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紫草科1新记录属——微果草属
2015-07-04郝加琛刘全儒
郝加琛,刘全儒
(北京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2014年7月,作者在西藏进行野外考察时,于隆子县雪布达拉山附近的高山草甸发现了紫草科微果草[Microcaryumpygmaeum(Clarke)Johnst.]。鉴于该种之前在西藏没有记载,经仔细查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及中国数字标本馆中的标本和考证相关文献[1-5],确认为西藏紫草科的1个新记录属。微果草与毛果草属(Lasiocaryum)的毛果草(L.densiflorum(Duthie)Johnst.)形态上相似,为了更好地区分二者,笔者从生境及植株形态等宏观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者的小坚果及花粉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1 微果草属Microcaryum Johnst.(西藏新记录)
Johnst.in Contr.Gray Herb.n.ser.73:64.1924.
隶属于紫草亚科(Subfam.Boraginoideae)、附地菜族[Trib.Trigonotideae(M.Pop)Riedl]。全世界约有3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和印度东北部;中国仅产微果草1种。
微果草(图版Ⅰ,C)
Microcaryumpygmaeum(Clarke)Johnst.in Contr.Gray Herb.n.ser.73:64.1924;Brand in Repert.Sp.Nov.22:101.1926,et in Engl.Pflanzenr.IV.252(Heft 97):201.1931.—EritrichiumpygmaeumClarke in Hook.f.Fl.Brit.Ind.4:165.1883.
西藏:隆子县雪布达拉山,92°13′E,28°37′N,生于高山草甸(图版Ⅰ,A),海拔约5000m。郝加琛,xz14331(BNU),2014-7-18。
根据标本考证及文献记载[1-4],本种在中国四川(理塘、乡城)及云南(中甸)有分布,生于海拔3 900-4 700 m 的高山草甸。《西藏植物志》尚未收录[6]。笔者在西藏隆子县雪布达拉山的高山草甸采到该种,证实微果草为西藏分布新记录。本种模式标本采自锡金[7],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2 微果草与毛果草比较观察
在野外环境中微果草的植株形态非常接近毛果草属的毛果草,但微果草属的花数朵簇生,近似伞形花序,小坚果无毛,腹面有1 条纵沟,而与后者不同[1]。通过野外观察,发现二者在外形上确实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如均为一年生草本,全株被开展糙毛;叶无柄,近狭倒卵形;聚伞花序生于茎或分支的顶端;花冠蓝色或淡蓝色,有时为白色。但二者也存在明显差异,如二者生境不同,微果草生于高山草甸,而毛果草生于砾石滩(图版Ⅰ,A、B);微果草通常不分枝,而毛果草常在下部分枝;微果草的聚伞花序更接近于伞形花序,且花梗较长,长约2~8mm,而毛果草的聚伞花序密集,花梗极短,长不超过2 mm(图版Ⅰ,C、D)。
对微果草和毛果草小坚果及花粉微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也表明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差别。如二者小坚果均为卵形,具皱折,着生面位于腹面下部(图版Ⅰ,E~J);花粉粒赤道部位较平直,均为长球形花粉粒,极轴:赤道轴在8:7~8:4之间[8](图版Ⅰ,H、L)。但微果草的小坚果无毛,腹面有1条纵沟,而毛果草的小坚果被毛,腹面无纵沟(图版Ⅰ,E~G,I~K)。
3 讨 论
微果草属植物在西藏境内发现尚属首次。据已有文献记载,微果草分布于海拔3 900-4 700m 的高山草甸。2014年7月笔者在西藏隆子发现的居群分布于海拔约5 000m 的草甸,高于原有报道约300m,而且生境与文献记录相同,说明该种在川、滇、藏地区可能有更为广泛的分布。该发现不仅丰富了西藏紫草科植物属及种的多样性组成,而且对西藏植物区系和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微果草与毛果草虽在植株、小坚果及花粉等形态上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在生境、花序及果实微形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些形态差异可用于微果草及毛果草的区分和鉴定。
图版Ⅰ 微果草(A、C、E、F、G、H)与毛果草(B、D、I、J、K、L)Fig.Ⅰ Microcaryum pygmaeum(A、C、E、F、G、H)and Lasiocaryum densiflorum(B、D、I、J、K、L)
[1] 孔宪武,王文采.中国植物志(第64卷第2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13–114.
[2] ZHU G L,RIEDL H,KAMELIN.R V.Boraginaceae[M]//WU Z Y,RAVEN P H.Flora of China 16.Science Press,Beijing &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St.Louis,1995:378-390.
[3] 吴征镒.云南植物志(第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732.
[4] 傅立国.中国高等植物(第9卷)[M].山东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325.
[5] 谷安琳,王庆国.西藏草地植物彩色图谱(第1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6] 吴征镒.西藏植物志(第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3-86.
[7] CLARKE C B.The Flora of British India[M].London:L.Reeve &Co.,1883:4(10):165.
[8] 王开发,王宪曾.孢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1-23.
[9] JOHNSTON I M.Studies in the Boraginaceae[J].ContributionsfromtheGrayHerbariumofHarvardUniversity,1924:7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