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进位加法9加几的教学

2015-07-04俞月兰

新校园(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个球加数皮球

俞月兰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9加几是学习进位加法的开始,在这里应着重让学生掌握“凑+法”的算理,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教学9加几时,我分以下几步进行。

一、通过“准备题”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用“凑+法”口算9加几要综合运用以下三方面的知识:

第一,通过9+( )=10,使学生掌握9和几凑成10。

第二,通过

[2][9][4][6][8]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把一个数分成1和几。

第三,通过9+1+1=□使学生掌握9加1得10,10再加几得十几的连加方法,为口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做好铺垫。

二、通过直观演示理解“凑+法”的算理

学生熟练地掌握9加几的算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时,首先由教师演示建立“凑+法”的直观表象,再由学生口述,理解“凑+法”的算理。

例1:我先出示盛有9个花皮球的盒子,有一个空格,盒外再放2个红皮球,问: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怎样计算?学生很快说出用加法计算9+2=□,那么怎样想呢?引导学生观察图并问:盒子里有9个皮球,再放进几个就是10个(再放进1个)。然后再问:盒子外面的2个红皮球要分成几和几?根据学生回答,把外面的2个红皮球分成1和1,把1个红皮球放入盒内,让学生看一看盒内有多少个球(10个球),盒外有多少个球(1个球),一共是多少个球(11个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凑+法”的过程:先把第一个加数9凑成10;第二个加数2,根据凑10的需要分成1和1;10再加1得11,所以9加2等于11。

综合以上的过程引导学生口述,计算9加2,先想9加几得10,因为9加1得10,所以就把2分成1和1,9加1凑成10,10再加1等于11。

三、由“扶”到“放”培養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师在讲9加几时安排了4个例题。教学时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一,根据9加2的思考过程,让同桌学生互相讨论,9+3=□该怎样想?教师提出讨论问题:①要凑几分几?②要把几分成几和几?为什么?③怎样加?通过讨论,学生明确得知要凑9分3,把3分成1和2,因为9和1凑成10,10再加2得12。

第二,让学生自己演示小圆片,边演示边说出9+7=□的“凑+”过程,逐渐掌握“凑+法”。

第三,让学生独立操作,发现新知,通过摆小棒,算一算9+4=□、9+8=□,使学生深刻地体会9加几,就是从第二个加数中拿出1,和9凑成10,再加剩下的几,结果就是十几。

第四,让学生脱离实物,以直观演示形成的表象做支柱,通过推理,独立想出9+5=□、9+6=□、9+9=□的结果。

四、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从中发现规律。“用‘凑+法计算9加几时,应该怎样想?”学生回答:“计算9加几,要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和1凑成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9加几的进位加法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投影片9+2=11,9+3=12…9+9=18;再问“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看第二个加数与得数个位上的数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才恍然大悟,发现9加几的进位加法,得数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从而得出“加9减1进10”的规律。经过一定的练习,学生就可以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并类推算到8加几、7加几、6加几等学习中,同样得出:加8减2进十;加7减3进十;加6减4进十的进位规律。这样既简缩了计算的思维过程,又提高了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智慧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猜你喜欢

个球加数皮球
巧算加法
分解加数
拍皮球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踢你个球
踢你个球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踢你个球
踢你个球(1)
拍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