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对溯源

2015-07-01陈勇

出版参考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刻书书院印刷

陈勇

对错别字疾恶如仇,当编辑校对的就得有这种态度和精神。

一般认为校对这一行业是伴随着中国出版印刷的发明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古人把校对称为校雠学。实际上在古时校雠学是对编辑出版学的统称。校雠学是以编辑校正文字书稿为工作内容的方法,雠者,仇也。对错别字疾恶如仇,当编辑校对的就得有这种态度和精神,因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可要酿成大祸的啊!

最早有关校对工作的描述是先秦竹简书籍中有关校雠的记载。其描述为校雠本为比勘校对之意。汉代刘向《别录》中记载:“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此含义专指校对文字讹误,即狭义的校雠——校勘(校对)。就广义的校雠言之,“实际上包括版本、校勘、目录三方面的内容。这三者,便是校雠学的具体组成部分”。这一记载早于有史料记载6世纪末到7世纪初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几百年,可见校对工作的悠久历史,是伴随着绢帛、竹简等书籍的产生就已经产生啦!

刘向、刘歆父子是西汉后期著名的古典文献专家,在整理皇家藏书的校雠实践中,校对编辑整理了大量自秦以来毁坏和丢失的先秦简策,第一次归纳总结了校雠规程。所有这些奠定了编辑校对工作的理论基础。他们所总结出的书简校正理论涉及了版本考证、文字校勘、史实考订、古籍分类、目录编纂等诸多方面,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亦堪称编辑校对的鼻祖。

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诞生了。唐朝最主要的出书场所就是书院。唐代书院的“刊辑”经籍,包括编纂、校勘、出书等,涉及现代行业分工中的作者、编辑、印刷工人的部分工作,这些工作古人称之为“修书”。从以上的叙述中可知,唐代书院修撰刊刻图书过程中职事设置之多、职责划分之专,说明其事业的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制度也相当完备。其中类似今日出版社校对的职事有校勘、校书、正字、校理、刊正等,名目较多,说明书院对图书的质量十分关心,为了减少甚或消灭书中的错误,增设了很多道防线,从制度上给上乘之品的生产提供了保证。可见唐代就已经对编辑校对工作十分重视,且形成完备的体系。

而到了宋代,雕版印刷发展到全盛时代。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布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让大篇幅的书目便于量产,颠覆了手写时间慢效率低的弊端,使重要的古籍和经典广泛传播。活字印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其他一些优点。如发现错字可随时更换,不必像雕版那样要从头开始,或者挖改补字。也不会产生雕版的虫蛀、变形及保管困难的问题。只要有了一套活字,便什么书都可印,大大节省了写刻雕版的费用,又缩短了出书时间。这种既经济又简便的印刷方法,在世界印刷史上树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有了活字印刷术,整个世界的文化、教育、沟通等都发生了变化。就中国而言,中国突然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印刷的书籍比起前代成倍地增长,人们从学术影响和商业利益两方面考虑,不得不在书稿雕版前反复推敲,对书稿进行细致的加工,对版面编辑进行认真的设计。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编辑校对工作的展开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校对工作也越来越和现代校对工作相似。宋代以前所说的校雠,包括校勘内容提要等古籍整理工作的几乎所有环节与方面。宋代,一方面校雠工作开始向理论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独立完整的专书校勘著作与总结归纳校勘原则、通例的著作,另一方面,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特色,包括目录、版本、校勘录等内容又走向分化与独立。在这一时期有南宋郑樵的《通志·校雠略》,是校雠学的第一篇总结性的开山著作,书中反应的就是这些问题。郑樵将校雠的内容拓展为论述收藏整理、经营管理图书理论与方法,校雠略以校雠命名,却少论狭义的校雠(即校勘)一事。但已经为传统校雠学奠定基础。他认为不论求书、校书还是修书,要想收到显著成效,提高质量,就应该选贤任能,并使校雠之官能“久其任”,即把它作为终生事业。他强调“编次必谨类例”,认为“书籍之亡者,由类例之法不分也”;类例详明不仅关系到书籍存亡,且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至关重要,“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以其先后本末具在”。 他还认为,凡设官专守、汇集图书、辨别真伪、校订误谬、确定类例、详究编次、设法流传等,都是校雠的范围。所以《校雠略》不仅是校雠学专著的滥觞,也是目录学的先行。至此,校雠学已经将编辑校对文字图书整理等一系列出书工作都包含到了广义的校雠学之中。

