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竞争力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5-07-01王靖

企业导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王靖

摘 要:在我国面临高校扩招政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殊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有效地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创业教育,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创业型高职院校创建中,应当首先理清创业教育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遵循创业学与教学论的具体规律,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耦合在一起,构建基于就业竞争力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的创业教育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绩,国家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党的十八大继续提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创业课程是落实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是创业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但是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只是一些零散的公共选修课,忽视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因此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是高职院校亟待研究的重要教改课题。

一、就业竞争力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还未受到广罗大众的认可。高职学生往往是高考落榜生,他们因高考的失败而心存压力,对自己信心不足,而且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缺乏长久的兴趣,同时自身文化素养和内涵也很有限,导致没有足够的能力独自分析和解决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就业挑战,明显缺乏必需的就业竞争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拼搏和奋斗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可见,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二、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创业教育理论。创业教育是由“创业”和“教育”两部分构成的教育理念。关于创业教育的解释国内外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我国学者倾向于采用美国哈佛商学院斯蒂文森教授对创业的定义:创业是一种管理办法,指无需考虑现有控制的资源去寻找机会,可见创业是一种创新性和探索性的行为。教育是育人的活动,而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者行为创新和思维探索的育人活动,注重培育人的本质力量和塑造人的主体性。因此,创业教育重点是对受教育者个性品质的培育,同时还要培养相应的行动能力,具体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认知、创业思维、创业品质、创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等各种创业的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备创业能力的内在就业竞争力。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所谓建构主义就是知识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的情境下,通过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不是通过传统的教师传授的教育方式获得。就创业教育而言,它是以事业或企业的未来愿景为基点,以现有知识积累、资源储备为基础,围绕未来愿景尽可能多地整合资源、丰富知识和历练能力,从而实现创业愿景。换言之,创业是通过知识构建和资源整合来实现人生愿景的更高层面的建构教育。

(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耦合理论。耦合最早描述的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至于联合起来的现象。当前,创业教育课程与各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分离是高职教育的共同缺点,实践和研究多集中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各自领域,使得二者之间不能有效的融合,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研究,导致创业教育融入学校整体教学体系中的有效机制缺失。耦合理论可以解决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关系,并为创业教育理念的灌输和创业教育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将是提高创业教育效度的重要形式,实现这种形式的重要环节就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动。

三、基于就业竞争力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目前缺乏系统性,具体体现为要素的缺失、要素比例的失衡、要素结构的缺位。为了发挥课程体系的积极作用,需要合理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来支撑,因此确立课程体系的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和整合课程结构是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建的三个核心要素。为了解决这三个核心问题,就得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运用创业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耦合理论来分析。

(一)目标。(1)共性目标。共性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这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素质目标。具体来说,创业基本素质教育是为了重点强化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导向势必要求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就业观与过硬的专业技能。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基础创业知识,却缺少创业意识与精神,例如:不敢创业,照抄书本实践后失败等。所以,解决诸如此类缺乏将专业技能与创业精神相融合的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问题是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2)个性目标。个性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以创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业能力,这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技能目标。在创业实践中,创业能力是影响活动方式、效率和结果的直接因素。创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创业能力在本质上就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应当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善于发现那些创业欲望强烈且具有创业才能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咨询,支持创业项目的后续发展。

(二)内容。(1)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是指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拓宽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培育学生的创业道德等普及类课程,偏重于创业精神的培养。基础类课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制度等维度,教导学生对创业教育有整体的认识,激发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塑造创业思维。专业课程是指各个学科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如果创业教育除了独立开设专业课程,还应该把各门学科专业特点嵌入到创业教育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背景的前提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此外,基础课与专业课可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模式进行实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个性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实现个性化目标。(2)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创业教育理论课程是指在课堂上进行的由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学时要求组成的,通过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获取基本的创业知识打下扎实基础的课程。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则是指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运用于实际操作的课程。在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上,理论与实践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层面。实质上,创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内化既要靠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创业实践的检验。因此,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既要强调理论课程的系统传授与讲解,也要学生感触和体验到创业过程中复杂的工作环境,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组合,在培养学生自我创业知识结构的同时,能够使学生积累创业经验,从而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内在的基础。理论课程的选题需要涵盖多个方面:介绍专业知识与市场行情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探寻本行业的必备技能与知识;与行业有关的创业项目与事迹案例。同时,实践课程的开设形式更是应當新颖多样,从模拟到搭建平台实操再到建立团队,是有机结合理论与实际的重要契机,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途径。(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是指环境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为课程计划,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一般而言,显性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隐形课程则是向学生传递社会价值观念和塑造价值观。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校园文化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越来越被重视。环境课程蕴含着书本中难以体现的创业教育因子,对学生创业思维模式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培育学生创业能力时,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交叉融合在一起,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创业行为习惯,并内化到其就业竞争力之中。

(三)结构。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除了拥有赖以存在的形式和条件外,还必须拥有科学的结构,才能产生特定的功能。在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引入建构理论和耦合理论,可以帮助学生以一定的结构形式理解、掌握与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寻求最佳的耦合状态,促使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

有学者提出,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分为三种:一是课程建设模式,增加专业创业类课程,开发的新课程名称多为“X+创业”;二是课堂嵌入模式,以课程教学为载体渗透创业内容,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业素养;三是专业实践模式,开展课堂之外的专业创业实践项目。其实,在教学实践中这三种模式并非总是独立存在的,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静态与动态兼容的关系。

根据建构理论和耦合理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最佳的耦合状态是创业教育的整体性表现和专业教育的部分特征同时存在,创业教育的整体性不会因为创业知识模块分散到专业教育之中而失去,反而实现了处在不同知识领域,具有异质性特征的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跨领域结构化。因此,在建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应当既要建设新课程,又要在原课程中嵌入创业课程,同时也要积极开发专业创业实践项目,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在各种教育模式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开发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课程,提高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程度,共同推进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真正地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就业竞争力。

课程既是创业教育的形式,也是创业教育的平台和依托,更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课程设置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耦合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嵌入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将会解决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尴尬境地,通过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融入到各个学科专业,将各种课程形态有机地以一定的知识机构组织到一起,从而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全覆盖和个性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导向研究[J].教育评论,2011(4):24.

[2] 马长世.关于高职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8): 128.

猜你喜欢

就业竞争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地方院校项目驱动式企业化外语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