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范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2015-07-01戴世英

企业导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考试作弊诚信对策

戴世英

摘 要: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成为高校与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考试作弊不仅影响着高校的考风考纪,而且关系到大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培养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通过对考试作弊现状的研究,剖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及心理原因,提出了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考试作弊;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由个别到普遍。在过去高校的学生考试作弊只是个别现象,无论是课程的結课考试、期末考试,还是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作弊的学生是极少数的现象,而现在则是由个别现象发展到普遍现象。考试结束后,学校会有因考试作弊接受处分的学生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甚至有的达到几十人。可见考试作弊的人数在不断上升;考试作弊行为在小学、中学、大学,甚至是社会上的选拔性考试都有作弊行为,呈现大众化的趋势;考生对违纪行为认识的淡漠。学生考试现违纪,本是不光彩的事情,应当受到舆论的指责,但实际情况是人们对作弊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主体由个体到多元。当前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已经由单独个体走向主体多元。即考试作弊已由过去个别人独立作弊,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多人协同作弊、监考教师参与作弊、评卷教师在阅卷时擅自作弊提分等,作弊主体已经由个体到多元。多人作弊、团体作弊、考场内外共同作弊等现象已经屡见不鲜。特别是专业“枪手”以及专业作弊团队的出现,使考试作弊成为一种产业,利益链条集团在考试实施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手段谋取利益,并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以损害考生的利益为代价,破坏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高校学生传统的考试作弊手段原来只限于夹带纸条、互相抄袭、传递纸条、偷看他人试卷等,随着考试作弊范围的扩大,发展到替考、饮料瓶上复制答案、找“枪手”、计算器上存储答案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弊手段已经发展到利用手机发送信息、微型耳机接收答案、电子手表传送答案等。作弊手段不仅多样化,而且现代化。这些现代化的作弊手段,有的是由考生在考场用手机将试题传出,由考场外的“枪手”答完后再传回考场;有的是提前将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输送到电子手表或橡皮套,考试时考生会根据需要进行翻阅。这些现代化的作弊工具共同的特点是体积小,不易被发现。

(四)作弊水平专业化、职业化。学生为达到考试通过的目的,尤其是在关系到学籍处理、个人利益的时候,会不惜一切代价达到目的,造成考试作弊专业化和职业化。虽然现在各高校为体现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对各种考试过程中出现的作弊方法和手段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利用屏蔽器或360度监控器等,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生会采用新型的作弊手段,通过各种广告和小招贴寻找专业作弊团队,在考场私自用手机将考题拍照传到场外,再由场外的职业“枪手”搜索答案传给考生。

二、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不良风气产生的负效应。高校学生考试作弊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所产生的负效应有很大关系。当今社会各种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唯利是图、不劳而获等不良现象已经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自然摆脱不了一些消极影响。追逐名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对高校大学生起着消极作用,并在学生在校期间的不同阶段冲击着他们并不成熟的价值观,导致部分学生受其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方面,而是平时不用功,考试时因没有一定的学习积累,幻想不劳而获、投机取巧,靠考试作弊通过考试。

(二)教育制度的缺陷。首先,高校课程考试仍然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衡量其好坏的标准及各种评优的主要依据也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一部分学生为了取得优异成绩,以便在各种评优、就业中占有相对的优势,不惜采用考试作弊的方式取得好成绩;其次,课程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侧重于记忆性考核。高校课程考试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笔试闭卷考核方法,考试内容多以记忆性的知识点为主,使学生为了考试顺利通过,考前死记硬背。这种考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考试过程中夹带纸条、考前做好作弊准备提供了方便。

(三)诚信意识的缺失。高校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在思想深处没有道德的评判标准,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在学习方面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学生考试作弊,通过各种手段,如手机、微型耳机、各种方法的夹带纸条等,甚至采用现代化考试弊手段达到考试通过的目的。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个人功利主义色彩凸显,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不高,意识不到考试作弊也是不道德的、是诚信缺失的表现。因此,尽管各高校在不断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并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但由于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考试作弊的现象仍屡禁不止。

