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电商,跨界融合新方向

2015-07-02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讲师媒介研究所副所长媒介杂志编辑部主任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刘嘉玲影视剧跨界

文 | 刘 珊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讲师、媒介研究所副所长、《媒介》杂志编辑部主任

影视+电商,跨界融合新方向

文 | 刘 珊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讲师、媒介研究所副所长、《媒介》杂志编辑部主任

对于影视行业来说,资本的热钱总有一天会失去原本的热度,必须找到更加多元的、健康的赢利方式,而电商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块重要跳板。

传媒产业内从来都不缺乏新鲜事,尤其当互联网思维席卷整个社会之后,各行各业都希望利用这个潮流改变自身的业务模式、产品形态以及赢利体系,传媒产业亦不例外。在最近两年,影视剧与电商之间的跨界创新、跨屏融合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例如,借着《美人制造》的热播,于正与电商公司合作推出电视剧同名美妆品牌“美人制造”,并首次推出两款面膜和香皂,在聚美优品上正式售卖;而家有购物作为国内首个销售热播影视剧中同款商品的电视购物企业,则在2014年11月开始销售《离婚律师》中几款引发热议的产品,并且立即引发了抢购热潮……为什么这种跨界融合的形式能够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并且蔚然成风?笔者以为,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支撑:

一是粉丝经济的力量已经显露出独特的市场魅力。这种被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多为各类行业名人、影视明星等)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甚至被业界称为不可估量的“蓝海密码”,只要找到了关键点,就可以迅速拉动市场销量。

例如,家有购物就借助着这种明星对于粉丝的拉动力,着手改变现在固有的电视购物节目和商品模式,并希望创造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电视购物模式,借助热播剧效应和明星效应,销售火了的商品。在销售《离婚律师》剧内产品之前,家有购物就曾与国际巨星刘嘉玲合作,在不到一档节目的时间内售空刘嘉玲定制款劳力士腕表。

而《美人制造》的编剧于正本是为了宣传新剧而推出的保养品小样,送给粉丝和明星后却获得了意外的好评。于是,于正决定将这些产品做成正式商品出售,并且在小试牛刀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操作模式的巨大潜力。

二是融合跨界正成为每个细分行业未来的突破点。对于影视行业来说,资本的热钱总有一天会失去原本的热度,必须找到更加多元的、健康的赢利方式,而电商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块重要跳板,让影视业能够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对自身的改造。再者,对于电商行业来说,从无数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必须具有独特卖点的产品,从而控制风险、提升利润,而借助影视内容捧热的产品无疑可以让众多商家趋之若鹜。于是,两方可谓一拍即合,这种跨界创新与跨屏融合的合作方式,这种新形成的“边看边买”的购物行为也就随之诞生了。

其实,在海外影视剧市场,由剧中道具和人物玩偶等衍生出的周边产品早已成为一个成熟产业,周边产品的收入甚至可以超过畅销影视内容本身的发行所带来的收入。所以,随着国内影视剧产业和电商行业的不断成熟,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商机。

三是这一模式将带来多方共赢的新未来。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影视业与电商行业两者都经历过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也因为这种迅速的发展而包含了或多或少的不利因素,即行业弊病,所以从管控层面来看也一直在出台各类政策进行调整与扶持。所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两大行业尤其是电商的发展都会被要求向着更加健康、合理、有序的方向前行,让商家、影视机构、消费者三方权益都能够得到保障的操作模式必然会更受欢迎与肯定。

正如业界分析人士所说的那样,“国内电视购物与国外不同,多少仍面临着历史遗留的诚信问题,而家有购物多次与刘嘉玲合作,借助明星效应,能让消费者对家有购物更加信任”。继刘嘉玲代言腕表之后,2014年11月6日晚,家有购物全球首发“嘉玲”品牌海洋系列面膜,成为国内电视购物行业内唯一获权的销售渠道,将这种跨界融合的购物方式进一步向前推进了一步。

(专题编辑:寇尚伟 358902172@qq.com)

猜你喜欢

刘嘉玲影视剧跨界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世上有很多美人,我只爱刘嘉玲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刘嘉玲:最完美的控制就是不控制
跨界通平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跨界之道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
影视剧教育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