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活动单编制及教学评价

2015-07-01顾琴芳

中学生物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细胞膜磷脂生物膜

顾琴芳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找出一种教育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能够多学。”“活动单导学”无疑是新课改要求下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教学方法。

1 编制“活动单”

“活动单”可做为以教导学原则得以贯彻的主要介质。“活动单”是教、学相长的载体,是学生实践活动、合作学习的平台,也是教师导学、掌控课堂的主要工具。

“活动单”的设计与制作是一项艰苦复杂、具有创造性和探究性的工作。一般是一课时一“单”,由教师精心设计、制作,在上节课结束时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要求完成一些课前应该完成的活动任务。

1.1 “活动单”的设计原则

“活动单”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教师研制“活动单”的主要依据是教材和学生,必须把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以及相关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使之转化为具有目标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活动单”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个:

学生主体原则。“活动单”不同于传统的教案,必须面向学生,重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别于一般的基于发展学生认知水平的“学案”,要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经历,提升学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成就感。

目标导向原则。每一份“活动单”都要有明确的、科学的、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目标为引领,所有活动任务的安排都是为了实现目标。教师设计活动单时,既要防止目标的缺失,又要防止目标的模糊。

可操作性原则。设计一份高质量的“活动单”,要讲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必须明确步骤顺序,指出交流的范围、方式,提出展示的要求,以确保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样的活动任务,怎样完成。

层层递进原则。活动任务要尽可能多角度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教师设计时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具有阶梯性,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比如在设计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活动单时,笔者安排了三个活动:① 探索生物膜的化学成分;② 探索生物膜的结构;③ 对生物膜结构的再认识。要知道生物膜的结构,必须先了解它的组成成分,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此外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以为构成生物膜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提出了静态的模型,但这不能解释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现象,后来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才提出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这符合科学探究的历程。所以设计的这三个活动层层递进。另外在活动二中又安排了三个任务:① 图示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上的铺展形式;② 构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方式的物理模型;③ 构建罗伯特森等提出的细胞膜静态模型。任务①是为任务②做铺垫的,因为大多数细胞生活在水环境中,任务②仅构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方式的物理模型,蛋白质分子又该如何排列呢?那就是任务③要解决的。各个任务层次分明,让学生一目了然。

1.2 “活动单”的基本结构

“活动单”一般包括: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课堂反馈四个部分。

课题名称:标明学生要学习的内容。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定要符合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三维目标定位要合理,促进学生知、能、情、意、行有效提升。

活动方案:是“活动单”的核心内容、重点所在,它是学生实施学习活动的导航仪、指路标,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否有效进行,能否达成学习目标。活动方案应包括“活动名称”和“活动内容”。前者一般是用简洁的词组或短句描述活动的形式和目标,后者主要告诉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课堂反馈:课堂反馈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已经达成了学习目标,掌握的程度如何。设计反馈内容时,教师要注意针对本堂课的学习重点与难点,紧扣学习目标;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题目的量不能太大;注重应用。另外,教师还要注意难易适度,确保80%左右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

例如“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活动单:

【学习目标】

(1) 能简述生物膜的结构,尝试建立生物膜模型。

(2) 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特点。

【活动方案】

活动一:探索生物膜的化学成分

请根据下面的两则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如下图所示。

资料2: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可以被专一催化蛋白水解的酶分解。

(1) 欧文顿推测得出细胞膜中含有脂质,还需要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为什么?_____________。

(2) 根据上面的两个资料,你推测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可能有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索生物膜的结构

根据所给资料,认真分析,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图示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上的铺展形式

资料1:科学研究发现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它占细胞膜上全部脂质的50%以上,其分子结构特点如下图所示(注:亲水性是指易与水结合;疏水性则指不易与水结合)。

根据资料1中有关磷脂分子的特性,在下图中画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示意图。

任务二:构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方式的物理模型。

资料2:用丙酮从红细胞中抽提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资料3:组成生物体的多数细胞不与空气直接接触,而是生活在水环境中。

