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崛起中的新丝路门户

2015-07-01邱海强

当代兵团 2015年15期
关键词:霍尔果斯援疆招商引资

邱海强

从古都长安到新城霍尔果斯,历史的脉络印证着古丝绸之路的新的征程。

从滨海城市连云港出发,“向西,开放”,霍尔果斯不只是地理上亚欧大陆桥的结点,更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新的起点。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放牧的好地方”。早在隋唐时期,这里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1881年,霍尔果斯正式成为中俄两国之间的通商口岸。至今,口岸通关已有百余年。

“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西引中亚五国,东联内陆省市,作为新丝绸之路“飘带”上的明珠,霍尔果斯不仅是中国向西开放“经济外交”战略中的“门户”,更在与中亚国家改善和共建经贸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2年6月12日,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挂牌成立。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特区”之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正充分发挥地缘、政策优势,开辟中国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开放的新通道。

“要落大飞机,得有大跑道。”

7月,行走在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景观林荫道上,极目望去,是满眼的绿色。

3年时间,由荒芜到繁茂,由戈壁到葱绿,由规划图纸上的模板到如今已坐落在兵团分区的栋栋高楼,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在一步步的蜕变。

“起步维艰,开局良好。”这是江苏省援疆干部,四师党委副书记、副师长,兵团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丁憬在2013年的工作报告中写下的八个字。

八个字,丁憬解读,只有两个内容:定位和规划。

能否抓住难得的机遇,将优势变为胜势、将潜力变为实力,发展的定位至关重要。从规划图纸迁移到实地建设,丁憬心中有想法:“兵团分区要放到国家‘一带一路、‘东联西出整体战略中去谋划,既考虑与地方开发区的错位竞争,又考虑与可克达拉市的统筹协调,尤其是找准兵团分区与可克达拉市的功能互补和产业互补‘结合点。”

“高标准,国际化,与世界同步,走出自己的特色。”经过半年时间的考察,丁憬最终将园区定位于打造有兵团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高地、欧亚大陆综合物流贸易集聚区。

“要落大飞机,得有大跑道。”园区改变以往“先企后基”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在兵团分区建设之初,就把规划的重点放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

“‘先基后企,让项目和资金跟着环境跑”,基础设施建设得越好,招商引资质量才会越好。兵团分区副主任姚刚说,“我们不能让客商在规划图纸上看未来。”

为此,园区采用BT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工程,再适时回购)推进载体建设,既解决了资金难题,又缩短了建设周期。

在两年时间里,园区框架雏形初步呈现,完成了基础设施“五年任务,两年完成”的预期目标。总长29公里的“五横五纵”10条干道建成;综合管网中配套给排水、燃气等管网安装和路灯工程同步完成;投资2亿元的绿化工程建设接近尾声;17万平方米创业科技孵化基地在短短的16个月时间内部分工程已交付使用……

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兵团分区的竞争优势,为园区今后争取项目、吸引客商增加了“砝码”。

“定位精确,设施合理,立足长远。”兵团分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安文学介绍,园区发展规划中不断融入“四个要素”,布局:做好总体规划与功能分区、交通道路等各类规划的有机衔接;形象:重视每一个项目的外立面设计,全面彰显国家级开发区的现代化气息;用地:制订严格的投资强度门槛,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环保:杜绝一切透支未来发展的黑色GDP和污染企业。

“项目为王,招商为天”

2015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内地企业扩张原始动力愈发薄弱的大背景下,兵团分区将招商引资工作紧紧锁定在两个数字上——招商引资协议资金达到50亿元,到位资金超30亿元。

怎样才能在全国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大背景中逆势上行,完成既定任务目标?

“调优,延伸,充实,完善”,兵团分区招商引资工作在实际中紧抓“八字真言”,砥砺前行。

调优招商方向,“招大、引强、补链”,园区着力吸引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新兴产业项目,吸引以中亚、欧洲为主要市场的外贸出口加工型项目,不断拓展园区产业结构;

延伸招商触角,“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招商方式,多元招商工作,“区域定点,产业定向”,加强“点对点”产业研究,制定个性化招商方案,明确招商任务,形成長效机制;

充实招商力量,挖掘招商资源,延揽招商专才,建立弹性用人制度,采取特殊的待遇政策,给岗位,补津贴,打造招商引资的精锐之师;

完善招商机制,建立健全项目洽谈、跟踪、落户、开工、后续服务的整套机制,完善全员招商责任机制,以成绩论英雄,凭贡献论赏罚。

“积极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着力形成优质项目竞相涌入的‘蜂聚效应。”兵团分区副主任、援疆干部董文生说,“园区发展,最终动力在于产业集聚。”

凭借一系列招商手段,园区边建设,边招商,一批批重大项目产业纷纷落户兵团分区:兵团首个汽车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镇江精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已开工建设;填补国内外新能源领域空白的中烨氢能源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以农业大数据为代表的9家中小企业入驻孵化基地……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丁憬在园区招商引资项目规划中有着一把戒尺:“杜绝一切影响生态和环境的项目,坚持低效益、低产出的项目不要,“跑马圈地”的项目不要。”

2014年,兵团分区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其中工业性投资12.7亿元。

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兵团分区在载体建设上的快速启动,独特的招商引资规划,让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入驻这里,促进了兵团分区的发展建设。

园区里的镇江情

“没爱的地方种出了爱,这就是兵团。”这是丁憬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中标注的最醒目的一句话,他这样写道:“初始兵团,《兵团故事》中的这句歌词,让我潸然泪下。”

从此,为兵团做点事,便成为丁憬进疆“赶考”的矢志追求,也成了兵团分区所有援疆干部的共同心声。

可以说,兵团分区如今的发展成果,离不开江苏省镇江市的对口支援和如丁憬一样的援疆干部的坚持。

项目,对于园区来说,是发展的血液和灵魂。新疆地域特殊,在招商引资上存在“先天不足”。作为对口支援兵团分区的江苏省镇江市,将一大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落户园区;

投资16亿元位于中哈合作中心内的天盛国际中心项目;

投资1亿元的上缆电线电缆项目已落地投产;

投资3亿元拥有“中国醋王”之称的恒顺食醋项目已开工建设……

而作为援疆干部的丁憬,更是奔跑于江苏各地,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推介园区,切实提高招商实效。三年来,援疆干部为园区争取到江苏各类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镇江对口支援四师前方指挥组的援助资金共793万元。

“产业援疆是有形的,但如果想让园区发展走得更远,更重要的是无形的思路。”丁憬回忆自己在园区的四年时光时说,“援疆干部考虑的不仅仅是援疆工作期间所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走后能留给园区什么。”

“思路决定出路”,在兵团分区发展的几年间,前后两批援疆干部不仅引进了资金、引来了项目,更是在园区建设的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理念。

“BT”模式,“先基后企”,以商招商,产业“蜂聚效应”……援疆干部引进内地园区建设的先进理念,抛弃了以化工、建材为主导产业的旧有观念,“重规划、建精品、抓项目、强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

“援疆干部在园区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而园区的发展是无期限的,我们在产业援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园区干部的‘传帮带。”丁憬说,“‘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援疆干部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推动园区建设的发展。”

猜你喜欢

霍尔果斯援疆招商引资
援疆的夜晚
霍尔果斯:不是没有故事的“新同学”
浅议招商引资与地方经济发展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招商引资研究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人社局荣获全市2016年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奖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策略研究
丝绸之路口岸霍尔果斯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