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

2015-07-02唐素梅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企业

唐素梅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

唐素梅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推进两化融合,加大研发投入,做强存量做优增量,加强政策引导,打造蚌埠工业升级版。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研究推进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对策。

先行先试;创新驱动;对策

2008年蚌埠市成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重要一极。蚌埠市围绕新兴产业引领、创新型企业主导、科技人才支撑、创新机制保障,突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之路。

1 自主创新的涵义与基本表现

1.1 基本概念

创新Innov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首次将创新概念引入经济领域,认为需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新组合,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关系,形成了创新理论。创新包含更新、创造、改变三层涵义。一是原始创新,具有科学发现、重大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汇聚技术成果,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与产业;三是吸收全球性科研成果,引入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即二次创新。创新需具备创造出来的、有知识产权、市场需要的最新成果等关键要素。

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涵盖了理念创新、理论创新、组织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创新是一项新的发明创造,产品创新是一个新产品的研发生产,知识创新是一门科学与学科,观念创新是一种智慧,制度创新是一种激励,体制创新是一种模式,机制创新是一种质和量的转化。

企业创新包括技术、管理、制度创新三种主要类型,技术创新是物质条件与保障,管理创新是组织保证与能力,制度创新是机制奖惩与基础。德鲁克四段论强调,企业创新的过程就是寻找机会,把握内外部的变化;提出构想,消除不协调;迅速行动,挖掘有利机会;坚持不懈,坚持“最后五分钟”。

1.2 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创新体系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持续发酵,信息技术和工业制造深入融合,全球进入产业深度调整与激烈竞争周期。美、德、法等发达国家紧盯前沿技术,打造协同网络,加强技术创新战略部署,相继提出制造业创新发展路径,扩大全球创新驱动影响力和主导力。

美国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2012年提出建设45个创新中心,连接企业、高校、政府机构、区域组织,瞄准先进制造业前哨,创新与研发共性技术,2014年建成国家增材、复合材料和结构的清洁能源等8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德国实施“工业4.0”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引领未来工业趋势,“融合”释放生产力,实现工厂智能化、生产集成化。科研机构与产业界融合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工业自动化无缝对接机器传感器、因特网通讯。运用自我诊断、自我修正、功能最大化程序,智能系统辅助员工完成生产,流程透明化,制造简易化,提高生产灵活性,增强客户紧密度,提升支持性行业的商业价值。西门子公司已将这一概念引入其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控制系统。德国电子等6个行业预计未来10年生产力增长780亿欧元,平均年增幅1.7%。德国信息技术协会主席肯普夫表示,“工业4.0”是生产力驱动器,生产价值链被数字化、生产与智能产品的互联改变。

法国2013年提出建设“新工业法国”战略,涵盖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的34个工业计划,推出无人机等10项标志性成果,力促法国工业领先和转型。

日韩等国实行“专利集中战略”,设立专利经营公司,积累核心基础专利,提升专利管理和运用效率。

1.3 新常态下国家、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球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区域性竞争日益激烈,给我国创新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为此,国家一是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促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创新政策环境改善、技术创新基础夯实、创新动力与能力增强,推动自主创新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如图1)[1]。

二是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Area),2009年3月,北京中关村第一个建立,之后的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长株潭、苏南、天津滨海高新区,实验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在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探索经验、做出示范,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起到引领、辐射、示范作用。2014年12月科技部宣布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6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向全国,在试验区、绵阳科技城、7个示范区,推行技术、管理人员股权奖励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等4项政策。

全国第二个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目前居中部第一位,仅2014年就出台了“1+6”政策,即《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皖发 [2014] 4号)、6个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放大叠加效应,实行企业股权、分红激励试点,加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 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成果与分析

蚌埠市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全省首批省级创新型城市,正在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近年来主要科技指标情况如下图2~6。

2.1 政策效应持续发酵

2008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设立之后,蚌埠市制定了组合创新政策,涉及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规范项目申报、筛选、立项、资金拨付、项目管理验收流程,改革财政投入方式,探究股权投入、借转补支持模式,释放政策乘数,提升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设立了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引导基金。2008年至今共安排创新专项资金14.7亿元,带动1000多家企业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建立目标责任,梳理行政职权清单,市级审批项目、涉企收费大幅减少,2014年减免企业所得税1.9亿元。

