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飞与李培之的爱情
2015-07-01刘一丁
刘一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有着许多因觉悟而革命,因革命而相爱,因相爱而勇敢,因勇敢而从容的革命者。作为革命者,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作为青年,他们为纯真爱情和美好生活投入了全部热情。王若飞与李培之正是他们中间的一对,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着共同的事业和爱心,他们在创造人生辉煌的同时,也塑造着革命者爱情的典范。
在大革命洪流中结为革命伴侣
王若飞,1896年生于贵州安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8年赴日留学,五四运动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在法国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加入法国共产党并转为中共党员,1923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中共中央训练部主任,参加领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工人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从北京到河南,对包括河南在内的数省工作进行检查。接着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留在河南负责筹建新的豫陕区党委。此时,王若飞向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提出派得力干部到河南领导工人和妇女运动。中共北方区委选派的干部中,有时任中共保定支部委员、直隶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简称女二师)党组织负责人的李培之。
李培之,1904年9月出生于察哈尔省赤城县龙关镇(今属河北省)一个没落地主家庭。五四运动爆发时,李培之正在与北京相隔百余里的怀来县沙城读高小,在爱国热潮的感染下,她萌生了投身救国的志向。1917年8月至1921年6月,在保定育德中学举办了四期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213名学员中有李富春、李维汉、张昆弟、刘少奇等多位中国革命家,当时他们在保定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女二师学生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要求打破封建礼教束缚,提倡妇女解放,聘请由新文化运动骨干王森然等开设白话文课程,讲授《共产党宣言》。此消息传到沙城,向往光明、酷爱自由、立志救国的李培之正值高小毕业,便毅然投考了这所学校。在进步思潮的影响下,李培之很快走上革命道路,她参与了1923年女二师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学生运动。1924年春,她参与领导了驱除反动校长的学潮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实际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中,她迅速成为职业革命者。1925年1月,李培之作为河北代表赴北京出席国民议会促成会,反对段祺瑞“善后会议”。1925年3月,中共保定支部成立,李培之任委员并负责妇女工作,同时组织成立全国各界妇女联合会保定分会。五卅惨案发生后,李培之在保定组织反帝反封建的文艺演出并募捐,支援上海人民的正义斗争。
1925年7月,李培之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来到河南,进入郑州豫丰纱厂做女工工作并负责编写《工人周报》,同时参与市委的领导。作为刚刚走出冀察的革命女性,李培之初次见到上级王若飞,被这个体格健壮、目光炯炯、性格豪爽的革命家深深吸引,感觉这个操着贵州口音的才俊,讲话铿锵有力,浑身似乎蕴藏着使不完的精力。李培之将新编的《工人周报》呈给王若飞,王若飞仔细地看完每一篇文章,给予李培之热情的鼓励,同时也中肯地指出了不足之处。李培之在与王若飞的接触中感到心目中这位曾留日、法、俄三国,并参加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大领导,没有一点盛气凌人和上级威严,只有对下级亲切的关怀和热情的帮助。王若飞向李培之讲述了自己悲苦的童年;舅父黄齐生对自己的抚养、启蒙、引领;甥舅一起投身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赴日留学、赴欧勤工俭学寻找革命真理……通过在工作中进一步的相互了解,王若飞与李培之产生了爱情。
不久,李培之奉调到河南卫辉工作。9月,她接到组织上的通知,拟派至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李培之旋即回到郑州与王若飞话别……郑州火车站附近有一处法国人开的餐馆,王若飞曾经常到这里与党的骨干接头或用西餐,他每到此便会与开餐馆的法国夫妇以法语攀谈。这对洋夫妇对王若飞十分热情并提供工作的方便。王若飞与李培之在此订了一桌西餐作为婚宴,邀请党内同志们参加。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斗争中,王若飞与李培之结为革命伴侣。
婚后仅仅12天,李培之便离开郑州转上海赴苏联。李培之后来回忆说:“当时,国内形势很好,我们又年轻。虽然是新婚久别,情绪倒还是非常高昂的。”
1926年2月中旬,时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的王若飞离开河南到北京,向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汇报工作并参加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特别会议。3月下旬即赴上海,就任中共中央第一任秘书长。
相伴在莫斯科的岁月
革命斗争是艰难曲折的,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了。由于王若飞对革命斗争极端的负责和直率的性格,他坚持实事求是,没有掩饰自己对党内批判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八七会议”、“十一月会议”的看法,他认为应该允许陈独秀参加这两次会议并进行个人陈述。1928年6月,王若飞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在这里他与担任会议翻译的李培之意外相逢。
