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伟:
2015-06-30毛伟
毛伟
美点赏析
《成熟的过程是那样不堪》是一篇意蕴深厚而又极具精神力量的哲理性散文,读之如雨露甘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成熟的过程是那样不堪》像一位饱经世事沧桑的老人,干练而质朴、深厚而旷达、痛楚而悲壮地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那是一種岁月沉淀后的睿智,那是一种人生大彻大悟后的体味。题目看似平淡,实则平中见奇,令人深思,引人入胜。
文章小处着眼,大处落笔,构思新奇。由“爱心香蕉”入手,娓娓道来,既有对熟香蕉表面已经变黑,“爱心香蕉”却不为所动的精彩叙述,又有把香蕉装入纸箱,用报纸层层遮盖变熟的精彩之笔;既有对成熟香蕉失去青涩模样的精彩描写,又有由事及理,点明主题的深刻感悟:“世间的事,大多如香蕉一般,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是如此不堪。”
成熟是什么?成熟是一种青春稚嫩的消逝,成熟是一种内心溢满的香甜,成熟是一种世事不堪的磨练。
但作者的笔锋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由物及人,列举偶像派歌手走过的艰辛历程,生活之困顿,读之令人心酸不已。理想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生死相依。人在追求理想的航道上,必然要承受万般屈辱的伤痛。
接下来,作者不惜笔墨抒写成熟,进一步深化主题:成熟与时间、人的身心的关系。作者用富有思辨性的哲言诉说一个道理:“成熟不仅是岁月的增长,更是经历的增加。凡事在成熟前,都是有苦味的。”作者从多种角度对成熟的阐释,极大丰富了成熟的内涵,给人以思考。
文章的结尾,用设问的方式,再次阐明每个人在成熟之前,都会像香蕉一样经历青涩的时光——“沉默无助”。照应文题,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从考试作文的角度,文章开头点题,中间深化主题,结尾再次阐题,这种反复点题的方法很值得借鉴。
语言质朴而生动,妙趣横生,是一大亮点。如:“香蕉们在一起,大抵也会交谈的。”“大约是性格不合,谈判失效。”语言拟人化,寥寥数语,形象生动,诙谐幽默。又如:“像一个孕育过孩子的女人,面色泛着黄油脂,青春不再。”比喻手法,传神有趣。尤其是“成熟”段的排比,气韵生动,酣畅淋漓,洋溢着浓浓的抒情味和哲思。
难点指津
散文形散神聚,学会抓主旨句(关键句)解读文章,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也是文本阅读的一大难点。
文章叙议结合,夹叙夹议。由“爱心香蕉”写到对世事的感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由偶像歌手写到对成熟的认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尾的笔调,看似闲谈,却如夏之惊雷,一发千钧,气贯长虹,叩击心扉。阅读中抓住主旨句(关键句),理解文本深蕴就会迎刃而解。
文章一些哲理性句子的理解也是难点。如:“如果有一天,我住到自己的房子里,我第一件事情是大哭一场。”千辛万苦,住到自己的房子,本应高兴,为什么要“大哭一场”?仔细思之,并不矛盾。“大哭一场”既是对过去不堪生活的哭泣,也是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告慰,意蕴更加深厚。再如:“茶本来也是青涩的叶片,是时间用慢火将一个生涩的茶饼暖热,这样,饮一杯熟普洱,我们仿佛和一段旧光阴在对话,我们会瞬间进入安静,觉得平淡也是欢喜。”普洱温熟的过程“是时间用慢火将一个生涩的茶饼暖热”的过程。品茶的过程,就是品一段旧光阴流逝的过程。人生如茶,不禁令人唏嘘!而一杯熟普洱所经历的归为成熟,而成熟的表现恰是“内心渐次平和”。心安气静、心平气和乃人生之至高境界,如果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何来平淡,何来欢喜?
考点训练
1.文章提到“普洱”有何作用?
2.为什么说“美好之前的不堪,注定是我们人生必然伴随的滋味”?
附:参考答案
1. ①把成熟比作一壶陈年普洱,甘饴润心,凸显成熟的魅力和意义。
②成熟的过程就像温茶的过程,必须经历时间的打磨,承受涅槃般的煎炒。
③把成熟比喻成一壶陈年普洱,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说理生动透彻。
2.①美好之前,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和香蕉一样青涩的时光。
②美好之前,每个人的努力都浸满了汗水和泪水的辛酸,都会沉默无助,承受时光的黑暗或理想的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