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路径探析
2015-07-02徐少川姜守传陈雪波
徐少川++姜守传++陈雪波
摘 要:为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文章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出发,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深入剖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专业学位;实践基地;研究生;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29-03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由于国内招收研究生的规模逐年增大,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数量达40多万人,从以往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来看,就业主要面向于社会实际领域[1]。同时研究生教育居于高等教育顶端,其综合素质对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即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调整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扩大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规模,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以应届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应届毕业生与以往招收的在职人员相比,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锻炼,但研究生对参与实践活动表现出强烈的愿望[2]。因此,培养单位建立一批创新研究实践基地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完善,所以如何探索出一套新型的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
为了应对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状,研究生实验基地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载体,来转变研究生的教育理念和调整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提出明确要求:重点突出围绕科学前沿和现实需求催生重大成果的产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科教结合特色和优势的发挥,推动加快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质量,推动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的结合[3]。
为了积极落实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将实施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授予学位的标准也反映出该专业领域的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分析
(一)传统培养模式限制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虽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教学模式方面,意识上已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行为上还延续着学术学位的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机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研究生普遍只能进行工程项目的储备工作,并未参与工程项目的研发。这种培养状态下,不但没有改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现状,并可能致使他们既没有学术硕士的理论素养也没有工程硕士的专业素养[4]。
同时,两年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还面临着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怎样进行时间上的合理分配,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与产品研发周期进行匹配,以确保在完成基础理论目标培养的同时,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的研发中。由于研发性质的新产品研发周期会因产品类型的不同而变化,从调研阶段到产品测试阶段,一般设计类产品大致在1年内研制开发完成,系统集成类产品因需要现场测试,开发周期更长一些,一般2年左右。所以,如何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基地实践学习合理的时间分配,探索出一套新型的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课题来源的局限性与成果转化的滞后性
课题来源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科技类横向课题来源受到企业或单位的限制。虽然科技类横向课题解决的是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成果也可以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但是课题是由于委托方遇到问题或者需要而设立的,课题的研究会受到基地企业创新需求、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和最终用户单位对课题目标需求等情况约束,因此创新基地的课题扩展性、稳定性及课题的数量等都存在不确定性。(2)企业纵向课题的研究具有知识储备广、覆盖面宽、工程应用背景强的特点,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受自身学科方向限制,与多学科交叉的纵向课题需求不匹配,导致研究生理论学习时间过长,应用研究时间不足的问题。
科研成果转化的滞后性表现在:(1)高校作为科研成果的提供者, 由于受到科研激励机制的影响, 过分强调了科研成果的学术性,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5]。(2)国内还没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缺少在高校与企业间发挥应有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中介机构,约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这两种问题,都直接影响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持久性,不利于实践基地目标的实现。
(三)依托单位积极性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
依托单位积极性不高是由于对学生短期的顶岗实习存在着顾虑,会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因此企业不情愿接受研究生顶岗实习,导致研究生实践教学成了“时间教学”,学生怨声载道,校企苦不堪言,这种现象严重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6]。
同时,在利益分配方面,政府、学术机构、产业组织以及学生等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多方面、多层次、多类型的参与者,各方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制约因素诸多,任何单方面都不能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多元联动育人和利益相关者权益均衡的问题[7]。在实践教学考核方面,也缺乏一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的评估机制,将实习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直观的展现出来,以此来展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面对依托单位积极性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现状,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机制来改善此等困境。
四、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基地建设的路径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必须摆脱对学术性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盲目模仿和依附,合理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时间,使其真正参与到企业或单位产品的研发中,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特的职业性、实用型特色。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培养其竞争、团队、目标导向意识和沟通、创新、自我管理能力。在管理考核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实可能性和前瞻性,更好地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落于实处。
(一)构建以实践案例分析为导向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制上的独特性,要求其教学方式应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实施以项目创新基地实践教学为主,课堂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采用所在企业或单位的实际工程项目为案例素材,在教学方法上开展案例教学、仿真教学、模拟教学,并根据不同专业类型和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8]。在实践学习上,要以本行业从业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跨学科、专业分析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从而建立校内以教师讲授为基础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校外实践基地以工程案例教学为基础的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专业交叉课程模块等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具体教学计划为,用半年时间进行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其后半年时间实施以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为主导,结合企业或单位的实际工程项目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项目研发知识的储备,下面以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说明培养方案的调整方式,如图1所示。把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相结合,将公共课程改为自主学习,并在课程中添加相关课题的基础课程,使理论学习能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学。研究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导师的指导能够快速融入到实践基地,更好地完成实践学习。
(二)确立横纵向项目转化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在课题来源受限、科研成果滞后问题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实施。
1.实现横纵向课题相互转化。对于横向课题,首先进行课题诊断、分析,发现并确定课题的攻关难点;其次,将攻关难点落实于实践基地每个参与人员身上,可在缓解课题不足的同时,又能更快地推进课题完成,解决两年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时间紧迫的问题。再者,将横向课题的攻关难点进行汇总,为纵向课题的申请进行知识储备,同时可将纵向课题所涉及技术攻关难点结合企业或单位的实际生产问题,发展相关横向课题,实现横纵向课题相辅相成,推进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2.实践基地作为科研人员(含导师、企业科研人员、研究生)与用户企业的窗口,加强联系、促进合作,省去科研人员与用户企业联系的中间环节,科研人员可直接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用户企业的实际生产力,从而缩短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这样就把高校锻炼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和实践研究能力的目标和企业提高生产率、改进生产方式、获取高额利润的目标进行了紧密结合,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长足稳固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三)学校协同企业构建考核评价准则
随着研究生教育转型,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会逐步增加,需要的实践基地数量必然相应增加,这需要国家为实践基地建设的依托企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企业与学校联合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再者,学校应对已经建立的实践基地要积极维护,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与服务支持,以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长期稳固发展。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还需要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可操作的、广泛适用的考核评价标准[9],以便实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真正评价。具体评价准则可以采用如下模式。
1.明确考核目标,调整专业学位培养计划。保留其学位基础课程和学位专业课程校内教学方式,删减部分学位公共课程(如英语)和选修课程实施基地实践教学方式。
2.细化基地量化标准,实施项目阶段考核。项目分为工业生产背景研究、项目需求分析、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产品调试与检测五个阶段,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整个项目或项目的哪几个阶段,由学生校外基地的实践时间和项目研发周期共同决定。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实施项目阶段成果考核,最后以阶段考核加权的方式,汇总基地考核结果。
3.实施递进式考核,突出实践能力考核。分三步进行考核,第一步由学校组织进行学位课程考试,第二步由实践基地进行工程实践能力考核,第三步由学校进行论文答辩评定。
4.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目标进行关联分析,对不合格者要求其进行专项培训,再次考核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以确保实践基地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的正常实施。
参考文献:
[1]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国务院学位办
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答记者问[EB/OL].[2009-03-
03].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0903
03/t20090303_362401.shtml.
[2]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3]鼓励创新 服务需求 科教结合 特色发展——教育部科
技司负责人就《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
见》答记者问[EB/OL].[2013-12-30].http://www.moe.
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71/
201312/161489.html.
[4]唐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J].人才培养改革,2013,(25).
[5]杨京京,刘明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科学
管理研究,2005,(8).
[6]李献斌,刘晓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
研究[J].教育新视野,2012,(5).
[7]高仲飞.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
刊,2013,(15).
[8]刘明杰,李楠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
研究[J].吉林教育,2013,(28).
[9]夏欧东.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考核体系的
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