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正装的设计与改良
2015-06-30于洌向诗艺何超红贾志凡李佳
于洌 向诗艺 何超红 贾志凡 李佳
[摘要]发扬本土文化,打破传统正装一成不变的款式,设计和改良出充满时尚气息并具有中式特色的服装,可使穿着者在正式的场合获得舒适感、自信感,有利于穿着者恢复和积蓄精力。文章对中式正装的创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式正装;服装创新;款式设计;工艺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212
当全世界的目光汇集在中国,当中国的时尚潮流面向本土中式服装时,中国化的市场需求也随之而来。国服是国家政治领导人在重要场合所穿的第一要服,但是对于一般的正式场合来说,正装才是适宜穿着的服饰。我们的灵感来源在于如何发扬本土文化,打破传统正装一成不变的款式,设计出普通百姓在正式场合能够驾驭的充满时尚气息并具有中式特色的服装。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题,正装的休闲时尚化也在不同角度上体现了这一思想。将正装设计得独特而时尚是当今市场的重大需求,我们的创新就是使穿着者在正式的场合具有舒适感、自信感,有利于穿着者恢复和积蓄精力,从而达到轻松自信的效果,这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1服装款式设计创新
整个系列包含四套女装和两套男装,细节上运用穿插、折叠、连折等手法进行款式设计,廓形上在正装原本的基础上适当增添时尚设计,突出着装人的形象气质。
女装多处设计了假两件外套,其借鉴了男士中长款商务休闲风衣,设计了假两件形式的中长款外套,翻领延长至衣身作为马甲,将马甲与西装连成一件,将大衣与西服连成一件,都减少了服装之间的缝隙,有了层叠效果,却取消了中间的累赘部位,完全不影响正装的合体修身,而在功能上,双前襟设计更加挡风。背部运用穿插设计,增加干练感,同时裙子或衬衫运用折叠手法,通过面料的二次再造增加肌理感,同时条格肌理符合正装的严谨风格。上衣后片与裙子后片的连体设计,衬衫领改变为多片翻折领和扁领;肩部做微小的立体造型,增加女性干练的气质;腰带运用穿插的手法,使衣服有多种的穿着方式。
男装在细节上增加了更多时尚美观的设计,比如外套假两件设计,中华立领的改良,领带运用穿插设计系在外套上,在肩頭处运用立体造型以强化肩部,衣兜部分保留中山装兜盖的形式。
2服装结构创新
21打破传统正装的翻领结构制作
一是女装中将衣领与衣身相连,款式设计的同时也巧妙地将胸部省量进行了设计,制作过程先用平裁的方法粗裁,即以胸围、背长等基本尺寸为依据,用平裁的方法进行款式裁剪,并在关键部位(肩宽、领口、袖窿等处)适当多留一些缝份,裁剪后再用立裁的方法进行假缝试穿,在立体人体模型上观察着装效果,调整尺寸,整理形状,并作好修改标记,最后将布样平面展开,进一步修正裁片造型,最终确定板型。
二是鉴于男士正装的领带的搭配,将领带元素用于女装。我们采用了领带的整体廓形而不是领带本身的结构设计,制作时将女装前片先进行分割裁剪后加宽,按比例画出领带与前衣片连接。
三是领子通过改变衬衫领的领宽领角等重要参数后,将前领翻折,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先是将靠近颈部一侧的纸样画出,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整外侧贴合的纸片,以领重合的方式形成多片领,既增强了领子的立体造型感,又多了几分正装带给我们的正式严肃的感觉。
四是男装衣领,灵感来自中山立领,但是我们进行了美化和改良,改变了其领角及领长,从而使其与衣身连接可展现出不同的形态,改变了原有中山领型带给人们固有的严肃紧张之感。
22结构线的改变而带来的廓形变化
利用课上以及课余所学的结构知识来打破正装原有的结构处理,从原型到成衣设计中灵活应用原型实现功能性结构线的设计。服装要表现人体曲线,首先是通过结构设计,在衣片上采用局部收省(或褶裥)的方法。
(1)我们选择设计在最突出结构线的位置——衣身。应用到男装上的步骤:对原型进行适当放量设计后进行分割,前片各部分分别再加以延长,最后将不同衣片按设计好的位置缝纫,形成假两件设计,制作过程中为使分割线圆顺而美观,我们对相互缝合的衣片不断地进行调整。
