人,1辆车做4人,1辆车做2人;可以前4辆车坐4人,最后1辆车坐5人;可以根据人的胖瘦来合理分配车;可以根据男生、女生来合理分配车;如果是学生乘车,肯定有老师,所以可以把多的位置留给老师……,学生的精彩回答超乎我的预料。“原生态”的数学课堂,学生免不了磕磕巴巴,也正因此才需要学习。“原生态”的数学课堂更容易生成多元意见,肤浅的、偏激的、深刻的、正面的、负面的、不同意见在交流中涌现,才真正赋予数学生命与活力。
总之,数学课堂是师生心灵融通,努力实现师生情感共振的磁场。原生态课堂的精彩,源于教师对教学理论的认真领会和灵活运用,源于教师对教材的认真钻研和整体把握,源于教师对学习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恰当引导。我们追求简约、崇尚真实,寻求深刻,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充满绿意的原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