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的影响
2015-06-30柴江霞赵笑梅
柴江霞++赵笑梅
摘要 为了探究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的影响,125个大学生参与两项实验,在每个实验中,随机安排不同性别的被试观看使人产生高兴、安宁、中性、悲伤、愤怒情绪的视频片段。实验l用整体一局部视觉加工任务测量被试的注意范围,实验2用一个含有20个句子的开放式问卷测量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结果发现: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积极情绪拓宽女生的注意范围,缩小男生的注意范围;积极情绪拓宽思维活动序列,不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 积极情绪,注意范围,思维活动序列。
分类号 B842
1 问题提出
情绪是一种能够引起相应的思维、行为和心理反应变化的短暂体验。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郭小艳,王振宏,2007)。Fredrickson等人提出的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拓宽个体的注意和认知范围,扩展知觉、思维、行为活动的范畴,拓宽出现在人脑中的观念、想法、行动的序列,提升思维和行动能力:而相应的推论假设则认为消极情绪缩小了这一系列的范畴(蒋军,陈雪飞,陈安涛,2011;Fredrickson&Brani-gan, 2005; Fredrickson&Cohn, 2008)。
关于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Easterbrook (1959)最早提出,消极情绪状态,特别是高唤醒状态的消极情绪,比如焦虑和恐惧,使注意的范围变得狭窄,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Derryberry和Tucker(1994)对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唤醒的积极情绪状态(比如得意和狂热)也有助于拓宽注意的范围。Navon (1977)发现:在通常条件下,正常人会趋向于表现出对于整体的偏爱。Fredrickson和Branigan( 2005)安排被试观看使人产生快乐、满足、中性、愤怒、恐惧情绪的视频剪辑,证明了相对于中性情绪,积极情绪(快乐、满足)可以拓宽注意的范围。
Isen等人进行的研究为积极情绪拓宽思维活动序列提供了有利证据,其研究证明了受积极情绪影响的人会表现出思维模式的灵活、与众不同、综合性强、具有包容性和创造力、具有信息的开放性和有效性(Isen,2000)。Kahn等人的研究证明了那些受积极情绪影响的被试报告说更加偏爱多样化,并且能够接受更多的选项(Kahn&Isen,1993)。一般而言,积极情绪使人产生更广泛、更灵活的认知组织和综合多种材料的能力( Isen,1990)。Fredrickson和Branigan (2005)的研究也表明积极情绪(快乐、满足)可以拓宽思维活动的范围
Fredrickson提出的拓展建构理论阐述了积极情绪的作用和意义,是关于积极情绪的一个重要理论。目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与日俱增,而且也已经取得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Fredrickson和Branigan(2005)的研究中,视频片段在时间控制上很不严格(从1分33秒到2分50秒),这样大的时间跨度很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另外,尽管积极情绪扩展人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得到了一些国外研究的支持,但是在国内类似的研究领域仍属空白,用开放式问卷测量中国大学生的思维活动序列是否能得到与国外研究类似的结果是值得探讨的。在国内关于情绪的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都只设置了积极和消极情绪组,而没有探讨同属于积极或消极情绪的不同种类的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是否有差别。另外,已有研究证明性别因素在情绪的感知、理解及情绪识别加工上存在差异(王蕊,2009)。那么性别变量在情绪影响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中有无差别,同样是值得探究的。
鉴于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采用视听结合的视频诱发情绪,产生高兴和安宁两种积极情绪及愤怒和悲伤两种消极情绪,并与中性情绪组做对比.对每个视频的播放时间进行了严格控制,在这样的基础上探讨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究竟有何影响,并且探讨性别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
