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合作组织战略发展的主要趋势

2015-06-30马特维耶夫BA

西伯利亚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

马特维耶夫BA

摘要:近年来,国际合作成为世界经济的标志性特点。上合组织国家经济合作最有发展前景的道路之一是生产协作或国际工业合作。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俄罗斯应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转变同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模式,必须权衡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国家利益。同时,中俄富有成效的天然气合作对两国乃至中亚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上合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

中图分类号:D8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 0961(2015) 01 - 0052 - 03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国际经济一体化首先是贸易进程一体化的看法有待商榷。这种观点值得肯定。仅靠自由贸易无法保障国家问实现经济一体化,因为在商业联系中,出口周与进口国的利益经常直接对立。可资证明的是,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国家十余年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尝试毫无结果。

只有在国民经济中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制定和实施国际生产合作项目和科技合作项目、创办公共企业和团体、并由此形成共同经济利益的条件下,一体化才能协调国家间的经济利益和解决全球化带来的矛盾。

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协作而言,上述这些过程正逐渐地、不均衡地积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合作作为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的主要方向之一,其发展缺乏一贯性,通过决议耗时长,而且面临着一系列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上合组织国家的经济合作处于深刻危机中。这既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经济潜力不同、走上渐进发展道路的可能性各异有关,也与选择符合地方精英利益的发展模式时出现的国家利益冲突有关。

同时,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化成为其新的本质特征。而且全球化引发了不同倾向的、相互矛盾的发展进程:它为一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但同时也导致一一些现实问题更加尖锐或激发出新的共性问题,对地区和国际的发展构成挑战,

近年来,国际合作成为世界经济标志性特点。

在我们看来,上合组织国家经济合作最有发展前景的道路之一应该是生产协作或国际工业合作。这种工业合作涉及的领域比普通的生产合作广泛得多,包括生产、应用科学、技术、贸易等领域多种形式的合作。

一些国际一体化组织,例如东盟,成功制定出东南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主要是创建经济增长区。这些经济区包括工业技术园区、交通枢纽、科学教育中心和其他活跃的经济点。在其框架内,不仅进行工业生产合作、基硎{设施建设、共同培养人才和共同研发,而且可以发挥边境经济联系的优势——商品、服务、资金、人员的自由流通。

我们认为,上合组织完全可以借鉴经济增长区的经验。这当然需要完善一体化机制,例如创办上合组织国家公共发展联合会,建设共同的能源、交通设施和信息共享平台。

目前,俄罗斯原料型经济发展模式阻碍了这种合作进程(中亚国家同样如此)。此类模式为将来同中亚国家开展务实的生产合作带来困难。

同西欧、北美和拉丁美洲的经验所反映的一样,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规律性表明足够高水平的工业化、多样化和互通有无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保障。只有一体化组织国家间相互合作,共同支持多层次的贸易金融联系和生产联系,才能在广泛的领域内实现商品生产和服务的互补。中亚国家能源资源和农业资源相同,导致它们在国外销售市场上竞争激烈。

因此,经济不景气的中亚国家和俄罗斯利用加工工业国际合作的发展经验十分必要,包括机器制造、电子、化工等领域,尤其是生产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产品领域。从这方面看,中国在上合组织空间内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俄罗斯的积极支持不可或缺。

上述合作方向应该成为卜合组织长期发展的路线图和长期合作的战略目标。

但不能说上合组织空间的一体化合作模式完全依靠惯性。由于贸易关系的停滞,中亚地区正存寻找新的合作发展方向。为此,亟须借鉴中国通过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的有益经验。中国的经验表明,这些项目的实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最近一次的上合组织峰会(北京)宣布了成员国新的优先发展目标——制定共同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基础设施是加快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平衡民众社会经济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中哑国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提出的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战略中包含了这一切。

当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首要指向的是中亚地区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它们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供应国和工业品销售市场,更是中国向欧洲货物过境运输的重要环节和中国新疆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因此,习近平高度重视区域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例如上合组织成员国框架内的区域一体化。

区域一体化指的是建立自由贸易区、建设统一交通网络。这个交通网络应包括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交通干线。务实的一体化是习主席战略的精髓所在。

中亚国家高度评价中国广泛利用各国经济结构互补优势的主张,这种互补优势是发展跨境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因素。当然,该区域内各国国民经济潜力都具有各自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拥有十分显著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家电、电子部门。同时,和大部分中亚国家一样,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而且更是本国日用品和技术产品的销售市场。在同中亚国家的经济对话中,中国十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国已经形成的国际专业化水平在与其伙伴关系国的经济联系中体现明显。

上合组织国家加强地质勘探、采掘、矿产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热能、核能、农业的生产合作更具发展前景。

重要的是,为了创造吸引投资的有利条件,中国和中亚国家计划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企业向中亚国家投资提供优惠待遇,促进双边大经济体的合作。

同时应该注意到,虽然中俄是上合组织的主导国,但到目前为止两国对该地区的工业投资极少,而且没有在该地区开展实际的工业合作。endprint

这一背景下,中俄两国的利益存在一定分歧,而且俄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范围内形成的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联盟上,尤其是同哈萨克斯坦的联系上。这一趋势是俄的战略优先方向。也就是说,随着上述联盟效率的提高,该地区的一些小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将主动加入这些组织。

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中国特别注重同邻近国家尤其是中亚地区国家的联系,这直接触及俄的利益。

当前,中俄两国在中亚地区实行相互遏制的战略措施:欧皿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实际上针对的国家相同。