(四)自控力不强,意志力薄弱。高校大学生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薄弱也是学生作弊的一个因素。同学之间没有正确的友谊观,讲哥们,讲义气,甚至有些学生讲究江湖义气,为朋友不正当的请求两肋插刀。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当同学或朋友求助于自己参与考试作弊、甚至替考时,不好意思拒绝。认为拒绝是不够朋友的表现。只有答应帮忙,才够哥们,才不至于撕破脸面,以后才好继续交往。正因为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控制力不强,是非道德观念不强,造成参与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甚至是不可拟补的损失。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剖析

(一)应试心理。传统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它的特点是分数至上。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分数在学生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是一考定成绩,甚至是一考定终身。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不管在思想观念,还是心理水平,都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难以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大学生受“60份乌拉”等错误观念的影响,不务正业,上网、恋爱、做各种兼职等,平时在学习上不勤奋,考试时为过关,抱着“临阵磨枪”的心理,当发现复习不充分时,便铤而走险而考试作弊。

(二)功利心理。在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各项评优、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出国深造,甚至在就业成绩排名中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考试分数自然就成为评价学生学业的重要依据,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同时,在追求高分时也会在心里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部分学生为了使自己在同学们中脱颖而出,为在毕业就职时有满意的职位,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成绩,在功利心理的作用下,把考试作弊当做提高分数的快捷途径,以此来达到自己的功利目的。

(三)从众心理。在考试作弊的学生当中,有部分学生平时能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考试时主观上并不想作弊,思想上也比较鄙视考试作弊的学生。但当看到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为作弊做各种准备,考试时通过作弊,成绩比靠自己实力得来的成绩还好,分数还高,特别是一些学生还因此在评优中获得了奖学金、保研的机会,于是出现心理不平衡、不舒服的感觉,产生了考试不作弊成绩不高就吃亏的思想,慢慢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加入到了作弊的行列中。正是这种从众的心理,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准则。

四、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一)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诚信的社会环境对高校大学生诚实做人、诚信考试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应加强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建立诚信机制,把诚信教育常态化,努力营造诚实做人、诚信考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学业诚信评价、以及各种有关学生诚信的相关信息一一记录在诚信档案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培养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同时,高校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认真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习潜能,做诚信考试的模范学生。

(二)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高校目前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注重考核记忆性的知识,而对学生的综合考核和能力考核还不够重视。同时,考核方式单一。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在绩效考核中有好的排名,在考前为学生画出考核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学生考试作弊。因此,高校考试应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注重综合素质和技能的考核,加强过程考核,考核方式除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还应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采用开卷、大作业、操作、论文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只有重视平时的学习,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三)完善教育评价制度。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不管他们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得到高分数,并在学校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评选优秀学生、入党等各项评优中,能够榜上有名,甚至在毕业就职时能有理想的职位。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是分数的高低及证书的多少。因此,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更重要的还应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不再盲目地追求高分,在日常学习中注重能力的提高,纠正重分数轻能力的思想。只有不断完善评价制度,学生才能消除考试作弊的心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考试环境。

(四)考试前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业的重要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既重要又有相对的难度,学生难免在考试前会出現心里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困扰。现在,各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学校在考前,可以组织开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讲授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传播正能量,并与教师一起,有阶段、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避免学生产生作弊心理。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引导其对自己适时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走出考试前的紧张和焦虑状态,自我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正能量的作用下,摆脱困扰,充满自信地迎接考试,并在考试中调整好心态,取得理想的成绩。

总之,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影响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干扰了对高校教学水平的评价,还影响着高校的考风考纪、关系到大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培养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长有消极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尹士花.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J].黑河学刊,2014,(9).

[2] 高辉,吴昊,陈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考试作弊诚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高职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探讨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