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不跨越发展没有前途
2015-07-03
每过一段时间,舟山就会以不同的姿态在人们的视野里重新活跃一番,然后再一次慢慢地沉寂下去。对于观众来说,那更像是表演;而对于舟山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挣扎”。
舟山,即便连了岛,还是岛。岛就会有岛的长处,也会有岛的短处,那都是相对于陆地而言的。如果人们要用岛屿相对陆地的短处与陆地争长短,那么长短立显,一败涂地。对的做法应该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所有岛屿遇到的问题程度有差别,但基本内容差不多:交通不便,土地狭窄,淡水短缺,环境脆弱,人口稀少,人才匮乏,市场简单,气候恶劣,地形复杂,教育低下,娱乐单一等等。这决定了岛屿的经济形态与现代大工业天然隔膜,尽管工业原料、产成品可以经海上运输保持畅通和成本优势,但是工业亟需的土地、水源、环境等要素多无法轻易获得,且当产业工人随着产业景气变动产生流动时,由于岛屿工业化必然产生的企业体量巨大却行业单一的弊病,冗员无法就地跨产业消化,加之居住集中、地域狭窄,极易产生社会治理领域的问题。当然,有“雷霆般”手腕的管理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显然要投入更多的金钱、人力、物力,这在商业竞争上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仅从商业价值考量,岛屿不宜大规模地发展现代工业。
人们一直说,舟山地处“中国南北沿海航线和长江、甬江、钱塘江‘三江入海的交汇点,背靠长三角,扼江海联运要冲,与上海、杭州、宁波中心城市隔海相望,居亚欧、亚美及远东等远洋主干航线的扇轴点”。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舟山地理位置所具备的天然战略优势,但是,深入地想一想会发现,类似的描述可以用一千年,可以用在相邻很多地区,而那些地区很可能交通更便利、产业历史更悠久、社会生活更发育、腹地联络更广阔、人才储备更充足、生活条件更便捷。
人们习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横切面上考察一个地区的发展,纠结于自己比别人“落后”还是“先进”。在当前多种社会经济阶段并存的历史时期,确认“落后”还是“先进”先要确定两者是不是在一个阶段中。以工业时代眼光看,舟山是一个后来者,它既不是产业聚集区,也不是个都会,更不是个就业向往地区,上升空间不大。现在的经济格局中,全国要超过长三角地区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的城市还没有出现。舟山不可能“迎头赶上”,只可能“弯道超车”,在下一个节点“等”全国赶上来,这个节点简单地讲就是:放弃工业化,拒绝做相邻地区产业链中的环节,直接向后工业和后现代经济社会形态布局,直接向高端“无烟工业”布局。
舟山的发展不跨越没有前途,循以往地区发展的道路没有前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