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开发的现状分析

2015-07-04曾力子

校园英语·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赛事微课课程

曾力子

【摘要】作为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引起教育教学方面广大关注,以赛制形式频繁出现的微课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这也是目前微课研究现状的直观呈现。

【关键词】微课开发 微课大赛

高校扩招以来,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下降这一现实促使大学英语课堂不断革新与尝试,但成效不尽明显。情感教育、模因驱动、母语迁移等等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人士开始寻求适合目前学生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应对策略,微课课程在这关键时刻脱颖而出。微课以其“微”字见长,意即“小而精”,微课正是数字化学习时代的产物。对于这一较新事物的推进,各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微课赛事,帮助并鼓励新的教学模式和碎片化内容的出现,满足这一电子信息席卷社会时代的需要。但在这些赛事的背后,集结着目前国内微课开发的困难和问题。

一、微课开发的动机与研发困难

微课作为相对新生的事物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不足为奇,微课本身特点“微型”更适合当今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发微课资源算是顺势而上,占尽天时地利,其膨胀之态可视为是时代所需。赛事的频频举办一方面帮助积累微课资源,整合全体国人智慧,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微课资源,另一方面,赛事主办方对赛事规则解释不够全面,对网络基站的兼容量准备不够充分,其想法有點突然,看到别的省市这块做得有模有样,也想大施拳脚,有跟风之嫌。与此同时,部分参赛方的团体和个人则抱着“为荣誉而战”的想法,因为在职称评审中获奖对于个人都是有利的,据统计,绝大部分(84.63%)的教师希望能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的证书 奖励,66.98%的教师希望比赛成绩作为职称评定的参考指标之一。有些参赛者是被动参赛的,学校必须要推出作品,故而在积极准备的过程中有消极怠工心理,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微课研发意识。除此,微课赛事明确规定了技术分,很多电脑技术初级水平的教师很难开发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微课内容的取舍也是一大困难,参赛作品中有部分视频惊人的相似,其结果是影响参赛者的热情包括微课学习者的好奇。

二、微课开发的跨学科整合问题

微课教学内容形式上借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引入投影幻灯、电子白板、交互式液晶屏、虚拟技术等多元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学生不仅多感官多角度地接受信息,也能更加生动和立体地感知信息。无疑,微课课程在形式上就必须吸取其他学科的优势,如软件应用,计算机操作技能,多媒体课件设计等相关课程。在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开发一个微课作品需要组织庞大的研发团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实现人员的配置;同时,微课课程的内容编排上也需要跨学科意识,如英语课堂教学的微课视频,如果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它不仅要涉及语言这一基本内容,还得夹杂文化、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内容,如此,微课视频对老师提出了深层次要求,在教学任务繁重的一般本科院校任职的老师很难有机会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疲于上课之余,老师们想的可能是放松一下身心,微课资源开发的全面综合性很难达成。

三、微课开发的学科层级与区域差异问题

虽然微课研发成了各大省市的规模赛事,吸引了一部分人的注意力,但在参赛作品的数量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以首届湖南微课大赛为例,在规定时间内上传的微课课件数量中,学前教育占41个,基础教育中小学部分占2546个,初中1828个,高中942个,视频主要是有关语数外三门课程,初中物理的视频数量超过了其他学科。而高等教育部分本科组有722个,语言类占77个,高专组总共100个,英语的只有3个,这些数据表明不同阶段的老师参与热情不一,学科差异较明显,基础教育课程中知识点的传授可以更好地利用简短微课视频,而高等教育中的许多课程的知识点很难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完成,它需一系列的综合演义。

除了学科层级差异问题,同一学科范畴下的区域差异也较为明显,首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于2014年11月正式启动,参赛截止到年末,从参赛数量看全国本科英语组有853个作品,其中湖南占40个,从全国范围比例看,基本达到平均。但从参赛学校看整个赛事,各地区差异较大,除了港澳台地区无人参赛,西藏也无参赛作品,宁夏只有2所学校,青海和内蒙都为4所,云南9所,贵州和重庆分别是10所,很明显,西部地区对于微课研发的热情远远不够的,究其原因,一份面信息触及范围太窄,另一方面区域重视程度有异。要研发微课课程,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量的不断积累,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总之,微型学习基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应运而生,适应了学习者呼唤更丰富的非正式学习体验的需求。[2]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其上所说,目前的微课研发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如何正确认识微课制作的有为性是关键,个人所在部门的支持和团队的合作亦必不可少的。尽可能将微课的实践范围扩大,不仅需要量的支撑,更需要精品微课的出现。比赛形式是一种很好的研发模式,微课研发的未来呼吁更好的组织方和参与者。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8-9.

[2]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使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 2):10-13.

猜你喜欢

赛事微课课程
本月赛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