2.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三大结构升级,是资本、劳动力、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退出、流动、重组,聚集、导入至高附加值、高效率、低消耗的生产部门或产业链环节。

以电子信息为引领,硅基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为支撑,形成平板显示、LED灯具照明产业链,壮大高端测试仪、游戏动漫等主导产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创新链条,引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提升食品、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技术与装备,推行节能安全环保绿色生产。加速发展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新业态,建设工业设计基地、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玉文化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华夏云谷”蚌埠云计算与智慧产业基地,凸现集聚效应[2]。

2.3 创新主体彰显活力

蚌埠市90%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建在企业,80%的研发投入来自企业,70%的科技成果出自企业。建立2家国家级、61家省级技术中心,18家省级以上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采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六西格玛等质量管理法,创建13个国家、省优秀QC小组,省级新产品167个,4家企业获安徽省质量奖。2014年增加高新技术企业45家,总量185家。

新建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丰原医药企业技术中心等7个国家级研发中心,莱姆佳肥业创建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建立100多家省级研发平台,整合国家专利技术蚌埠展示交易中心、国家创新驿站蚌埠基层站点、省科技路路通蚌埠分站资源,实现互通互联共享,安徽祥源被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科力和科创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机构。突破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三项成果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专利、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加(如表1)。

推进“双轮驱动”、研发与市场的结合,依托科研院所组建了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2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玻璃新材料、依爱电子、MEMS微机电产业园。

表1 2011~2014蚌埠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数

2.4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作为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市,蚌埠市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规模化,鼓励专利质押贷款、风投公司支持、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发行、科技型企业在新三板上市,指导高成长性企业进入全国私募股权市场交易。

提供产业发展智力支持,推进与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合作,成立5家院士科研工作站、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成27家企业股权激励改制,培育产业技术蓝领,实施“孔雀计划”,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建立一体化、一站式人力资源交流、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

设立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合工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服务站,与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建蚌埠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经开区与安大共同成立了信息消费产业研究院。

打造“三环六轴三带”城市构架,产业载体扩容。铜陵现代产业园等省级以上开发区8家,高新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一城五园”,玻璃新材料、精细化工、硅基功能材料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启用现代商贸与工业物流集中区、集装箱码头、铁路无水港、保税物流中心。

2.5 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困难与问题。主要是:宏观层面上一是国家替代性竞争加剧,工业结构调整内生动力、转型能力不足,原有投资拉动、规模增长路径依赖难以摆脱。二是人才制约依然存在,资源、能源、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三是产能过剩对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倒逼效应未形成,总量过剩、成长性过剩与结构性过剩并存。四是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还循环不畅,创新活动存在碎片化和“孤岛现象”。五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产学研合作模式、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有待优化,区域性创新体系、创新型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就蚌埠市而言,一是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不优,牵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少;二是全社会创新潜能未有效挖掘,认为创新只是政府、企业的事情;三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形式单一、资源分割,普遍重要素扩张、扩大规模、市场开发,轻质量提高、技术储备、管理挖潜。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机构和项目、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合肥等地有差距,创新成果扩散和转化受到制约;四是企业技术进步融资渠道不畅、成本高、手续繁琐,缺少风险投资支持;五是企业用人机制不活、流失严重、储备水准低,全市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高级技术职称少;六是省政府调整建设创新型省份政策,取消原有对合芜蚌三市各1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度大幅削弱,现为全省16市竞争择优,各个层面扶持政策缺乏有效衔接、互通。

究其原因:有政府层面问题,重顶层设计、外部推进,轻综合配套、系统改革;受技术性的信息不完全、专利壁垒、不完全竞争与制度性的要素价格扭曲、市场准入障碍与分割等因素制约,和宏观政策创新、有效管控风险及“蝴蝶效应”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商业化应用普遍缓慢;有产学研合作层面问题,没有找到科研应用型与产业化有效契合点,资源碎片化,企业知识产权获得和运用不足;有社会层面问题,创新文化大众动员、媒介挖掘浅,社会创新氛围与环境未形成,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

3 加强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对策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蚌埠市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凸显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

