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究性教学模式初探
2015-06-30李富全
李富全
【关键词】 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模式;
设计要素;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1—0074—01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的是“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而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变知识灌输为能力的培养,可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发现”的思辩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设计要素
综观已有的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案例,较多倾向于设置探究性课题或“课题——辩论赛”相结合等形式。笔者的探索实践更着重于“渗透”,即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把课堂教学、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考核等各个环节构成课程教学整体,把探究性学习的要素渗透于各个环节中。
1.课前预习: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必须予以加强和改进。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必须破除“教师中心论”,确立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论”,意识共享;需抛弃教师“一言堂”和“单向灌输”,要精讲多练与精讲多议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内容的采撷与剪裁以及每一节课的导入都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因为好奇心是思考的开始,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3.课后作业:要打破对作业概念理解的思维定势,把作业概念扩充到预习、复习、自学、议论题、小论文、史料查询、史料判别等多个方面;完成作业的工具与手段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听、看、读、写、书面笔答、网络查询、电脑存调、议论、辩论,等等;而完成作业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是个人独立、小组合作或是小组互助,等等。
4.阶段考核:考核的形式与内容要根据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求做相应变动,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小论文、读书笔记、史料收集等;笔试的内容也可以有所拓宽,如笔者曾以一段小故事为引子让学生撰写议论文的试题,学生既用不着死记硬背,又可锻炼多方面能力,极受学生欢迎。
二、探究性教学模式实践案例
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人类历史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人们能动地求生存、求发展的进程。毋庸置疑,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产生或涌现,正是那个时期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程的生动写照。
笔者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广阔背景,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有意识地增加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真相的强烈愿望。如,以“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课文为例,我先以朗诵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项羽兵败被围时唱的哀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作为课堂导入,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引入到战火纷飞的古战场,使学生聚精会神地期盼着故事的铺展。这时教师则稍作停顿,让学生回答教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理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成语、典故,待学生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了“穷奢极欲”、“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等后,教师又提出以讲述小故事的形式对这些成语予以诠释,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秦亡的必然,并分析与归纳农民起义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一句成语,一个小故事,既是史实,又能让学生引发思考、分析、推证,师生、生生之间双向互动,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整个课堂气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当然,激发兴趣与好奇,只是推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先导、一种手段,教学的重点应在于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等因果关系的梳理、分析、思辩、评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查询、辨别、考证史料、史实的能力,并从中升华为人生哲理。
总之,课堂教学应向两端延伸。课前预习、课后作业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既应有历史典故资料的探寻挖源,历史人物的传略撰写,历史现象的剖析辩论……也可以是小组合作,使作业真正成为掌握知识与能力形成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阶梯。
此外,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的改革也是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撰写读书笔记、历史人物传略、史料搜索与鉴别、历史现象的辩论,均可形成考核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还曾在考试试卷设计中增添了“根据历史材料写作文”一项,拓展了历史与语文学科的关联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能力。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