从制度方面看,欧亚经济联盟已经偏离了一体化道路。第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后,从2009年起,尽管俄罗斯同中亚国家的贸易额有所缩减,但仍保持着该地区三个最大贸易伙伴之一的地位,2012年俄罗斯同中亚国家的贸易额达到301亿美元。现存的关税同盟高筑关税壁垒,并且成为不可小觑的地缘政治力量。这遏制了中国在中哑建设自贸区的战略。

中俄双方的矛盾没有上升到官方层面,但实际上关税同盟及其接收中亚国家新成员的计划和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扩容计划一直令中国十分担心。能否实现令双方都能满意的妥协,尚须进行全面的分析。

重要的是,俄罗斯不能也不应该回避中方的挑战,双方应该寻求开展务实对话与合作的平台,以取代在中亚地区的竞争。

不过,另一种方案同样切合实际:中国愿意同俄罗斯保持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明,两国可以绕开关税同盟,继续顺利发展双边经济关系,尽管同强大的中国相比俄罗斯的实力相对薄弱。随着双边经济关系的不断深化,中国和俄罗斯将共同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

习近平在阐述其新观点时特别提到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交通干线。这一交通干线是基础交通网规划的核心。现有连接中国与欧亚大陆西部的交通网已经不能满足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着眼于长远发展,继乌鲁木齐一阿拉山口铁路之后,中国开通了兰新铁路的精河一伊宁一霍尔果斯铁路,还计划修建一条从喀什通往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并延伸到阿富汗及更远地区的铁路。

新交通干线显然旨在加强中国同中亚国家的贸易与合作,并且建立连接中国、中亚地区和欧洲市场的国际交通网络。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必须存两者之中进行抉择:要么参与中国一中亚一欧洲新丝绸之路建设,要么消极置身事外。

选择前者,俄罗斯作为过境国,可以最有力地利用自己的经济一地缘优势。该方案的主要缺点在于西们利亚大铁路作为连接东亚与欧洲的过境通道的重要性将降低。不过,应当考虑到这条交通走廊的欧洲部分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但由于一系列原因,首要的是俄罗斯铁路运价系统陈旧,缺乏加快货物运输的动力,使西伯利亚大铁路实现现代化和成为高效洲际铁路的前景渺茫。

总之,中国正在中亚逐步推进对自己有利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将迫使俄罗斯认真思考其欧亚陆路过境运输市场主导地位所面临的威胁。

基于此,俄罗斯参与从中国出发绕开西伯利亚大铁路经中亚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交通走廊建设具有合理性。同海运相比,这条通道将极大地节省使用者的运输时间(超过1/2)和资金。

此外,跨欧亚铁路有助于减少欧亚经济联盟同中国的摩擦,因为这条铁路将扩大中国的商品出口,从而弥补关税同盟与欧亚经济联盟交叉区域给中国带来的损失。

如果我们置身事外,那么中国完全可以绕过俄罗斯,从南部或北部经北极地区扩大通往欧洲的运输线,如此确实将耗资巨大,并且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但我们的损失将更大。

中俄的工业政策存在一定分歧。在中国加大对中亚国家工业投资的背景下(例如中乌双方决定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自由工业区推广中国新工艺),俄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转变同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模式,从以原料合作为主导转向工业合作,为中亚国家经济技术现代化提供更广泛的帮助。这种情况下,俄必须权衡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国家利益,这关系到国家战略方针的选择。

2012年,俄罗斯同中亚国家合作协会成立,其目的是吸引国家和个人投资中亚地区有前景的生产项目:核能、高技术工业装备、家禽养殖等。然而,由于缺乏财政资金,这些项目停滞不前。

我们认为,中俄联合建设中亚地区新的工业潜力,包括工业合作,符合中俄两国的根本利益。2016年前上合组织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应考虑此项事宜。

能源合作是中俄伙伴关系中最重要的战略合作领域之一。2014年5月中俄领导人签署了一揽子重要协议,旨在扩大和深化两国企业的合作,首先是能源合作。

协议首先涉及深化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期待已久的超级大单,双方同意共同为合作计划(从恰扬金斯克油气田和科维克京气田向中国边境输送天然气)融资,总价值达700亿美元,以双方能够接受的价格在中俄边境实施供气。 这一巨大的长期合作协议把两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双边合作包括政治领域合作带来一系列利益。同时,两国天然气合作并未止于该协议的签订:双方不仅继续讨论扩大俄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而且探讨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开发西伯利亚气田的问题。例如,在上合组织峰会上签署了俄亚马尔半岛气田向中国供应液化气的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子公司收购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20%的股份,开发南坦别伊气田,包括建设液化天然气厂,预计投资l万亿卢布。

此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后发表正式声明:除天然气领域外,两国将深化石油和电力合作。两国将联合在俄罗斯开发矿产资源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并且计划在俄罗斯建设新的电力设备以增加对中国的电力输出。

必须指出,中俄富有成效的天然气合作对两国乃至中亚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天然气合作促使两国在其他关键性外交合作和经济合作中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两国能源合作不断深化为今后两国利益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两国利益的一致性将成为俄罗斯特别是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之一,加强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对中国也是如此。

中国企业开采本国气田时遇到的困难显而易见。易开采的资源储备日益减少,要求企业增加投资,升级更加复杂、更加昂贵的天然气开采工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其他石油天然气企业掌握的天然气开采、加工和运输等先进技术将派上用场。因此,中方提议起草一系列文件,确定中俄在天然气领域合作的主要方向。

这些文件不仅规定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而且提出在中国共同开发油气田,建设天然气运输和分配系统,修建和运营地下天然气储备库,以及开展天然气地质勘探、开采、运输和销售合作。两国同意在第三国市场协调行动,建立合资企业推销具体项目,制定天然气战略合作的基本文件。可以认为,这既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延续,也是两国主要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合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绿色清洁能源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丰富的能源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