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业内外

2015-07-01

出版参考 2015年10期
关键词:儿童读物僵尸版面

儿童读物何时“物美价廉”

《中华读书报》报道:随着电子阅读日益盛行,这在客观上对传统出版带来一定冲击。同时,因为少年儿童接触手机、阅读器比较少,仍以看纸质书为主,所以一些出版单位开始把儿童读物市场作为主阵地,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竞争态势下可以给市场和读者带来更多更好的儿童读物。

但记者调查发现,儿童读物出版市场还有它的另一面,一是图书的品种虽然很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多有粗制滥造之作;二是部分儿童读物过于追求纸张的高档,包装的豪华,导致价格偏高,超过了一般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

出版社打造“爆款图书”的愿望当然没有什么错,但一些出版社不去进行市场调查,不去寻找发掘有品质的少儿原创图书作品,而是抱着一种赌一把的心理,希望出版的图书越多越好,说不定就能碰上一本畅销书。出版社的资源和力量有限,在短时间内出版众多品种的图书,那么不管是编校质量还是后期制作,都难免粗制滥造,错谬百出,这正是市场上儿童读物质量良莠不齐的原因所在。

另外一些出版社,似乎错误理解了“精品图书”的含义,以为只要纸张高档、包装豪华就是精品,却放松了对内容的追求。结果我们看到,市场上很多儿童读物制作得格外精美,而价格上自然也不菲。

我们不反对出版社出版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高档图书,但鉴于绝大多数家长的消费能力,还是应该多出物美价廉的普通图书,纸张未必要精美,包装未必要奢华,但内容一定要丰富、健康、积极,适合少年儿童。不管对于粗制滥造的图书,还是对于“天价童书”,都既需要出版机构的反思,也需要广大家长的自觉抵制,通过消费者的市场选择引导出版社出版更多物美价廉的儿童读物。

别只在读书日关注读书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每年到这个时间,各地均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全民阅读日活动。但是,喧嚣之后,还有多少人在默默读书?

《中华读书报》报道:过去的调查显示,“没时间阅读”一直是导致我国阅读率不高的最主要原因。但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即使有时间网购、聊天、聚会,也不爱拿出时间来读书。为此,有学者就说过:“假如说因为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导致人们没时间读书,那么为什么生活节奏比中国快得多的以色列、日本、法国等国家的国民阅读率远比我国高得多呢?”

做任何事情无疑都需要兴趣,阅读也一样。中国人之所以不爱阅读,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没有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这一方面源于学校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教育体制偏重于应试,学生倘若占用了过多课本以外的阅读时间,就没有时间做习题,这无疑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则在于传统图书发行市场本身的体制弊端。由于市场分割和垄断,严重制约了图书业的发展,市场上同质化、质量低的图书过多,优秀图书却不能很好地占领市场,也影响到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些年,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阅读电子图书与新兴媒体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有出版界人士认为,“读就比不读强”,可这种碎片化阅读,会不会加剧浮躁之气,令人们更不爱阅读呢?

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需要整体的共同学习,在知识的积淀中方能形成厚重的文化氛围。看看犹太人吧,他们创造了许多的世界第一:科学发明世界人均第一,节能节水世界第一,诺贝尔奖获得最多,当然,每年人均读书最多的也是犹太人,即每年人均读64本书。我们是不是该从中有所反思。

报纸数字版 也有“僵尸”

政府网站有“僵尸”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最讲时效性的报纸,在网上传播时也有“僵尸”出现,实在不该。

《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位记者经常浏览中工网,不仅可以在网上阅读《工人日报》,而且点击“工会报刊”一栏,还可以读到全国17家省市工人报,感到特别方便。可惜的是,在这些工人报里,却出现了一些“僵尸”——长期不更新报纸版面。以5月13日的“工会报刊”为例,点击《江西工人报》和《广西工人报》的版面,显示的却是2014年12月的报纸版面,更有《山东工人报》,出现的最新报纸版面竟然是2013年9月27日的。像这样的网络报纸,岂不也是一批“僵尸”?

也许这些报社认为,自己是家行业平面媒体,只要抓好平面媒体上新闻的时效就可以了,至于报纸版面上不上网,无关大局。因此,对于报纸是否及时上网,往往不放在心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殊不知,报纸版面的及时上网,不仅可以扩大新闻的传播力,而且可以扩大报社在读者中的影响。相反,则会在读者心目中产生不良的印象。

新闻工作,需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作为报社,不仅纸质报纸要按时出版,网上版面也应及时更新。

猜你喜欢

儿童读物僵尸版面
本期导读
笔记本电脑“僵尸”
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通过儿童读物让小学语文更有趣
民国时期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研究
App已死?80%的僵尸应用带来的困惑
“僵尸肉”横行谁之过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