在中共六大上,王若飞赞成和拥护中共六大对中国革命性质、形势的分析,以及对革命任务和策略的规定。他在认真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并认为自己在担任中央秘书长期间“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都很幼稚,不能深刻认识陈的错误,盲目的信仰执行,自己应负一部分很大责任”。但是他在中共六大上依然坚持认为应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委员。
李培之在苏联学习期间,很快掌握了俄语并系统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国留学生在中山大学成立了党支部,李培之是支部委员。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历次的党内斗争,她亲眼目睹了王明的种种恶劣表现,从内心疏远了王明。在联共(布)1929年的清党运动中,王若飞被王明等扣上了“陈独秀机会主义者”的帽子,受到了错误处分。当时的李培之由于数年不在国内,对中共党内的斗争感到茫然,对王若飞的政治遭遇更感到不解和疑虑,后也遭遇牵连,受到了不公正的“处分”。王若飞这一实事求是对待党内斗争的态度,十多年后,在党的七大会议结束时,毛泽东郑重地对王若飞说:你在六大时对陈独秀错误采取的态度是正确的。
中共六大以后,王若飞被委任为中国共产党驻农民国际的代表,并参加共产国际的工作。王若飞对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挫折感到非常痛心,希望通过学习而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主动要求入列宁学院学习。李培之同时也由中山大学毕业,进入列宁学院。他们开始了同窗共读和参加工厂劳动的生活。列宁学院是共产国际直接领导的一所高级党校,学生来自各国共产党,中国学生先后有董必武、李立三、李维汉、张国焘等。院长基里桑诺娃是一位参加过十月革命的老布尔什维克。学院给王若飞和李培之安排了单独的宿舍,这对患难夫妻幸运地能朝夕相伴,一起交流理论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共同直面党内斗争的寒流,相互温暖着对方。
王若飞与李培之在苏联一同生活了近三年。1931年夏,李培之先行回国,被党派往湘鄂西苏区,任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尔后在洪湖革命斗争中担任《反帝周报》《红旗日报》编辑。1933年洪湖斗争失败,她辗转到上海,在一时找不到党组织,又没有王若飞音讯的孤独中,只得靠教书和翻译书稿维持生活。几经波折,她接上了党的关系并成为沪东区党组织负责人,继续从事工运工作。
离别六年后在太原重逢
1931年7月,王若飞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以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特派员身份回国,负责西北地区农民土地革命和组织回民暴动,建立革命根据地。他以“黄敬斋”的化名在归绥、包头、五原、阿拉善等地迅速开展工作。10月下旬,不幸在包头泰安客栈被国民党抓捕,押往国民党归绥第一监狱。李培之曾叙述王若飞被捕的情形:“在若飞同志的身上,有一张用硬纸写出的名单,上面有许多同志的名字,他立即把它放进嘴里,想吞进肚去,可是他的脖子被人扼住了,若飞同志只好用他的牙齿、口沫来嚼烂它。由于他这一行动,为革命保住了许多干部。”
李培之在上海通过王若飞的亲属得知舅父黄齐生亲往绥远营救王若飞的消息,接着,欣喜地收到王若飞的来信,她看到王若飞在信中仍然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宽广博大、视死如归的胸怀,更加思念王若飞。
1937年初,传来王若飞在党的营救下,由太原陆军监狱获释的消息。李培之急切地飞到太原。她与王若飞离别六年,劫后得以重逢。李培之发现,由于长期的单独监禁,王若飞的语言能力丧失得很厉害,说一句话要想半天,往往说出来还词不达意。有一次,王若飞的怀表壳打不开,他指着怀表犹豫地说:“这表的锅盖打不开了。”经过很长时间,王若飞的语言能力才恢复正常,李培之还感觉到王若飞早年急躁的脾气变得温和了。
奋斗中的天伦之乐
1937年秋,王若飞和李培之一起踏上延安的土地,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家。王若飞与毛泽东在杨家岭初次相见,两人倾心畅谈,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在宝塔山下,他们呼吸着自由新鲜的空气,欣喜万分的王若飞对李培之说:“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快活!”
王若飞初到延安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并兼任陕北公学教授;一年后被调任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并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继而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1年冬,担任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此后,曾负责主持中共中央南方局。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王若飞都充满激情,忘我工作。在中共七大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
李培之到延安后,则担任了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的马列教员。按照党中央的安排,1938年底,陕北公学迁至陕西关中旬邑县看花宫,怀有身孕的李培之也随即行军前往。不久,34岁的李培之将要临产。旬邑到延安路途远且要翻山越岭,所以组织上分配陕北公学学员王丹一(后来成为艾思奇的夫人)照顾李培之就近去西安求医助产。王丹一的父亲是个开明士绅,曾居家在西安。到西安后,王丹一送李培之住进了一家教会医院。高龄初产的李培之面临难产,把年轻的王丹一急坏了。王丹一在西安还有一个奶妈,从奶妈那里得知,她父亲在前往大后方重庆前给她在西安留了一笔路费,让她也到重庆去。难产的孕妇需要补身体,王丹一正好利用这笔钱给李培之炖鸡汤。为了保密并且不出意外,当时身为学员的王丹一并不知道老师李培之的丈夫是谁。她们在秘密工作的环境下养成了互相不打听家庭社会关系的习惯。王丹一看到李培之在填写的病历表上,写丈夫叫王三太,她便假装是李培之的侄女,每天给李培之送鸡汤。经过三天两夜的煎熬,李培之终于生下儿子毛毛(大名王兴)。王丹一喜出望外,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当她去病房看李培之时,李培之紧拉着王丹一的手说,我已经精疲力竭了……
