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法连载之七
2015-07-02徐海朋
徐海朋
《诸病源候论·风冷候》养生方导引法记载:“身平正,舒两手向后,极势。屈肘向后,空捺,四七,转腰垂手向下,手掌四面转之。去臂内筋急。”
校注:
[—]身:中医形体理论中的身,指颈部以下,大腿根以上部位。
[二]平:不歪斜,无凹凸的水平状态。
[三]正:是指保持树立,端正姿势,
[四]舒:“舒”字强调意境,强调手部有舒展,放松,打开,有利于气行指肚,其意境与“捉颏”一手的动作相同。
[五]后:身体后方,注意“前后左右”的方位要准确。
[六]极势:极限的姿势。
[七]屈肘:使肘关节弯曲。
[八]空捺:向后使劲空按,“捺”字体验如“单举”一手的动作相同。
[九]四七:四个七拍,共28次。
[十]转腰:腰部转动。
[十一]垂手:两手向下垂落。
[十二]向下:向下延长伸展。
[十三]四面:东南西北四个方面。
[十四]转:转动。
[十五]之:代词,指代两手掌。
[十六]去:消除。
[十七]臂:丛肩到手腕的部分。
[十八]筋:中医形体理论中的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其中“肝主筋”,《素问·五脏生成》记载:“诸筋者,皆属于节。”唐·王冰对其解释说:“筋气之坚结者,皆络于骨节之间。”
[十九]急:紧张、僵硬、紧缩现象。
描述:
“空捺”描述了在站立姿势下,先调节身体端正,而后两手向后放松舒展,逐渐达到极限。在此基础之上,肘关节尽力后屈,两手向后进行空捺。在空捺之后,通过转腰和手掌四个方向转动的运动,来刺激手臂部的肌肉、筋脉、气血,从而逐渐消磨手臂部的紧张、僵硬、紧缩现象。
“身平正”在于通过细微的调整,令身体端正,避免松散懈怠或者是紧张僵硬。“舒”字强调一个意境,两手需要有意识的进行放松,从而达到气行指肚的功能。“屈肘”和“空捺”是该动作的一个核心技术,屈肘向后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将两手向后“空捺”。在“空捺”之后,通过“转腰”、“垂手”、“转手掌”的方法来进一步的拧转刺激手臂。
“空捺”在两手向后舒展到极限的基础之上,通过屈肘后捺的方法来牵引刺激手臂部的肌肉、筋脉、骨骼等组织系统。在进行充分牵引的之后,在通过“转腰”和“转手”的方法来拧转刺激手臂部的肌肉、筋脉、骨骼等组织系统。针对手臂部先进行牵引刺激,再进行拧转刺激,从而达到调和手臂气血,濡养手臂筋脉的效果。
原理阐释:
通过屈肘空捺的方式,来活跃手臂部气血,使得手臂部气血行至手掌,同时,牵引刺激手臂部的筋脉、关节、骨骼、血脉;通过“转腰”、“垂手”、“转手掌”的方法来进一步调和手臂部筋脉、关节、骨骼、血脉;改善手臂部的柔韧性,对手臂筋脉的紧张、僵硬、紧缩具有康复效果。
养生效果:
牵拉手臂部筋骨,提高手臂的柔韧性。
增强手臂的力量。
改善手臂部血液循环。
通过手掌的四面转动,畅通手三阴,手三阳经络。
调和手臂部气血,逐渐消除手臂僵硬、疼痛、容易转筋等现象。
导引姿势:
1 展开手臂,舒展两手,向身体后侧伸直展开,缓缓伸展到极限。
2 肘关节后屈,两手顺势向后空捺,重复28次。
3 向左转动腰部,两手垂落,五指自然打开,两手掌按逆时针转动到极限。
4 放松,返回。
5 向右转动腰部,两手垂落,五指自然打开,两手掌按顺时针转动到极限。
6 步骤3、4一左一右为一次,重复14次。
7 身体转正,返回站立姿势。
8 结束导引运动。
注意事项:
两手指舒展开,带动两臂向身体后方伸展到极限。
肘关节后屈要明显,同时,两手向后空捺,注意方位要准确。
两手向下垂落时,双手带动肘臂向下延长。
转动腰部时,请不要转动髋部,形成对腰部、腹部的有效拧转。
两手掌转动时,要带动手臂转动到极限,形成对手臂的拧转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