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和小视频成为新浪热门微博重要元素的原因分析
2015-07-01刘青青
刘青青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 710016
新浪微博在我国有着相当大的用户,曾几何时,刷微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再普通不过的事情,《2014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则用了“高粘性用户”[1]一次来形容(即全年中每月登陆超过15天的用户),这些通过大数据智能收集和整合分析的数据,让我们对受众行为、行业前景等有了一个简单明了的了解。
《2014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中显示,微博用户属性较为均衡,该报告有两个指标,即日活跃用户和月活跃用户,这两个指标较2013年都超过了30%的增长率,另外,从月活跃用户中得出的用户年龄数据,19岁-35岁占月活跃用户的72%,80、90后是新浪微博活跃用户的主体,并且年轻化用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1]
从省份分布上,北上广以及江浙一带用户比较密集。
微博用户行为上,在用户每日所发的博文当中,图片成为重要的信息元素,数据显示有69%的微博都配有图片,有8%的微博则有相关的短连接,短连接有着更为详细、完善的信息和资讯。[1]
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新浪微博里每小时更新一次的热门微博,几乎所有的热门微博都配有图片,如明星的自拍、萌宠的表情动图,以及一些资料整合后分享,都是以截图的方式发表,甚至一些关于心情的话语,都配上唯美的图片。而不配图片的话,就是简短的话语加上一个小视频。
新浪微博限定每条微博输入字数在140以内,这么少的字数,为何每小时更新一次的热门微博里图片、小视频几乎是所有微博里的关键内容?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这是互联网时代、移动客户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决定的,海量信息无孔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之后,手机似乎成为了人们身体的一部分,一刻也不能与手机分离,一旦手机不在了或不能使用时,即便处在人潮汹涌中,也会让人产生于世界失联了落寞之感。以此便有了“手机依赖症”之说。这就意味着,人们在一天24小时里,有许许多多碎片的时间接收海量的碎片信息,注意力成为了稀缺资源,人们的注意力靠着感官来调配,如果第一时间被吸引了,那么就会有短暂的停留。比起文字的魅力,图片、小视频这种不需要过多用脑而是视觉上、听觉上直接带来快感的元素,就更多地受到大众的注意。那么,通过人们的转发、评论、点赞、收藏等受众行为为基础的热门微博里出现了大量的图片、小视频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这与微博用户本身属性有关,新浪微博用户的主体是80、90后,这些年龄阶段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快餐文化里成长起来的,这就使得这些年轻用户们更加躁动不安、追求新鲜、寻找刺激以及猎奇的心理,年轻用户为什么是这样的心理呢?因为处在和平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年轻人不需要时刻准备面对战争、极度贫困,他们更多的不是在日常生活里忧国忧民、深刻的冥思苦想,而是在普通的生活里如何发现世界的精彩。所以,说撇去新浪微博运营时炒作话题等诱因之外,140字无法说清楚的,或是难以言传的、具象的画面感,文字难以企及的视听体验的图片和小视频,其实是这一庞大的年轻用户们在新浪微博这个网络空间里较为自然出现和生长的内容,较为合理地存在于一种顺其自然的内容生态环境里
第三,几乎每条热门微博里都配有图片,这也跟传达信息的载体本身属性、功能和效率有关。文字作为传达信息的载体固然历史悠久,同时也能较为准确地表情达意。在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和快节奏的生活里,需要普通大众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的向外界发出信息,文字传达的效率和效果很多时候无法与图片、小视频相比拟。吸引年轻用户的搞笑吐槽、明星娱乐、吃喝玩乐等信息,在碎片化时间里,他们不需要文字长篇累牍地描述,看得过瘾、听得过瘾才是一种更加好的用户体验。
第四,用户生产与接收信息规律的影响。《2014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中数据显示,微博发布的高点位于晚间时分,其中22点-23点事博文发布的最高时段。[1]用户生产与接收信息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是有偏好的。在给《主编死了,没有主编的媒体才是新媒体》这本书写序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安写到:“从生活方式和生活情境来看,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是有偏向的:早晨,人们更愿意接受硬新闻和更自己出行很生活有关的服务资讯;中午,人们比较愿意去接受行业新闻或跟工作有关的资讯;晚上,人们更重视休闲娱乐,于是软性信息和节目更受青睐。因此‘早晨——硬新闻、服务,中午——行业新闻、知识,晚上——软新闻、服务’或许会成为未来受众接收信息的周期性偏好特征。”[2]这样的偏好特征可以说早就显现出来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热门微博都有图片或小视频。
新浪微博这样的自媒体,体现出来的去中心化,用户主导内容生产,全民参与的开放性,每个用户都是独立的信息生产制造商,内容呈现上主观情感强烈,有趣、感性、碎片化。
“受众在常态中越来越接近‘消极受众’,而只是在非常态时接近‘积极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受众的信息接触和使用时比较消极的,他们越来越容易被技术控制。过去,他们会有意识地根据自身需求去了解重大的公共信息,去寻找合适的媒体、合适的版面,而将来,他们会更习惯接受软性的生活资讯。如果他们越来越习惯或沉溺与移动化、碎片化的信息阅读,那么他们‘深思’的能力可能弱化,‘快思’或‘浅思’的意识可能强化。”[2]现在有很多专门的新闻资讯APP,在无社会重大事件发生时,人们刷微博更多的是为了休闲娱乐,图片和小视频是视觉至上的一种体现。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先知、20世纪传播学大师的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而彼得·德鲁克在《旁观者》中认为技术(媒介)不只是人的延伸,而应该是:人怎么做的方式。“从‘延伸’到‘怎么做’,从技术被人规范、约束、发展的工具成长为反过来规范、约束、发展人的理性。”[3]从热门微博里图片和小视频里看到的泛娱乐化,这个有趣、喧嚣的公共空间里,确实人的理性是次要的,感官稍纵即逝的快感是至上的。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约束人的理性。
[1]2014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
[2]陈序.主编死了,没有主编才是新媒体[M].中信出版社,2014.
[3]陈序.主编死了,没有主编才是新媒体[M].中信出版社,201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