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动向

2015-06-30张强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动向高校

张强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各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和特点。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向

随着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国际竞争加剧,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逐渐转移,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传统的学科导向的专才培养模式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大学生基础薄弱、适应面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综合素质偏低等现象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创新人才?”“钱学森之问”至今振聋发聩。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成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呈现出以下新动向和特点。

树立顶层设计的系统改革理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是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包含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培养途径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要素。各高校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需要进行系统思考、顶层设计、整体推进,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如果顾此失彼,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效。现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不再局限于人才培养规格、课程、教学方式等某一方面内容的单项改革,不再“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而是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和构建、培养制度改革、人才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和系统设计构建。例如: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都与本校的现状、传统、定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再盲目追求高端、全面;对于学生应用能力不强、就业困难等系统性问题也不再简单从某一方面解释和解决。

探求分层分类、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培养什么样人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要求,是学校确定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也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和培养途径选择、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与衡量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关键是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科学定位办学方向,使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既反映社会的需要,又体现高校自身的特色。

过去,多数高校盲目地追求高层次、综合性办学,专业设置大而全,发展目标纷纷定位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却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与服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追求高端、全面,定位模糊、内容空泛、没有特色,缺乏规范性和指导性;培养出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素质、能力低下,就业困难。

而现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一个共识:人才主要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实用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由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主要由一流大学及研究生院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由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主要由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的办学传统、特色、条件,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定适合人才发展的培养方案,形成了分类别、多层次、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些发展基础比较好的高校把自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和精英教育,提出建设“国际一流”“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办学定位,提出“高层次人才”“高素质人才”“国际化人才”“行业中坚”“行业领军人物”等培养目标。在人才的规格方面,强调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和精神、宽厚的专业基础等,如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高素质人才”;复旦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到“兼具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质”。[2]而很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则定位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地方、区域“培养各个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基本规格则强调“基础适度、口径适中、重视应用、强化素质”,具有应用性、行业性和社会性特点。[3]

注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专业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和完成的重要落脚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内容。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往往最先从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入手。

专业建设方面,多数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取消过时专业,增设新专业,合并或调整不合理专业,强化特色专业与优势专业,重视在前沿交叉学科与优势学科领域设置专业,重视面向发展前景好、就业机会好、社会需要量大的社会行业设置专业,使所培养的人才适应新社会、新行业、新生产的发展需求,而不再盲目追求专业设置的全、新、尖,改变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设置陈旧的问题。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区域服务性、就业导向性更加明显,专业结构更加优化。

课程建设方面,为了改变培养方向过专、知识结构偏窄的问题,部分高校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课程结构呈现模块化、弹性化,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等不同模块,选修课程的比例不断增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强。第二,课程内容呈现基础性、综合性和职业性特点。一方面,学校越来越重视通识课程、基础性课程,跨专业、跨学科设计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宽基础;另一方面,在专业及专业方向类课程越来越强调内容的实用性,特别是应用型大学尤其重视实用课程的设置。例如:北京大学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设计了全校通选课和公共课、高年级专业课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则通过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出口。浙江大学按照“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框架,建立了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按文科类、文理类、理科类、理工类、工科类、艺术与设计类设置6大类基础课程平台。[4]一般的应用型高校主要以能力素养为取向,加大应用型课程的比例结构,特别重视和行业对接的应用型课程开发,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区域经济对接的特色应用型课程体系。

积极推进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 ,倡导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教学

教学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传统的教学以课堂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没有发挥,不利于能力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大都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推广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受到重视。这类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我讲你听”向“设计师、引导者、推进者、组织者”进行转变;学生不是坐在教室里“眼睛看、耳朵听、平时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死记硬背,而是课堂上与教师积极互动、大胆怀疑、大量阅读、批判吸收、主动探究、小心求证,积极走进实验室、图书馆、社会第二课堂、校企合作企业,“做中学、研中学”,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培养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提升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各高校都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主要表现在:加大实验室经费投入力度,紧跟社会生产的发展步伐,引进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精心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和途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在保持和规范基础性实验的同时,注重开发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教学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式、探究式的动手操作能力;推动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学生进行科研,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聘请行业专家做兼职教师、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真岗真练、企业真实任务成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之一。各高校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强化制度的建设,特别是探索以学分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招生制度、学籍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主辅修制度、双学位制度、本硕博连读制度、课程选修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联合培养、交叉培养制度等,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很多高校逐步从学年制、学年学分制过渡到弹性学分制,通过上述系列制度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发展主动权,如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情况选择修读年限。转专业制度给予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选课制度、主辅修制度、双学位制度等允许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允许学生选择辅修专业方向,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辅修自己喜欢的第二专业,获得第二学位。这种弹性学分制有利于天资不同、素质不同、兴趣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以及教学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特殊才能的学生迅速成才。

积极改革试点和实践探索,形成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很多高校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学科专业特点、学生基础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和实践探索,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经验,涌现了一些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分别成立了元培学院、竺可祯学院、吴玉章学院、匡亚明学院和复旦学院,探索创新型、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5] 同济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KAP,即知识(Knowledge )、能力(Ability)、人格(Personality )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探索“4+3”“4+2”“4+0”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一些应用型高校积极面向社会需求,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湖北文理学院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华中农业大学的“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武汉工程大学提出的“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洛阳师范学院的“名师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提出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6]

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创新型、能力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刚刚拉开序幕,离建设高质量和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还存在诸多有待进一步改革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办学定位、条件、传统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不同,不存在一个适应所有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校要根据办学条件、人才市场需求态势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推进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手段等的相应变革,探求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2] 孙琪.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及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3] 徐理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 马廷奇.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4).

[5] 董瑞.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5所名校学院建设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1(6).

[6] 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湖北文理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作者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李艺英]

猜你喜欢

动向高校
动向
高考全国卷集合命题动向分析
油 灯(外一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年政府治理动向、特点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