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
2015-07-02孙杰贺晨
孙杰 贺晨
[内容摘要]互联网金融是目前金融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潮流之一。本文对比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之间的本质差异与各自挑战,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融合路径与改进方向,从传统银行角度,提出谋求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最大交集、抓好务实超前研究、树立底线思维三点思考。本文的目的,是在互联网金融已对传统银行全面触动的关键节点上。思考两者如何对接与融合、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互联网思维的深远影响以及我们的对策,确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银行业成功走向未来的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银行;融合;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15)01-0011-06
一、国内外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成为金融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潮流之一,并正在深刻影响着银行竞争格局。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金融模式,其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理财等。从发展历程上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和运用,是伴随着电子商务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则存在截然相反的不同判断。谢平、邹传伟(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将对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即“互联网金融模式”;吴晓灵(2014)则持相反观点,她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属于“草根性”金融服务,对传统金融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刘士余(2014)则持保留意见,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处于发展初期,全面评价还为时尚早,应有一定的观察期。马云(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开放的金融生态系统下,外行对金融既定格局的挑战与创新;钮文新(2014)则反驳,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并未创造价值,它拉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因此应坚决予以取缔。
之所以观点如此分歧,一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事物,本身缺乏足够多的数据来清晰判断其未来发展方向;二是受摩尔定律作用,互联网金融本身尚处于高速成长期,全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而原有模式不断消亡;三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中,云计算、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与基于新巴塞尔协议的金融监管出现相互交织融合的新动向,使分析方法存在较大的挑战性。
虽然如此,但毋庸置疑,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触动已经清晰可见。因此,从银行角度深入思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如何对接与融合、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互联网思维的深远影响以及我们的对策,成为颇具现实意义与紧迫性的课题。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本质差异与挑战
(一)传统银行的本质特征与现存挑战
银行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有浓厚的工业化思维烙印。简而言之,一是以大规模组织、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与大规模网点为本质特征,依靠本部中心制进行指挥运营;二是靠信息不对称和特殊渠道建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与垄断壁垒;三是依靠金融媒介与中间环节获取利润空间。
传统工业化银行模式在信息碎片化、媒介透明化、需求个性化的大数据时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从负债业务上看,在金融改革市场化与投资渠道多元化的背景中,金融脱媒的趋势不可逆转、加速推进。从2000-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社会融资比重从95%下降到50%左右,其中主要是存款下降导致。客户脱媒、资金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将使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存贷款业务被大量分流,金融债券融资成本被不断推高,商业银行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来源压力,而利差收窄则意味着传统银行的可持续盈刹能力不断下降。
从资产业务上看,银行原先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弱化,乃至失效。在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控制手段中,审贷分离制度、财务报表审查制度、贷后管理制度、独立审计评价制度、内部控制三道防线等,都属于事后监管手段。从实践中看,传统银行对贷款项目的建设与经营进行实时监控、对借款人财务状况进行实时分析的过程监管手段,几乎一片空白、无能为力。对风险过程监管的缺失,使传统银行在应对行业性风险、区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国际化风险、道德风险、甚至经营性风险中越来越力不从心。从近几年不断出现的重大不良贷款项目来看,在项目已经出现重大风险时,银行往往成为最后一个知道船要沉没的人。
从盈利能力看,传统银行存款利率与理财收益远远低于互联网金融收益率,在市场化的竞争中,越来越缺乏竞争力。
(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特征与风险隐忧
与传统银行截然相反,互联网金融脱胎于信息化革命与大数据时代,“开放、平等、互动、合作”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价值观;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去中介、去中心”、“扁平化、轻资产”,互联网金融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强调数据驱动运营。从实践中看,互联网金融开放、互动的特征,通过对市场、用户、产品、价值链的逐步重构,正在改变传统银行产业链的全貌。以余额宝为例,成立仅仅半年时间,天弘基金资产规模就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七大基金,打破了行业成长的天花板。从整体行业看,2010-2013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2万亿元攀升到5.37万亿元,平均年增速是77.1%,呈现高速成长态势。