被试是125名大学生,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2岁,其中女生63人,男生62人。参加实验的每个被试都可以得到一份精美礼物。
2.2 实验材料
2.2.1 诱发情绪的视频材料
视频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实验室情绪诱发方式,可以有效诱发出特定的情绪(施静,任俊,张振新,2010; Fredrickson&Branigan,2005)。本研究用5个视频片段来诱发被试产生5种不同的情绪.其中两个视频片段诱使被试产生两种不同的积极情绪:影片1是“家庭幽默录像”片段(5分04秒)主要用于诱发高兴的情绪:影片2是“九寨沟风光”(5分03秒)呈现九寨沟的美丽风光,主要用于诱发产生安宁的情绪。影片3是一个中性情绪控制组,用的是“CCTV天气预报” (5分0秒)。另外的两个片段诱发两种不同的消极情绪:影片4“我的兄弟姐妹”视频片段(5分09秒)主要诱发悲伤的情绪,影片5“火烧圆明园”纪录片片段(5分01秒)主要诱发愤怒的情绪。
2.2.2 情绪主观报告量表
情绪主观报告是比较简便而又常用的一种评估情绪的方法(谢晶,方平,姜媛,2011),所以在本研究中用情绪主观报告量表来评估影片是否诱发被试产生了某种情绪。被试对于以下九种情绪做出等级评定,这九种情绪分别是:高兴、焦虑、愉悦、愤怒、悲伤、安宁、厌恶、恐惧、满足。测验采用5点计分法(1根本没有,2有一点,3-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
2.2.3 整体一局部视觉加工任务
整体一局部视觉加工任务是较常用的一种测量注意范围的方法(蒋军,陈雪飞.陈安涛,2011)。本研究用的是整体一局部视觉加工任务中的16个图像。所用的1个图像如图1所示,剩下的15个图像与图1类似。在每个图像中,呈现给被试三个图形,在上边的是标准图形,下面两个是对比图形,其中一个对比图形的整体结构与标准图形的整体结构相同(如图l中的B),而另一个对比图形的构成部分与标准图形相同(如图1中的A)。被试需要根据他们的第一感觉判断两个对比图形中哪一个与标准图形更加接近。被试做出整体选择的分数可能是0到16。分数越高表示被试越偏爱整体.即表示注意范围拓宽;而分数低表示被试比较偏爱局部,即注意范围变窄( Derryberry&Tucker,1994)。这种研究方法的内部效度较好(α=0.84)。
2.2.4 思维活动序列问卷
思维活动序列的测量是用含有20个句子的开放式问卷(Fredrickson&Branigan,2005)。指导语是: “请你用一分钟想象你正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尽可能使你的这种感觉栩栩如生,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你有五分钟时间去想象一下你现在想去做什么,请把你在这种情绪状态下想做的事写下来。”指导语后是20个以“我想
一”开始的句子。在观看视频片段之后,被试完成该问卷。
2.3 实验程序
被试来到实验室,主试安排被试坐在电脑屏幕前,在取得被试的知情同意后开始实验。首先进行实验1,先请被试随机观看一个视频片段,然后安排被试进行整体一局部视觉加工测验任务,最后.被试完成情绪主观报告量表。
休息五分钟后,实验2开始。在实验2中,随机安排被试观看一段与实验一中所看影片不同的视频片段。被试看完影片之后,需要用5分钟完成思维活动序列问卷,五分钟后有一个提示音告诉被试时间到。最后,被试完成情绪主观报告量表。
2.4 数据分析
在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对情绪主观报告量表的分析
首先,对被试在两个实验中的所有情绪主观报告量表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为了确定5个影片确实使被试产生了预期的情绪体验,对被试的情绪主观报告量表进行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影片相比,影片1诱发产生更多的高兴情绪(p<0.001),影片2诱发被试产生更多安宁的情绪(p<0.001)。与影片1、2、3 相比,影片4诱发产生更多悲伤的情绪(p<0.001),与其他四个影片相比,影片5诱发产生更多愤怒的情绪(p<0.001),与其他影片相比,影片3几乎不诱发情绪。另外,不同性别的被试对情绪量表中各个情绪词的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3.2 对注意范围差异的分析
