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资源规划研究与实践
——以宁波市规划局为例

2015-07-04乐恒高峰祝方雄张伟伟宁波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中心浙江宁波315040

城市勘测 2015年6期
关键词:顶层设计

乐恒,高峰,祝方雄,张伟伟(宁波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中心,浙江宁波 315040)

数据资源规划研究与实践
——以宁波市规划局为例

乐恒∗,高峰,祝方雄,张伟伟
(宁波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中心,浙江宁波 315040)

摘 要:数据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是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基于顶层设计的数据资源规划方法,提出数据资源规划的工作步骤。结合宁波市规划局开展智慧规划的现状家底和建设方向,借鉴相关城市的成熟经验,理清各类数据内容,梳理责任主体和运维机制,形成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的数据资源规划,指导并规范今后信息化建设工作。

关键词:数据资源;规划信息化;顶层设计;CBM方法;能力评估

1 引 言

宁波市规划局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支撑着宁波市规划局的业务运转,并在城市管理能力及公众服务水平上不断得到提升。如何深入有效利用历年来积淀的数据资源,为规划管理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化服务与支持[1,2],使数据资源管理更加规范、科学,是当前规划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3]。

为此,宁波市规划局采用基于顶层设计的数据资源规划方法,立足当前信息化建设现状,面向未来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从全局角度、自上而下地对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和设计,建立数据资源管理规范,形成了宁波市规划局数据资源的整体规划。

2 数据资源规划方法

数据资源规划作为一项顶层设计工作,需要从规划信息化统筹的角度出发,按照方法论、标准制定、数据资源规划、能力分析等步骤依次实施。首先通过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引出工作目标,同时借鉴CBM方法(IBM的组件化业务模型Component Business Model)、领域建模方法更加体系化地梳理、分析需解决的问题[4]。然后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数据资源规划成果的组织方式。通过摸清家底,打破数据孤岛,从数据目录、数据运行和数据关系这三个维度开展数据资源规划工作。最后以能力统计图的方式对数据资源现状与规划的区别进行量化,以直观地展示今后规划落地工作的着力点。数据资源规划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资源规划技术路线图

3 数据资源规划实践

在宁波市规划局数据资源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验证,从宁波规划局的信息化战略目标入手,逐层细化,并结合实际业务特点从规划编制能力、规划实施能力、规划监督能力、公众服务能务和基础测绘能力等方面展开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战略——管理——控制的分析思路,数据资源规划研究和实践的核心是设计好规划局需要哪些数据,各数据分别由哪些部门负责,在规划局内如何地运转。因此,数据资源规划的成果主要由数据目录、数据关系和数据运行三个维度组成。

规划局数据资源能力分析表 表1

3.1数据目录

数据资源规划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源目录,需要在详细了解宁波市规划局现状业务和数据的前提下,借鉴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规划局的特点,然后经过不断地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贴合宁波实际的数据资源目录。

数据目录是面向规划局全方位的规划数据体系目录,共分4个层次,包括4个一级目录、12个二级目录、37个三级目录、132个四级目录。数据体系一级目录划分为:测绘数据、规划数据、外部共享数据和公众服务数据四个大类。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资源目录

3.2数据关系

数据关系的规划分别从层次关系、边界关系和业务逻辑关系这三个方面展开。

(1)层次关系

根据各类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将数据库在逻辑上划分为工作库、成果库、档案库和历史库[5]。其中,考虑各类成果数据的深层次数据分析与挖掘等应用,将成果库进行了细分,依次划分为成果库、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数据集合,包括原子级别的数据和轻度汇总的数据,其设计目的是支持DSS(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数据集市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稳定性)、随时间不断变化(不同时间)的工作组级别的数据仓库[6,7],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

(2)边界关系

边界关系能明确界定各数据的生产部门、处理部门、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一方面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另一方面保障各部门工作无缝衔接,促进数据工作顺畅运转。

