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构建灵动课堂中的作用
2015-07-01薛亚峰
薛亚峰
(如东县马塘中学,江苏 如东 226401)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构建灵动课堂中的作用
薛亚峰
(如东县马塘中学,江苏 如东 226401)
灵动的课堂是不断相遇对话的课堂,以学生问题为载体,以学生有效思维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学生成长为根本,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合理引导,在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中,促成学生自主归纳、自我提升。
问题驱动 灵动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灵动的课堂是不断相遇对话的课堂,以学生有效思维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学生成长为根本,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合理引导,在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中,促成学生自主归纳、自我提升。在此过程中,教随学定,教是灵动的;学随思定,学是灵动的。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指出:“学习是相遇与对话的学习,是对意义与关系的再编。”所以教学课堂上应该看到的是新旧知识的相遇,书本知识与学生课外生活的相遇,师生、生生情感的相遇,中西方文化的相遇;学生间的对话、师生间的对话、书本与生活间的对话,不仅是面对面的对话,更是心对心的对话……
课堂的灵动并非高不可攀,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你对教学和学习的理解,问题设置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阅读能否焕发学生灵感,要永远记住一点: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厚积而薄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办“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是教育这支奇葩上的一个花瓣,课堂是花瓣的主体,“最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是形成“最适合”教育的基础。“最适合”的课堂就是尊重教育教学常识的课堂,是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课堂,是促进学生最佳发展的课堂。追求“最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是教育人的职责,是教学管理的使命。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本体。
一、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突出学生,由注重传授知识变为注重教给方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上台发言、自主评价、交流体会,这样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探究权利交给学生,保证学生充沛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既有经验调配其内部资源。通过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积极发言,放手让学生讲解,学生的兴趣得到很大发展和提高。
二、其次在教学中突出学习。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出了“先学后教”,这是我们一直在教学中探索运用的教学方法。基本过程是:(1)课前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评价;(3)课后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存疑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掌握学习方法比学到知识更重要。书中说道“我们把学生看做教育重要资源,有一个如何激发调动这一资源、最大限度利用这一资源的问题。先学后教是调动资源简单易行的办法”。先学后教,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能学的我们坚决不教,学生会说的我们绝不代替他们说,学生能做的一定要让他们亲力亲为,学生能思考的我们一定要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这就是无痕教育,自然而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给学生恰当而不过分的指导,如果遇到学生不能自主学习的,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能学。先学后教看似减轻教师的负担,其实要做的工作更多、更细致。首先教师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领会精神,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寻找能帮助学生学习的各种有效教学资源。其次要“备学生备学情”,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试卷、谈话等方式,通过分析学情,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原有基础,学生学习新内容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困惑、疑难、障碍等,个体差异如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能力水平、已有知识经验和成长需要。最后在课堂上,教师要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有利于教学拓展的资源;做一个智慧的启发者,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及时点拨,正确引导,使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做足这些功课,老师才能抓住教学根本,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高能力。
三、再次在教学中突出合作。问题的生成和解答需要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逐步深入进行,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评价总结出最佳答案。整个过程中,小组学生全部参与其中,合理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合作中突出“五真”:
1.真组合,其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指小组构成时主要按成绩、习惯,兼顾性别、个性、身高等搭配。组间同质指组间差异均衡,小组间情况相当,差异较小,便于竞争更公平合理。组长具有领袖气质、相对优秀成绩、调控智慧(组织、观察、调动、耐挫);组内目标明确、人人参与、纪律严明、迅速高效。
2.真问题,其原则是有利于讨论,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恰到好处。要有充分预设(问题要与导学案、教学重难点、高频考点一致,要有讨论的必要);问题要适合学生讨论,切合重难点、思维盲点(有梯度,有讨论的可能);问题提出和解决选准时机和时长;提出问题切忌过宽、过难、过易、过偏等。
3.真讨论,其原则是留白思考、全员参与,有效思维碰撞,不能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思考。教师要留有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或前置思考,保证讨论前有独立、完整的思维;师生高度参与,组内合理分工,组长协调,教师观察调控,保证有序高效;组内交流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不一致时有质疑、争锋、争论、争辩,最好能生成问题;合作有纪律,交流要轻声,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表达自己观点。
4.真展示,其原则是覆盖面广、形式丰富、展示成果典型(展示典型错误比展示正确答案更重要)、形式丰富(如口头表述、实物投影、板演、模拟讲授、学生点评)。在展示过程中,学生要主动讲、踊跃讲、站直讲、大声讲、完整讲。
5.真评价,其原则是激发思维、保护信心、促进竞争。评价过程中要有学生层面的自评、互评环节,教师不要迅速告知答案;要培养着力、训练有素;学生要耐心倾听,仔细体会;教师要提高素养,提升提炼水平,充分预设,增强针对性,科学激励、尊重学生、态度宽容、鼓励为主、精准点评;评价后学生要迅速整理、科学笔记。尽量回归课本,二次复述;开展组间竞争的同时注意调动组内竞争,提升个体素质,发挥激励功能。形式是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延伸综评,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是思考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发现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始终处于思维挺进状态,能力随之螺旋式上升。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并把疑问引向与同伴交流或向老师请教的课堂,进行各种交往和合作分享。同时在新任务的驱动下产生新疑问,并把这些问题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中,逐步形成敢于探究、敢于质疑问难的良好品质。没有思考就没有疑问,没有疑问就没有课堂延伸。所以,灵动课堂上,学生思维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为特征,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合理引导,在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中,促成学生思维成长。这一模式有两个核心要义,一是“问题”,二是“灵动”,这两个要义都直指高中学生学习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者在一定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问题就是思维,可以说,没有问题便没有真正的思维,也没有真正的学习。尤其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以问题引导学习、深化学习,是回归了学习的内在规律。课堂是师生智慧碰撞的平台,有效的课堂必然是灵活、灵动、灵性的智慧课堂,是动脑、动口、动手、动情、动心的互动课堂。一句话,“问题导学,灵动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规律、课堂教学特征是适宜的、切合的。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这是郭思乐教授的一个经典例子。只有教育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问题为载体,以灵动为模式,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教育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用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就会乐于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状况将不会再现。学生学习在问题不断深入中变得快乐、高效,教师这份工作也将变成一种享受,快乐无比。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静静期待每一朵鲜花盛开,焕发学习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真学灵动高效的学习阵地。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孙伟.什么是合作学习.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