在实验一的整体一局部视觉加工任务中做出整体选择的分数即为被试的注意范围,对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对不同情绪及性别对注意范围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影片情绪的主效应不显著,F(4,115) =0.18,p>0.05,表明不同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115) =1.74,p>0.05,表明性别对注意范围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情绪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4,115) =5.48,p<0.001。对其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女生而言,相比中性情绪,观看诱发高兴和安宁情绪的影片1和2后,被试的整体选择得分显著高,p <0.01,即积极情绪扩大注意范围。与诱发中性情绪的影片3相比,被试观看诱发悲伤情绪的影片4后做出整体选择的得分显著得高,p<0.05,观看诱发愤怒情绪的影片5后,被试的整体选择的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即虽然同为消极情绪,悲伤和愤怒对注意范围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然而对于男生而言,与中性情绪相比,男生被试在观看高兴、安宁和悲伤情绪的影片后整体选择得分显著的低,p<0.05,表明男生在高兴、安宁和悲伤情绪的影响下注意范闱均缩小,而在愤怒情绪下的注意范围与中性情绪下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
3.3 对思维活动序列的分析
3.3.1 对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量的分析
根据实验二开放式问卷中被试所完成思维活动序列数量计算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的大小,即被试写出几条就计几分,将此分数作为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分数,所得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对情绪及性别对思维活动序列大小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情绪的主效应显著.F(4,115) =2.84,p<0.05,表明情绪对思维活动序列有影响;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115) =0.39,p>0.05,表明性别对思维活动序列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情绪与性别交互作用不显著,F(1,115)=0.08,p>0.05。情绪对思维活动序列影响的事后检验表明,与愤怒情绪相比,高兴、安宁情绪下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分数均显著高(p<0.05);与悲伤情绪相比.被试在高兴情绪下的思维活动序列分数显著高(p<0.05)。与中性情绪相比,愤怒情绪下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分数显著较低(p<0.05)。
3.3.2 对被试的思维活动内容进行编码后的分析
对被试写的开放式问卷的答案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即对那些定性的数据进行编码,具体而言,就是把每个人的答案进行归类,类别包括亲社会行为、户外活动、动态行为、与影片内容相关、学习工作相关、玩和娱乐及分享交流。被试的答案中有几项可以归到某个类别之下,就在这个类别下计几分,如果答案是反向的,就用负值进行计分,比如,如果被试的答案是攻击性的,就在亲社会类别下计负分。依照这样的规则,两名评分者对被试所写答案进行评分,其评分的一致性系数为0.87.相关显著(p<0.001),即评分者的评分较为一致。
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影片的主效应在六个类别上非常显著,分别是:亲社会行为、户外活动、动态行为、与影片内容相关、玩和娱乐及分享交流,如表4所示。事后比较结果表明,与观看中性情绪视频的被试相比,观看了高兴情绪视频的被试报告出更多的亲社会想法(p<0.05)及分享交流欲望(p<0.05),与其他情绪相比,在安宁情绪下被试报告出更多的户外活动欲望(p<0.05),动态行为也明显更多(p<0.05)。两种积极情绪的影片促使被试变得更加亲社会,更喜欢分享交流和户外活动,从而扩大了他们的思维活动范畴。与中性情绪的影片相比,观看愤怒情绪影片的被试报告更多的反社会想法(p<0.001);而观看诱发悲伤情绪影片的被试更加亲社会(p<0.001)。与中性情绪影片相比,消极情绪下被试报告更不想参加户外活动(p <0.001),被试的动态行为明显减少(p<0.01),更少的玩和娱乐活动(p<0.01)。与中性情绪相比,在悲伤和愤怒情绪下,被试报告了更多与所看影片内容密切相关的东西(p<0.01)。另外,性别的主效应仅在动态行为类别上差异显著. F(1,115) =9.37,p<0.01,表明女生的动态行为显著多于男生。情‘绪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在各个类别上均不显著(p>0.05)。
4 讨论