(2)上衣前片进行弧线分割,拼接折叠衣片,完成马甲式设计。在此设计中,我们的创意点来源于正装中马甲三件套的运用,我们采用了马甲与内衬搭配后的整体廓形,将马甲的外轮廓巧妙地应用到我们整体的设计当中。
3服装工艺创新
31折叠手法
设计好折叠效果,先在牛皮纸上折叠进行不断地试验来得到我们想要的肌理,然后再画出折叠的痕迹,尝试不同折叠方向并应用于白坯布上,同时考虑到布的硬度厚度等因素,得到预期的效果。
32穿插手法
作用穿插手法首先要选定穿插口,然后确定各衣片的层次关系,我们假两件的女装设计中,将后片中段衣片弧线分割,然后根据分割后的下半部分确定长衣片上的穿插口位置,并将开口毛边包边处理,然后即可穿插缝纫。
33熨烫定形
衣片上收省仅是表现人体曲线的一种手段,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能符合整体造型的要求,这就要借助熨烫定形来解决。整烫工艺包括整烫工艺条件和整烫工序流程,用喷雾、熨烫去除皱痕,稳定衣料结构定型处理,使服装外形平整、笔挺。利用纤维的可缩性,适当改变其伸缩度与织物经纬的密度和方向,以满足人体体型与活动的要求,从而达到塑造服装造型的效果。
34刺绣手法
运用辫绣,辫绣:“辫绣”的技法主要是在贵州雷山地区生活的苗族使用,刺绣时先将剪纸纹样粘贴在绣布上,将所用的彩线用手工的方式辫织成3毫米左右宽度的辫带,再根据图案轮廓要求,按照一定的纹理,由外向内将辫带织盖在图样上。
4服装面料图案创新
采用数码印花技术将中式传统图案巧妙安插于合适的位置,同时将带有中式特色的刺绣应用到服装的衣领、袖笼以及腰间等部分的细节设计来使正装具有特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项目实施意义
之所以想到做正装的改良,就是想要用年轻一代的思维模式与创新想法,在保留的基础上改变传统正装的单一性与限制性,既满足市场需求,又满足年轻人渴望拥有独特职业装的生活需求,最重要的是发扬中国的本土文化。国服之中见政治文化,本土中式服装见人文情怀。
首先,我们创作并制作出了具有本土自主设计的中式传统正装。多年来,我们国家将西服东渐的服饰沿用至今,国际化但是不具有本土特色,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我国历史的回温,对于本土特色的中式服装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我们创作设计并制作的服装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这种缺乏状态,虽然没有大量投入生产与销售,虽然还欠缺完善与改正,但初露矛头的现象与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不可小觑。
其次,我们改变了我国正装设计的雷同化。相信有过求职经验的人都知道并且深深体会到了我国正装的设计非常雷同,款式结构相近,色彩变化范围小,外观大同小异,难以体现自身特点,使购买者选择性小。我们以年轻时尚的视角,从不同方面保留并展示了中国元素的另一种展现形式,使选择者能够有多种选择方式与穿搭方式,在这些新鲜元素的运用上又不失正式,很大程度地避免了这种雷同现象的发生。
再次,此次的中式正装的设计与改良解决了传统正装配饰设计不齐全的问题,使服装的整体美得到了提升。在设计过程中,同学们集思广益,想出了很多可实施的可进行制作的服装款式。最后经过融合与改正,设计出了这六款集聚精华的改良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正装。在确定服装整体款式后,又做了与服装风格相协调的服饰品的设计,这包括与服装在色彩、款式时尚相配套的腰带、方巾或拎包、鞋袜等系列服饰品的配套设计,整体性的设计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最后,我们将服装进行了市场细分,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出各自适应的正装。让各个年龄段的求职者们在求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外形美,最大程度上彰显其特性又不过度夸张有失大雅,从而增加其自信。
参考文献:
[1]郑巨欣世界服装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1
[2]马晨曲民国时期上海西服业的特征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