3.1 深化改革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

抓项目、促产业,聚焦10大成长性产业,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抓驱动、促改革,产业导向招商,突出民营经济,扩大县域经济份额,增强开发区和园区承载功能,“落地”试点改革政策。抓创新投入,扩大研发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抓人才引进,力促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抓创新平台,力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抓标准制定,促进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国家标准,抓品牌建设,鼓动企业创牌造舰。

3.2 加快产业升级,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综合实力指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机构优化、国际化和参与全球能力、可持续发展四种能力。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指出,一国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形成,都要经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的发展阶段。

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成为产业增长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蚌埠市需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产业集群专业镇,完善公共服务载体、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平台设施,加大产业联动,引导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发展,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培育体系、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3.3 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产品开发——生产物流——质量检验——顾客服务——私人定制,推进企业智能互联和“数字工厂”生产线,操作具象化、简单化,生产标准化、模块化,德国“工业4.0”应用值得借鉴[4]。

蚌埠需启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第二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建设,争创国家信息消费产业研究院,开展信息消费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商业应用推广三大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建立民爆、矿山、危化、重点用能企业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和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流程工业能源在线仿真系统等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促进信息产业崛起,打造智慧城市。

突出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加大产品设计和概念设计,培育车辆与装备等项目,注重自主品牌、标准、专利等企业无形资产,创新商业营销模式,指导中小企业贯标达标,与国际接轨实行对标生产,变“蚌埠制造”为“蚌埠创造”。

3.4 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建立创新激励和市场倒逼机制,加大研发设计、品牌建设、品质服务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设备、仪器、人才经费投入,设立研发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参与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扶持。对企业新产品新增销售收入实行税收优惠,奖励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网上产权、技术交易。

加大金融支持,引进高层次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多业态金融体系。鼓励科技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私募股权市场交易,扩大专利、商标、股权质押融资规模。创新金融产品,探索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新的融资方式,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长期项目贷款比重,做强做大担保和再担保体系,提高担保倍率。

3.5 做强做优增量,打造蚌埠工业升级版

201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无形资产——研究与发展、员工技能、软件、设计和营销等新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无形资产投资强度正在增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消费结构,推动制造业升级,并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特别是3D打印、智能电网等新领域、新技术商业化应用和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

实施企业突破工程,重点培育规上企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两化融合企业、民营企业等五类企业。实施产业培育工程,突出整机、整器、整车、成套等终高端产品,延链、强企、建基三位一体,瞄准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三个重点。实施工业升级工程,推进企业“专利、标准、品牌”战略,把握项目建设、发展平台、技术创新、要素保障、优化政策、强化服务等六大关键因素。

3.6 重视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

构建“1+2+N” 一揽子政策框架和财政资助新模式,引入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和后补助等方式,即重大项目参股、优质项目贴息、平台类项目后补助,设立三个专项资金、基金,用于自主创新试验区项目引导、资助、奖励。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外企合作,引入产业链关联度大、行业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加大改制企业“二次重组”,落实民营企业发展省20条、市40条。

倡导创新文化,崇尚创新、宽容失败,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实践。严管涉企收费,精简审批项目。实施工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行业非禁即入,建立产业公共信息数据库,实行部门间产业基础数据共享。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扩大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支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扶持政策。优化创新驱动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发展环境,打造创新型产品、企业、产业和创新政策的先行区、示范区[5]。

[1]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工业技术创新形式分析课题组:工业技术创新需协同机制[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4(23):23-25.

[2]赵丽娜.在产业价值链高端“舞蹈”[N].蚌埠日报, 2014-12-26(A5).[3]王勇勇.重视和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79-82.

[4]王志远.“融合”引领未来工业趋势[N].经济日报, 2014-04-15(13).

[5]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结构调整形势分析课题组:推进“负面清单”调结构[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4(23):21-24.

(责任编辑:窦 鹏)

On Strategy of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and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rea

TANG Su-mei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ngbu 233000,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Hefei, Wuhu and Bengbu'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rea needs implementing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By deepen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accelerating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industry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d strengthening policy guidance,we could build the Bengbu industrial upgrad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area were put forward.

First try; Innovation driven; Countermeasure

2015-1-16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3jyxm245)

唐素梅(1967-),女,安徽省蚌埠市人,学士,讲师,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学和经济管理研究。

F127

A

1673-8772(2015)02-0094-06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