元代书院的刻书事业承继宋代之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繁荣之势,书院对自己的刻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记录,形成刻书书目,刻书事业已经十分制度化。而且在整个中国书院刻书的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宋代比较,元朝有更多的书院加入到了刻书的行列。形成书院刻书专业化的倾向,不再是师弟子员之外的教学任务。书院中以“对读校对”,“比对校勘”“编类”书板书目等为常务;作为学生的斋长也加入到校勘工作的行列,为了刊刻重要的图书或修补院中书板,地方行政官如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司副他学官也可到书院临时任职。这时期的书院很像现在的出版社了。

明代书院刻书,其数可观,比元代多。如《永乐大典》就是这时期编撰而成。明代盛行的五湛之学和书院一体发展,以发挥心学为己任,钟情于联讲以传播其主张,强调悟性而不重“道问学”式的功夫。因此,终明一代,书院的刻书事业未能再创辉煌。虽然校雠学理论在明代没有新的创新,但是,单就《永乐大典》一书的出版就足以说明在明代编校出版水平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发达的水平。

到了清代,伴随着对传统典籍的大规模清理总结,又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基础的校雠理论,大大充实和补充了原始的校雠理论,校雠工作和理论的发展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有清代章学诚的《校雠通义》,总结了刘向以来广义校雠学特别是目录学方面的丰富经验,对郑樵的学说亦有所纠正和发展。他主张在校雠之前,要先将各种文献中的人名、地名、官阶、书名等,“仿《佩文韵府》之例,悉编为韵” ,详注出处,在文献分类时可按韵检索查考,这很像现在的编目学。他还指出校雠之义,是为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使人由委溯源。这很像现在校对工作中的理校法。至此,校雠学已基本完善成熟,涵盖了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

近现代校对工作的全新发展起始于铅版的活字印刷,铅活字版印刷的发明使校对工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校对工作在人们的心目中更加专业,针对性也更强了,主要是专注于图书报刊等印前的致讹、编辑排版等的技术整理工作。校对流程又有了一个完整的规划,如三校一读、核红、印前技术整理等。校对理论也有了创新,如由校异同和校是非的校对理论衍生出的他校、理校、折校等校对方法应运而生,校对工作更加侧重于对图书出版印刷过程中英文字致讹问题的研究,总结出大量的易混易错字词勘误表,以提高书稿质量。校对符号、规范用字、图书差错统计方法等规则因此日趋完善。编辑工作也和狭义的校对工作分开,形成了三审制等一系列行业规范。到目前为止校雠学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编辑出版学。并且在这一阶段编辑出版学还不断分化出辞书编撰学、图书印刷排版学、图书出版发行学、图书管理学等分科。同时,编辑学和校对都还被看成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当代,计算机排版的发明使编辑校对工作更加如虎添翼,出版工作从过去的铅与火的繁重的体力劳动进入到了现在的光与电的高科技发展时期。依托计算机开发出大量的排版录入软件,如五笔字型、智能拼音、手写识别、扫描录入、BD排版、华光排版、清华紫光、photoshop、 pagemaker、freehand、繁体字和简体字互相转换等一系列出版软件。印刷技术也从铅活字印刷发展到了更加便于大量复制的胶版印刷,更发展到了能够依托互联网的即时数字出版。脱离纸张而形成的电子书籍报刊杂志丰富多彩,大有取代传统出版之势。人们在原有校对的工作基础之上,不但提高了纸质产品的校对效率,还开发出了计算机校对软件等众多的校对方法,如以声光电为辅助的计算机校对方法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校对工作的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编辑出版工作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

现在我们的图书出版量是过去几千年间图书出版总量的几倍,这完全依赖于计算机出版技术的大量应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我们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当代出版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作为我们新时期的校对工作者,一定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编辑校对理论,把校对工作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系商务印书馆)

猜你喜欢

刻书书院印刷
朵云书院黄岩店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白鹿洞书院记
把心交给印刷
明代安徽官方刻书考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
两宋安徽官方刻书考
论四明雕版印刷及范氏天一阁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