(3)业务逻辑关系

业务逻辑关系是对象级别的规划,通过业务领域模型将业务信息按照对象、属性和职责进行了关联。其探索业务领域知识的本质,是一种确定需求的方法,使需求能够为待建信息系统使用,并得到该系统的支持。

3.3数据运行

数据运行为规划局内的数据运行流程,从业务和系统两角度来分别规划宁波市规划局各类数据的数据流图,从而保障日后“一数一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图3所示:

图3 数据工作流程图

4 数据资源规划效果分析

4.1能力评估方法

数据资源规划的效果分析确定了数据类别辐射、数据范围辐射、数据建库率、数据标准、数据运维、数据应用共计六个方面评估数据资源中心所具备的能力。

能力评估值主要由客观分和主观分组成。客观分依据各类算法由计算机计算得出;主观分依据主观分评估原则给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的主观分能力分值[8]。

客观分评估原则包括数据类别辐射、数据范围辐射、数据建库率、数据标准四个评估点。

④数据标准辐射值=,标准有为1,标准无为0。

主观分评估原则包括数据运维合理度评估和数据应用执行度评估。

①数据运维合理度评估:合理度取值范围为[0, 1],0表示责任很不合理,1表示责任清晰合理。在评判过程中需要参考责任主体的设计是否产生歧义,是否能做到一数一源等因素进行打分。

②数据应用可执行度评估:可执行度取值范围为[0,1],0表示不可执行,1表示完全可执行。在评判过程中需参考有无执行方案、技术攻坚能力进行综合打分。

4.2能力评估

(1)现状(规划)能力值。现状能力值表示现状能力评估点所具备的能力值,规划能力值表示规划之后的能力评估点所具备的能力值。

(2)规划净能力值。规划净能力值=规划能力值-现状能力值。它表示现状与规划的能力差距,意义在于规划净能力值越大表示在数据资源建设过程中越需要加强在此方面的建设。

基于宁波市规划局各类数据现状及规划打分详表,对宁波市规划局规划编制管理能力、规划审批管理能力、规划监管监督能力、规划公众服务能力以及基础测绘能力进行了评估,情况如表2所示:

宁波市规划局各类数据现状及规划能力评估表 表2

5 结 语

通过数据资源规划项目的实践,宁波市规划局摸清了数据家底,理清了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监管、地理信息、档案等数据资源的分类和内容,明确了数据责任主体和建设运维机制,形成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具备地方特色的数据资源规划,能够指导并规范今后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开展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发展进程[J].规划师, 2007,23(9):59~61.

[2] 吴千里,马小龙.面向城市规划信息化的GIS与CAD集成技术探讨[J].测绘通报,2010(2):52~55.

[3] 付小龙,袁芳,张民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据资源规划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学基金,2011(5):269~274.

[4] 景莉,孙琳娟.CBM组件模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2(2):126~132.

[5] 刘川,李勇文.数据库动态归档——有效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策略[J].情报杂志,2006,25(2):44~45.

[6] 常伟,方旭昇.数据集市在数据仓库技术中的发展和应用[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6):98~100.

[7] 赵艳红.数据仓库技术研究和应用探讨[J].计算机应用,2001(2):46~48.

[8] 邵宏宇.基于信息化能力的企业全面信息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Data Resource Planning——A Case Study of Ningbo Planning Bureau

Le Heng,Gao Feng,Zhu Fangxiong,Zhang Weiwei
(Ningbo Planning & Geography Information Center,Ningbo 315040,China)

Abstract: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rational use of data resources is the basi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data resource planning based on the top design,and puts forward the steps of data resource planning.Considering the information's current statu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ingbo Planning Bureau,to sort out the various types of data and content,comb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ain body, forming systemically and forward-looking data resource planning to guide and standardize the futur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data resource;planning information;top design;CBM method;capacity evaluation

文章编号:1672-8262(2015)06-21-04中图分类号:P208.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9—02

作者简介:乐恒(1984—),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项目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顶层设计
立志高远的人才战略缘何落地难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广东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当代中国顶层设计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