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镜

2015-06-30黄笃

东方艺术·大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旅行箱当代艺术艺术家

编者按

当代艺术在中国语境下,主要以反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宏大叙事或集体意识的日常和个体形式呈现。而时值渐入21世纪中叶的今天,上述中提及的旧体系依然面临着进一步的打破,于是,更新一波年轻艺术家的出现,便给这样的改变契机带来了可能。此次名为微镜的展览,顾名思义,便是以与“宏大”对立的“细微”作镜,持续反观今日中国的当代艺术进程。

狮语画廊此次展览由著名策展人黄笃策划,展览集中展示了五位(文倵、任芷田、李易纹、林科、胡为一)年龄跨度从近70-90年代后出生的、近来在各自艺术领域颇有建树和影响的五位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他们不仅有着强大的个人语言特色叙事能力,亦具备对不断颠覆固有艺术创作形式的关照。(编辑/王宗亮)

此次展览之所以用《微镜》(Microscope)为题,这是因为它与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相吻合。近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进程像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一样呈现既多样性又碎片化的特征,即以往宏大意识形态的叙事和集体无意识的表述日渐式微,随之掘起的是自由的个体化或个人性的日常经验的微叙事。如此的表征集中反映在艺术类型的方方面面——从绘画和雕塑,到装置和影像,再到综合材料。

在这次展览中,受邀的五位不同年龄艺术家文倵、任芷田、李易纹、林科、胡为一的作品呈现了各自独特的美学品味,即在方法论上反映出灵活与多样,在媒介上表现出自由与扩张,在观念上呈现出精微与哲理。

文倵

文倵的作品并没有呈现什么主义的明确理论,但他要以最简单的方式发挥机器之功效,将其转移到绘画中,并让其颠覆绘画表现技巧及其秩序。虽然他所表现的是大多常见的形象,但其作品剔除了语境化成份,以再现其纯视觉意义。与此同时,文倵的作品通过手绘与机器的冲突暗喻了社会普遍价值观的混乱,进而直指当今社会与文化互相动摇的评价基准的根基。因此,文倵作品所彰显的操作性,显而易见地证明艺术生产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任芷田

任芷田的四幅绘画“20140925”、“20141001”、“20141101”和“20141102”以碳黑为媒介代替了墨,用毛笔表现一种淋漓尽致的快感,充满流动的书法结构, 在千变万化中隐隐透出磅礴气息,散发着魔幻般气息。任芷田的作品常从一个易被疏忽的角度展开对事物的思考,他作品的关键语汇由中国经典的毛笔书写与日常物质构成,韵动优美的书法与碳黑的关系并置于画面,草书恢宏之势在飞舞中得以浮现美感。

李易纹

在李易纹最近的绘画“方阵”、“方阵2”和“冠”中,他善于捕捉建筑的细部或局部,并常常将其抽离,让形象更单纯而简洁,让人感受到一丝丝一缕缕的诗意,淡灰色的基调,寂静的环境,孤耸的建筑,空旷的场地,犹如庸俗小说一样身处一种已发生或正发生的“无人之地”,这种冷漠的情景与充满躁动的都市景观形成了对比。李易纹的绘画具有心理“错位”的主观性—由单纯、宁静、诗意、怪异组成的语言。显然,艺术家采用的是后现代的表现方法,将现实、非逻辑、虚构、异位、小说情景的要素融入新的绘画语汇,既拓展了绘画的修辞美学,又建构了新的绘画叙事。

林科

年轻的艺术家林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近来他颇受关注。他的影像作品“电子乐总让人跳舞”(2-04)几乎被看作是新媒体的集合体,即由互联网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摄影记录与计算机操作行为记录构成其作品。事实上,林科把肢体行动和多媒体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剧场空间。但有意思的是,艺术家拒绝了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应用,而是充分使用计算机录屏软件记录一些计算机操作行为,即在屏幕中排演,行为结束,视频文件马上生成。在艺术家看来,他只是一段动态影像的发现者而非创造者。

胡为一

与林科的作品不同,胡为一的作品更强调影像装置与互动性的关系。他的作品“低级景观II”于2013年在荷兰鹿特丹完成, 它集合了低级景观/现场电影的概念,并融入了观众参与的互动要素。在这一旅行箱中,胡为一把旅行箱看作是人在全球化和现代社会中的载体,它作为一个日常容器,而旅行箱的内部结构也被处理成类似城市街景,其相应调整的轻巧材料,以便于携带,让其成为一个所谓的“可移动式的电影院”。

因此,“微镜”是一个“以小见大”的群展,是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缩影。五位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充分展现了个人的天赋、想象和创造,而且也再现了中国社会转型中当代艺术的新变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行箱当代艺术艺术家
当代艺术看得懂
基于单片机的旅行箱包控制系统设计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旅行箱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陪你漂洋过海的旅行箱
RIMOWA巴黎旗舰店盛大开幕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