在实验中设置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积极情绪(高兴和安宁)和消极情绪(悲伤和愤怒),对视频播放时间进行了控制,从而使研究设计较为全面,测试更为严格,而且在研究中加入性别因素的探究,弥补了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首先,被试在整体一局部视觉加工测验任务中的描述统计结果表明,在所有被试中,做出整体选择的平均数很高,说明大学生通常倾向于做出整体选择,支持了Navon( 1977)的整体优先效应。同时,有个别被试在做选择时,会全部做整体的或局部的选择,而不受情绪的影响,这可能是与个人的认知风格相关。以后的研究可以把认知风格作为一个变量,研究情绪与认知风格两个因素对整体偏爱的影响。
被试在整体一局部视觉加工测验任务中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女生而言,高兴和安宁情绪都比中性情绪的个体更容易做出整体选择,结果支持了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拓宽假设,且与Fredrickson和Branigan(2005)的研究结果一致。在消极情绪中,悲伤情绪比中性情绪的个体做出整体选择的得分显著高,而愤怒情绪与中性情绪相比整体选择的分数无差异,这说明悲伤这种消极情绪拓宽了注意范围。Gable和Harmon-Jones提出的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可以解释这一结果,悲伤作为一种低动机的消极情绪会扩展认知范围(张光楠,周仁来,2013;邹吉林,张小聪,张环,于靓,周仁来,2011; Gable&Harmon-Jones,2010)。然而对于男生而言,研究结果与假设背离,男生在中性情绪下注意范围割最广,与中性情绪相比两种积极情绪和悲伤情绪都显著缩小了注意范围。在情绪的主观报告上,男女生之间并无差异,也就是说不同性别的被试对影片所诱发的情绪体验并无差别。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注意范围的差异呢?以往研究并未考虑性别因素对注意范围的影响.Fredrickson等人(2005)的研究中女性被试偏多,其研究结果是否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尚未可知。本研究证明了积极情绪的扩宽假设在女生被试身上是成立的,而对男生并不适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讨究竟是与性别相关的何种因素导致了对注意范围影响的不同。
在实验2中,用开放式问卷测量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愤怒情绪相比,两种积极情绪下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显著高:与悲伤情绪相比,高兴情绪下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显著高。这说明积极情绪确实能拓宽人的思维活动序列,支持了研究假设。对从实验2中获得的数据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高兴的情绪使人更亲社会和愿意分享交流,安宁的情绪使人有更多户外活动的欲望。积极情绪通过促使被试变得更加亲社会和喜欢户外活动而扩大了他们的思维活动序列。这些发现与Cunningham (1988)的研究一致,他发现与中性控制条件相比较,诱使产生兴奋情绪的个体对亲社会的、奋发的和休闲的活动更感兴趣。在消极情绪状态下,被试报告不想参加户外活动,动作行为明显减少,有更少玩的欲望。这些结果与思维活动序列的变窄是相关的,即,在消极情绪下,人的思维较为局限,更多的关注眼前的东西,而降低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总之,积极情绪确实扩大了人的思维活动序列,使思维更加灵活和积极,更愿意参加户外活动,消极情绪则相反,而性别因素对思维活动序列基本没有影响。
积极情绪是短暂的,然而,积极情绪产生的思想、行动和心理上的变化对人的生活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项研究中,积极情绪能够扩展人的思维活动序列.使思维更加灵活和积极,然而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拓宽假设仅在女生身上得以验证,对于男生而言,该理论并不成立。一些新近的研究也表明情绪对认知范围的调节具有灵活性( Huntsinger, 2012;Huntsinger, Clore.&Bar-Anan,2010),可能会受到情绪的动机维度及当前注意加工方式的影响,并用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和情绪信息等价模型来解释研究中出现的一些不一致的结果(张光楠,周仁来,2013; Huntsinger,2013)。本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而对于积极情绪在调节认知范围中的内部机制还有待更多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5 结论
研究探讨了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积极情绪拓宽女生的注意范围,缩小男生的注意范围;积极情绪拓宽思维活动序列,基本不存在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