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精确新闻”传播研究的嬗变
——90年代至今“精确新闻”的研究综述

2015-07-02王艳平

视听 2015年10期
关键词:跨学科综述新闻报道

□王艳平

我国“精确新闻”传播研究的嬗变
——90年代至今“精确新闻”的研究综述

□王艳平

精确新闻在20世纪传入我国,遵循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发展规律。如今进入大数据时代,报道可读性、准确性等在精确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重要。为探究近年来精确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本文对90年代至今的“精确新闻”作了综述,通过对数量和内容的考究来窥探未来发展趋势。

精确新闻;研究方法;客观性

“精确新闻”,又称精确新闻报道、精确新闻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被新闻界和业界尊为基本信条,精确新闻在此方面发挥功能作用。

“精确新闻”是基于科学的量化研究的新闻报道,可以纠正新闻报道中的错误偏失,使得新闻报道在真实、客观的传播道路上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在当今数据集聚的大数据时代,精确新闻的可读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越发重要,精确新闻报道也成为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

然而,精确新闻报道的发展,也逐渐流露出一些弊端,由于调查、操作不当而出现一些数据失实。为探知精确新闻的未来发展前景,笔者对90年代至今的精确新闻做了综述研究。

一、综述文献来源

笔者从中国知网的“期刊”类目中,选择了“信息科技”这一文献分类,检索的“主题”为“精确新闻”,共检索到121篇论文(时间截止到2015年1月1日前)。其中剔除无效和重复的论文共14篇,最终确定研究文本数量为107篇。

表1 精确新闻研究文献的数量统计(1983年-1994年未标注年份为没有文献发表)

笔者将107篇论文按作者来源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根据我们所检索的论文,发表最早的相关文章,是1983年2月发表在《新闻记者》上的《“社会新闻”妄言》,但是这篇文章与我们综述的主题不符。

笔者检索出相关最早的“精确新闻”文献,是1991年月4月欧阳宏生发表在期刊《新闻界》上的《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和1991年8月王立新发表在期刊《新闻知识》上的《新闻报道的模糊处理》,这两篇文章看似与主题“精确新闻”无关,但是这两篇文章已经涉及到新闻报道中的“精确”词语和模糊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也是最早论述精确词语在报道中的运用。比如文献中论及“无论精确还是模糊,都是准确、真实、生动、及时报道新闻的有力手段,无优劣之分、无真假之辨”、“精确和模糊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互相转化的”,这是90年代初期也是我们综述中最早对“精确新闻”的评介。

二、“精确新闻”在我国的纵向发展脉络探析

(一)80年代萌芽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各大新闻传播学院开展传播学教程,参与的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逐渐增多,调查分析实践成果,为精确新闻报道奠定了前期思想基础。但是从我们的研究综述来看,80年代的几篇文章,如《“社会新闻”妄言》等,几乎与我们研究的“精确新闻”无关。当然这与精确新闻在我国兴起不久、国内学者更注重业务研究及各方面还不完善有很大关联。

(二)初步成长时期(1990年-1995年)

我们检索出的有效论文:叶小力的《模糊之中见端倪——谈谈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的使用》、吕绍武的《谈谈模糊词语在新闻写作的运用》、欧阳宏生的《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和王立新的《新闻报道的模糊处理》,这4篇文章与关键词“精确新闻”无关,但是与论述主题有关,文章中大都阐述了“模糊”和“精确”在报道中的不同使用及其带来的不同传播效果。

(三)精确新闻发展期(1996年—2005年)

1996年1月3日,《〈北京青年报〉公众调查》专版一篇《1995年,北京人你过得还好吗》正式冠以“精确新闻报道”头衔,开辟了我国新闻界科学、规范的精确新闻报道的发展路径。从此,“精确新闻”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新的“新闻增长点”。

这一发展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精确新闻发展,如刘保全的《我国“精确新闻报道”发展综述》;精确新闻写作,如胡森林和程范淦的《精确新闻报道中的“数字陷阱”及其规避》;精确新闻理论,如程道才的《西方精确新闻学理论的内容及应用》,主要介绍西方精确新闻理论,开拓国内新闻报道研究视界。

这一时期有研究“精确新闻”的现状、问题及运用的,比如姜秀珍发表的《简论“精确新闻报道”》和李隽琼的《试论把关理论在精确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等,也有阐述“精确新闻”的采集制作模式、生成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如李隽琼和黄清华的《探索精确新闻的生成模式》等。

(四)成熟阶段(2006年—今)

此阶段研究论文相对于上个时期的数量明显增多,学界和业界研究者不仅研究了精确新闻的演进和推进,还对精确新闻在中国发展的问题进行反思、对现状进行探析并寻求对策,如赵志立的《浅析中国精确新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李保全的《体育评论中数据运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等。

另一个特征是,这个时期的研究著作多采用报纸栏目和电视节目有关的具体事例探究精确新闻报道,如周传虎的《精确新闻的“新闻精确性”——以〈南方周末〉“数字表情”栏目为例》和李法宝的《试论央视〈时空调查〉精确新闻报道》等。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大数据背景下的精确新闻报道在近两年被业界和学界关注。比如徐锐的《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喻国明的《从精确新闻到大数据新闻——关于大数据新闻的前世今生》等。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一)研究方法

我们将研究方法划分两大类,一类包括问题研究、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另一类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经过文献梳理,107篇文本中的研究方法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

由表看出,问题研究一直是学者们感兴趣的议题,跨学科研究和比较研究这两块很少有学者涉足。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出发,对107篇有效样本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学者对精确新闻的研究有90.65%采用的是定性研究,只有9.35%的研究者通过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精确新闻。其中,定量研究方面,多以案例分析和文本分析为主,案例分析通常以某一新闻报道、某一电视栏目、某一记者或者某一媒介现象为个案。

(二)研究结果

第一,通过分析比较,对精确新闻的研究多以问题研究和定性研究为主,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引入偏少,且跨学科研究的领域较为单一,局限于统计学和社会学。后续的研究学者可围绕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定量研究这三块进行分析,跨学科可向其他学科领域拓展。

第二,研究中传播媒介涉及报纸、广播、电视,但是近几年新媒体发展活跃,鲜有研究者涉及到新媒体中的精确新闻报道。后期可以结合新媒体与精确新闻发展路径做研究。

第三,从文献分析得知,有效论文107篇中,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只有2篇,可见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精确新闻”这一研究项目的关注和投入力度不够。

总之,近年来,有关精确新闻的研究日渐增多,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精确新闻报道还不成熟,研究方法有待均衡化发展,研究领域要逐步拓展到新媒体等领域,需要注重与科学性、真实性和可读性的结合,最大限度地贴近受众、吸引受众。精确新闻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为政府决策和推行新政策提供依据,顺应民意,更好地发挥了新闻媒介“第四权力”的影响力,同时也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对精确新闻的关注和投入。

1.肖明,丁迈.精确新闻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赵雅文.精确新闻报道的平衡把握与体现[J].新闻知识,2007(02)

(作者系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跨学科综述新闻报道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