根据资料2、3提供的信息,小组成员间合作,利用所给材料构建一个细胞膜上磷脂分子排列方式的物理模型,并展示在题板上,准备与全班同学交流。endprint

任务三:构建罗伯特森等提出的细胞膜静态模型。

膜上的另一主要成分——蛋白质分子(具亲水性)是如何分布的?请阅读教材P66倒数第二段,以小组为单位在上面已完成的模型中构建罗伯特森等提出的细胞膜静态模型。

活动三:对生物膜结构的再认识

……

【课堂反馈】略

1.3 “活动单”编写的一般流程

“活动单”的设计、编制的流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个人设计,指导原则是民主基础上集中;另一种是教研组集体研制,指导原则是集中指导下民主。

“个人设计”流程是:活动分工→个人设计→集体研讨→个人修订。

“集体研制”流程是:方案确立→集体研讨→个人设计→集体修订。

“个人设计”:为充分发挥教研组成员的积极性,特别是教学设计的原创性,根据教研组分工,个人明确分工任务,按照“活动单导学”模式基本教学环节和活动流程,在此统一框架下精心设计“活动单”,在资源整合、课程开发、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鼓励创新,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研组例会时集体研讨、审核个人设计的“活动单”,提出修订意见。个人根据组内修改意见进行修订,最终合并形成该课完整的“活动单”。

“集体研讨”:这是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研讨,确立统一的设计方案,明确操作思路和技术路径,合理分工,然后个人进行“活动单”设计,最后集体修订定稿。

2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评价机制

2.1 对教师的评价——“活动单”的评价

优秀的“活动单”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的学生感到挑战,使一般的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学习的理由。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的磨练,为此学校要定期组织中青年教师进行“活动单”设计的评比,加快他们的专业成长。

2.2 对学生的评价

2.2.1 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性评价

依据各组成员课堂提问、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和学习成果班级展示的次数及质量,对每组表现进行累计积分,按周、月、学期评出最具活力团队、进步最快团队、最守纪团队、闪亮之星、进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等。

2.2.1.1 即时评价

所谓即时评价,即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的评价,它的评价表现形式可以为课堂上各小组同学之间的互评,可以为每一位小组长对各位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可以是课代表对每个小组的评价,亦可以为老师对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的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举例见表1、表2:

这两份表格主要由学生负责记载。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某一位学生个人或某一个学习小组作出了评价,将由小组长或由课代表记入小组相应的考核记载表中,并标明此为教师的考核。

通过这两份表格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或对一些问题的困惑虽然不能全部体现出来,但至少能表现出一些方面。此外,教师能否即时抓住学生的表现给予认同和鼓励也决定着激励评价的达成程度。即时评价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要热情高涨,在课堂上注意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地施以表扬和激励,这样将会让学生更有激情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对各学习小组组长的评价见表3。

2.2.1.2 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就是累积一段时期的表现,每周评选出每周之星,月度再评选出月度之星。此评比的主要依据就是表1~表3,各小组开展自评、互评,教师提出意见,最后全班投票表决。

评选结果在班级内公布,并张贴优秀小组、个人的照片。

2.2.2 学习结果的评价

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就是学期终结性的考核评价,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共分为两个部分:① 汇总平时的阶段考核评价(占比50%);② 学期结束时组织的学期考核(占比50%)。

这样评价将不再显得空洞和无味,可以实现将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就、体会,最优秀的成绩记入学期成绩,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及突出能力而对自己下一学期的学习有更大的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始终相信自己能行,不断地超越自我,争取更大的成功。实现教师以考核评价落实教学效果,学生以考核评价促进自身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徐斌曾经说过:“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领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实践证明,“活动单导学”模式对接新一轮课程改革,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积极主动建构学科知识、体验和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实施“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建“组”制“单”,多维评价,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毫无顾忌地展现在学生自主建构和合作探究的激情和欢笑里,无疑是最大的欣慰和最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任务单导学”模式下中职文化课教学改革探析[J].职教通讯,2012.3:34-35.

[2] 管勇.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5:50.

[3] 徐卫娟.周密弹性简单[J].吉林教育,2009,14:90.endprint

猜你喜欢

细胞膜磷脂生物膜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宫永宽:给生物医用材料穿上仿细胞膜外衣
光动力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进展
NY3菌固定化及生物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