儿子的出生,为这对结婚13年、历尽坎坷的革命夫妻增添了家庭的欢乐,两人对毛毛疼爱有加。李培之回忆说:“在家庭生活中,若飞同志是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好丈夫,我们两人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他比我还更多的照顾孩子。在延安他是常常背着毛毛上山下山的,即使到了重庆,也还时常抱着孩子上楼梯。”
一次,杨尚昆讲起在延安带小儿的情景:王兴和我的儿子差不多大,在杨家岭因为要上下坡,他们两个是小孩,有点走不动。王兴就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我儿子骑在我脖子上。吃饭的时候去饭堂,我们从窑洞上走下来。杨家岭的人都说,这两个人都是老子驮他儿子的。
“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委派王若飞参加国共重庆谈判,其舅父黄齐生作为爱国民主人士也一同前往,协助中国共产党开展和平、民主建国的统战工作。王若飞与周恩来一起代表中国共产党在《双十协定》上签字,深刻影响着国内外的政治形势。1946年1月,王若飞参加签订《国共停战协定》,并和周恩来、董必武等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王若飞多次乘飞机往返重庆和延安,及时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和对时局的估计,并对谈判内容和方针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此时,李培之则在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妇女组组长。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又一次从重庆乘飞机赴延安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工作,同机有参加政协宪草审议委员会的中共代表秦邦宪、获释仅一个月的前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王若飞的舅父黄齐生等17人。李培之带着7岁的王兴到沙坪坝机场送行。因为送行的人很多,李培之又拉着王兴,她来不及与王若飞说什么话。不料,到飞机快要起飞之时,小王兴突然挣脱妈妈的手,跑到飞机前,哭啊,叫啊,闹着要上飞机,要和爸爸一起回延安去。舍不得离开爸爸的小王兴被妈妈哄劝住,飞机起飞了……
李培之与在重庆的同志们像往常一样等待着飞机安抵延安的消息。从4月8日下午到4月9日没有得到延安的电报,4月10日上午还是没有消息。下午,延安终于来电,因气候恶劣飞机迷失方向,在山西的黑茶山失事。王若飞、秦邦宪、邓发、黄齐生老先生和他的孙子、叶挺夫妇以及他们的女儿叶扬眉全部遇难。
此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令李培之和同志们悲痛不已。在追悼大会上,周恩来热泪盈眶地报告了遇难烈士的生平事迹,特别在介绍王若飞时,他悲痛地说:“失掉了他,好像失掉了一种力量,失掉了一种鼓励,失掉了一个帮手。”
“四八”烈士殉难后不久,中共中央安排李培之从重庆回到延安。延安军民三万人举行追悼“四八”烈士大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出席。王丹一回忆说:“那天,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安慰培之大姐。我就用自己纺的毛线,手织了一双白鞋鞋底给了培之大姐,我决心要陪着李培之大姐度过她最痛苦的时刻。我记得那天,狂风大作,令我终生难忘。我一直陪着她待灵柩来了,所有参加追悼会的人都散了。李培之抱着王若飞同志的遗体号啕大哭。我就只说了一句,我说,大姐,你好好哭吧……当时我的眼泪也恨不得都要流干了,这是我们非常痛苦的时候,所以这件事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毛泽东为“四八”殉难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刘少奇在“四八”烈士追悼会上说,我们这些殉难的同志,最值得我们纪念的就是他们是经过党内外斗争的严格考验。李培之也曾对王丹一说过,一个共产党员,受反动派法庭的考验、受战场和监牢的考验,这些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党内斗争的考验。王若飞与李培之是经过种种考验的坚强无私的共产党人。
早在14年前的1932年1月,王若飞在归绥国民党监狱中,就曾拜托舅父黄齐生带给李培之赴死壮别的遗言。当时,王若飞被国民党宣判为死刑,他委托舅父为他在大青山下昭君墓边选一块墓地,表示“为谋解放头可断,留得清白在人间”。同时,他将西服衬肩上一块白绸子撕下,写告别李培之书:“培之,忘掉我!不要为我的牺牲而伤痛,集中精力进行战斗,继续努力完成党的事业……永远跟着党走,要坚持真理,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要用生命来卫护党的团结,捍卫党的利益……培之,别了,我们在红旗下聚齐,又在红旗下分手。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下,但革命的红旗永远不倒,它随着战士的血迹飘扬四方!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请你伸出双手,来迎接我们的胜利吧!”
1946年4月7日,王若飞在临别前夜向周恩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这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最后遗言。他用自己光辉的一生实践了这一诺言。
王若飞1946年牺牲时仅50岁。王若飞与李培之结婚21年,除去两度的长期别离,一起生活了12年。作为妻子,李培之与王若飞相伴、相守的时间在她的一生里占不到1/6的时间。在那个斗争环境严峻、革命形势复杂的年代里,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心情谈情说爱,他们的爱情体现为相互的支持、鼓励和安慰。王若飞和李培之怀着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一切思想和言行皆是为着人民的自由解放。
(编辑 王 雪)
(作者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征集一处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