但作为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1.声誉风险:互联网金融作为“草根金融”和传统银行格局下的搅局者,民营资本色彩浓厚;资本金不足,抵御风险与偿付能力较弱;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凸显;缺乏长期数据积累,风险计量模型科学性有待验证。在金融行业这个以信誉度、诚信度、透明度为生存之本的行业,互联网金融缺乏传统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中隐形的政府信用做担保和可靠的资本金补充渠道,因此天然地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2.监管风险:目前国际上主流的银行业监管框架,是基于新巴塞尔协议而设计的。新巴塞尔协议历经数十年考验,被证明在应对金融危机、维护经济稳定、锚定公众信心、协调国际监管合作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其中,新巴塞尔协议下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与市场约束,主要针对传统银行的传统风险而设计,对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则几乎无效,监管的缺位导致互联网金融基本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截至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尚不明确,而银监会、人行等监管部门亦没有出台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殊监管措施。互联网金融的道德风险、投机风险、洗钱风险、“影子银行”风险、投向风险不断累积,随时有可能触碰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这两条“法律底线”。从这个角度讲,考虑到未来特定监管措施的出台,互联网金融的成长性与盈利性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3.投机风险:从目前实践来看,互联网金融募集资金大多投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虚拟经济领域,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渐行渐远的脱钩现象,也必将导致自身风险不断集聚。
4.信息与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基于大数据基础上的数据挖掘和数据重构。这隐含两大风险:第一,网络系统与存储中心可能存在的漏洞引起的技术安全风险;第二,海量客户信息与个人隐私的信息泄露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融合路径和改进方向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判断,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并不是简单的颠覆作用。换言之,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应用把传统银行做得更好,是我们重点思考的方向。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对接融合,将可能极大改变传统银行的模式,改变途径包括长尾效应、迭代效应和社区效应。
长尾效应:传统银行强调大客户、大众市场、主流业务和蓝海战略,虽然也强调“个性化定制”、“小利润大市场”、“二八效应”,但由于数据收集、有效分析、精准定位、柔性生产、点对点营销等信息处理技术手段的缺失,大银行难以满足小众市场个性化需求。互联网金融开放、互动的特性,以及数据重构、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海量的中小微企业与细分消费群体成为银行的主要客户成为可能。通过精准营销,个性化有效客户群的迅速增加将是长尾效应最直接的体现。
迭代效应:迭代效应是互联网金融改变传统银行的另一种路径。通俗地讲,银行推出的原型产品或原型服务尽快上线,让普通用户参与产品试验与验证,通过用户互动、反馈迅速调整原型设计,持续微创新、不断完善,推出关注用户体验、真正有竞争力的差异化金融产品。
社区效应:大数据时代下,银行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于传统金融体系外专业化的电商企业、互联网运营商、数据收集公司、信息处理公司、重点客户咨询公司、移动支付公司、网络安全公司等密切合作。银行业的竞争模式将转变为以银行为中心的银行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冲击,传统银行未来可能的演进方向将是“智慧银行”:牢牢把握“数据运用”这个核心问题,用好不断增加的数据,从中对数据更深、更智慧的挖掘,为客户量身定做服务,获取价值。此外,互联网金融未来也将有可能重构传统银行的业务开发、客户关系管理、评审、授信、信贷、风控等融资链各环节。例如,在负债业务中,传统银行可以借助成熟的第三方中间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发行直投实体经济的新型理财产品,扩大筹资来源、降低融资成本。具体运作模式可设计为:第一,筹集资金可以直接投向于传统银行的棚户区改造等优质项目与实体经济,不存在余额宝“吸血鬼”、“寄生虫”等争议;第二,具体的资金用途和贷款项目建设进度可向社会公众公开,投资专业、收益稳定、风险可控、信息透明,是置于有效监管的阳光运作;第三,P2P模式,资金运作过程中,过滤掉基金与协议存款等中间层,项目收益直接让利给普通社会老百姓与投资者;第四,收益率可灵活调整,原则上收益率可择机确定在银行债券融资与一般理财产品两者利率之间的区间,既对投资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又低于债券融资成本,以较低成本吸收资金来源;第五,具有传统银行较高的信誉度、筹资额度大、期限长、规模较稳定。
再比如,在银行对项目贷款的风险控制中,变事后监管为过程控制,借助于外部专业化数据处理公司、重点客户咨询公司等,对重点项目、重大潜在风险客户、关键实际控制人、关联交易对手等的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进行24小时过程监管,观测贷款使用是否发生偏离、异常财务数据是否出现、项目建设进度与资金支付进度是否匹配。专业公司的大数据违约模型风控数据系统内嵌了几千条规则,一旦实时评估结果触发红线,预警信息直接跳出来,必须处理,甚至收贷。借助于银行生态圈的合力,传统银行及时跟踪把控项目风险,真正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四、三点政策思考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对比研究,我们受到很多启发。考虑到传统银行业所面对的信息技术浪潮与互联网革命,以及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时代背景,在诸多可以选择的政策建议中,这里主要提出三点思考。
第一,传统银行必须拥有开放、互动的心态与思维,谋求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最大交集。
银行业是最具有垄断特征的行业之一,而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步打破这种垄断门槛。传统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最怕“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对互联网金融视若无物,不屑一顾;看不懂互联网金融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变得那么强;跟不上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革命,“温水煮青蛙”,逐步丧失生命力。传统银行的战略机遇期就存在于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对接,不懂得变通者也许就是下一个十年周期中倒下去的诺基亚与索尼。
第二,认真研判跨行业重大商业模式创新,抓好重大课题的务实超前研究。
在大数据时代中,传统银行已经不可能独善其身,它史无前例的与移动互联网、云存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挖掘、O2O叠加融合,不断改变着行业面貌。建议传统银行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重大技术创新与全新商业模式进一步务实研究,尤其需要增强全球视野、提高定量化程度,使研究更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为未来实践创新打好基础。
第三,树立底线思维,传统银行可以成立子公司或独立事业部,大胆谨慎的试水较成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子公司或事业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这确保在组织架构、风险传递与激励机制上,将互联网金融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进行有效隔离。一方面,传统银行对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大胆设计、谨慎试行”,在外部条件明朗化后稳步加以实施;另一方面,可不断积累专业经验与专业人才,应对未来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与振动,为银行未来的结构性变化与流程再造做长期准备。
责任编辑:邵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