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实验课举足轻重

2015-07-02苗淑杰

科教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实验课高等教育

苗淑杰

摘 要 实验课是夯实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途径。欲调动大学生在实验课中的积极性,需要教师和学校的配合。只有做到激发大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提高教师授课技巧和完善实验设备,才能发挥大学生实验课应有的作用。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实验技能及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各高校老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实验课 高等教育 智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05

College Students' Experiment Courses are Important

MIAO Shujie

(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4)

Abstract Experiment course is the best way to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bining. How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the need for teachers and school complex.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mprove teaching skills of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 device, only three seamless, experimental course Students can play the role of intelligent students. Therefore, cultivate the ability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is a problem should be solved by today's college teachers.

Key words experimental courses; higher education; smart training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何高效利用先进的科技产品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学习中的新命题,先进科技产品的认知和使用是必然前提。其实,大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也是一种智能培养,这种实验能力包括基本实验能力和创造性的实验能力。基本实验能力是指常规的实验技能、操作技能;创造性的实验技能表现在实验的总体设计、题目选择、方案设计、分析操作、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探求等方面。另一方面,实验课是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仅如此,大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环节。如何上好实验课?如何调动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这些都是目前大学实验课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1 大学生实验课现状

1.1 学生对实验课的态度

大学生们从高中开始一直都是重理论、轻实验,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教师和学生都把理论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进入大学后,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低于理论内容。黄金燕(2014)老师对某学院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获取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为:非常重视占18.3%、较重视的为43.3%、一般重视的32.1%,可见学生还是比较重视实验课的。但是笔者的调研显示,目前大部分学校把实验课安排在下午或晚上,甚至是安排在周六、周日。学生一看到课表,就认为实验课不够重要。到上实验课的时候,许多同学姗姗来迟,甚至直接逃课。课堂上,只动眼不动手的学生居多。因为实验课的上课形式比基础理论课灵活得多,而且实验课也没有专门的考试,因此,不太重视实验课的同学在上课时容易开小差,或是与同学讨论一些与课程无关的内容,或是偷偷玩手机……当课程结束的时候,草率地完成实验报告即交差。

1.2 学校对实验课的态度

一般来讲,大部分高校对实验课缺乏正确的认识,把实验课当成是验证理论学习的一个手段,教会学生使用一般仪器和实验操作技能即可,没有意识到实验课对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也是智能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带动下,一方面,一些高校实验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更新缓慢,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课前,教师将实验目的、内容、简单步骤写在黑板上。上课时,老师看着黑板重述相关内容,同时强调一下实验注意事项。然后,同学们开始机械地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这一系列过程结束了,实验课就算万事大吉。究竟为何要做这个实验?为何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做,原理在哪?实验结论是否正确?这一系列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根本不了解,甚至根本没想过。这样的实验课结束后,我们的学生到底有多少收获,可想而知了。另一方面,有些高校的实验设备设施非常陈旧,几十年的设备,从未更新过,有的甚至已经不能用了,实验教师不得不很无奈地给同学讲解实验,然后观摩实验仪器设备,这样的实验课是否更可悲呢!也有一些高校,尤其是一些211高校,虽然国家配置了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但可惜没有专业人士去维护管理,高档仪器也就只能被闲置了。

2 提升实验课教学成效的策略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能力要求的提高,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己已经开始重视实验技能的学习,高校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也是与日俱增,那么如何将二者的意愿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呢?以下两点值得考虑:

2.1 激发大学生对实验课的热情

热情即是做事情的兴趣,它是做事情,尤其是做好事情的原动力。所以,培养大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尤为重要。这一兴趣要来源于基础理论课,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基础理论知识,每到一个我们设置实验课的知识点,基础理论老师是否让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否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如果条件变了结果会怎么样?启发是引起兴趣的第一个燃点。如果大学生们通过基础理论课学到了基本理论,设置了多个问题点,而我们的实验设置恰好能解决学生的疑问,他们怎么会对实验课不感兴趣?怎么会轻视我们的实验课!

2.2 提升教师的教学热忱,改进教学方式

实验课教师对实验课的态度与认识,势必会影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其实我们的实验课教师群体中,不乏缺失教学热忱者。若连教师也是在应付实验课教学工作,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何而来呢?教师应将实验课讲得生动,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可以尝试由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写出具体的实验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做也许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但学生是在进行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提升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实验教师的授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选择参与实验的形式和内容。尝试改变以往的所有同学都上一样实验课的形式,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在激励他们自己设计实验的前提下,可以将兴趣比较一致的学生进行分组,设计一个既定的实验目标,一组或几组同学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达到一致的目的,这样一来,想必学生上实验课的热情和积极性会大增。另外,在同一节实验课上,一个班的同学可以做不同的实验,然后进行结果大比拼,说不定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成果呢!学生们看到自己获得成功后,教师恰当、及时的赞赏和肯定会增强其信心和兴趣。教师还可以在学校里对一学期中特别突出的创新性实验进行宣讲,或者鼓励相关的学生参与社会中的一些比赛。学生在获得自信后,会对自己提出更多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激励和需求中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不要以实验结果论成败。在实验课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与学生多交流,真正了解哪些学生是用心做实验,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哪些学生还处于机械照搬照抄阶段,要给予引导和鼓励。最后,让每个同学进行总结,相互交流实验心得,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调动授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 高校对实验课的管理评估体系

高校对大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也需要认真思考,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所讲的实验能力应该不仅仅要求在简单的做实验层面,更应该重视对大学生实验前实验方案的提出、实验中对实验过程的分析研究、实验后的总结提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培养大学生实验能力时侧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具备一般人才所具有的普遍性素质的同时,在实验操作和创新方面具有一些特殊的素质,比如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科学严谨的思考能力、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大无畏精神。在高校实验平台的配置上,也要和这些精神相统一。

有了这些思考后,在学生一进入校门时,学校就应该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让学生们不仅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工科大学培养和造就的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了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大学生应该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还需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学习中的好奇心、勇于探索、创新的品质,注重实验内容的优化和改进。实验内容设置方面,要坚持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的原则,注重内容的丰富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尽量使实验内容新颖实用。突出在以后工作中的实用价值,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激发其浓厚的实验兴趣和热情。

目前,还很少有高校针对实验课制定合理的、系统的管理和评估体系,完善的管理评估体系有助于提升实验课教学成效。首先,高校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重视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更新。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整个新型仪器设备的操作过程。其次,提高设备利用率,尽量提高科研成果的共享程度。避免同在一个学校,有的学生可以操作仪器,有的学生只能观摩的现象。缺少共享就会出现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这都不利于实验教学工作的发展。最后,实验课的评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课还是以教师讲过、学生做了就算完成实验任务。高校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建立相应的督导制度,形成良性的实验课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实验课教人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年珍, 王峻峰, 康宜华. 从教学实验中培养大学生的素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5): 100-102.

[2] 黄金燕. 大学生实验课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国电力教育, 2014. 6: 133-134.

[3] 郁聪. 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28.

[4] 杨春燕, 钟振平. 大学生实验兴趣的激励和培养. 河北大学学报, 1999.19: 92-94.

[5] 常坤. 大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与提升. 学园,2014.5: 59.

猜你喜欢

实验课高等教育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科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