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2015-06-30嵇岗
嵇岗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同时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缩小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经济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061
1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政府和汽车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企业方面,国内众多汽车企业已经意识到在技术创新、资助研发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带来的被动,纷纷根据自身资源寻找自主研发的最佳途径。
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为例,在自主品牌发展与自主研发上就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即在多年合资合作所积累的人才、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并整合国际上的优质资源,跨越式发展,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构建自己的研发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在研发体系上:目前上汽自主品牌已完成了从关键零部件研发到整车研发的完整布局。旗下的大型研发机构除了正在迅速扩大规模的上汽汽车工程院外,还包含双龙的研发资源以及在英国建立的上汽汽车海外(欧洲)研发中心——Ricardo 2010。另外,上汽集团旗下众多的企业技术中心、与国内著名院校合作建立了17个产学研工程中心以及意大利博通等国际研发机构,都是上汽自主品牌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创新模式上,上汽选择的是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在有了全球研发体系、国际化的研发团队的基础上,上汽实施了更为实际、科学、缜密的规划与行动,真正地提升了自主研发能力。上汽的自主创新分为三个层次: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和新技术创新。
所谓二次创新,是指在收购的罗孚知识产权或双龙产品的平台上,快速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上汽汽车即将推出的第一款新车W161就是这种二次创新能力的体现。
集成创新主要体现在于2007年上市的中级车W261上,这款车是面向国际中级车市场全新打造的真正自主开发和设计的高性能轿车,满足代表全球汽车行业最高设计标准的欧洲汽车标准体系。
上汽的新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新能源车的开发上。受世界范围内能源紧张和环保要求提高的影响,新能源车的开发正成为各大汽车巨头发展的重心。上汽股份总裁陈虹曾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我们与跨国公司的起跑线相距不远,这也是我们可以重点跨越的一个领域”。 针对新技术创新,上汽集团已开始付诸实践。目前在混合动力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方面,上汽研究院已经有所进展,同时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也在争取超越性的突破。
我国民营汽车制造企业中发展比较成功的还有吉利汽车集团,它是近10年里迅速成长并跻身我国汽车制造企业10强的企业。吉利正在由过去纯粹的“模仿—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向“联合创新—整合资源创新”模式转变。今天的吉利正通过对外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实现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积累。但是我们在看到吉利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吉利的“联合创新—整合资源创新”与汽车行业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无论是从企业的研发投入,还是企业的申请专利数上看,吉利汽车与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跨国汽车公司相比,创新水平和能力还是较低的。
2中国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差距
21R&D投入
国外大型汽车公司均有规模大、实力雄厚的研发中心,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占整个销售额的3%~5%。而我国汽车的研发能力则极为薄弱,R&D投入占销售额比例远远低于国外发达水平,除一汽、东风、上汽有一定规模的技术中心外,其他企业基本无自主研发能力。一汽、东风两家也主要进行载货汽车的研发,轿车自主开发尚属空白,在研发投入方面存在的差距更大。
22研发方式
我国汽车制造厂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技术消化吸收。在我国,企业引入先进技术后的消化吸收费用平均还不到引进项目费用的7%,而在韩国、日本等国该项费用是引进项目费用的3~10倍。相比之下,我国的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热衷于不断引进国外产品和技术,却没有进行后续最重要的消化吸收工作,忽视了对技术的掌握和竞争力的提升,更不要说在基础技术研究和自主开发能力建设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了。結果导致了“技术落后—国外直接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使得引入的新技术总是停留于表面,对国外技术和产品持续依赖。
23专利
通过中外汽车工业专利数据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外存在的差距。2004—2014年,中国国内有关汽车技术的专利申请数为19862件,这个数字比2004—2014年国外十大汽车公司中的丰田公司、现代公司一个公司申请的总数还要少。
24发明专利数占所有专利申请数的比例
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实力,客观上反映了该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一个行业或企业而言也是如此,2004—2014年我国汽车工业申请发明专利为2561件,仅占申请总数的129%,同期国外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为5028件,占申请总数的90%。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显而易见。
3中国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对策
31促进制度创新
针对我国目前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分散、达不到规模效益),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汽车企业战略性调整、重组和改造,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汽车和零部件大公司、大集团或跨国公司,重新构造大中小企业链的合理关系。这样就必须改变我国汽车企业原有的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行政附属关系,在企业管理和企业制度上,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以产品为目标,以资本为纽带进行产业大整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堅持引进技术入门,以自主开发为本、联合开发为辅
自主开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梦寐以求的事。也是我们与国外汽车生产大国存在巨大差距的关键所在。中国汽车工业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简单地以市场换技术实际上是捆住了自己的手脚。跨国公司到中国只是抢占市场,而不是培养竞争对手,合资企业的中方母公司希望介入产品开发,常常受到合资企业外方的各种限制和干预,致使企业的每一代产品都是外方产品。所以我们要转变对自主开发的传统理解和认识,不必全部照搬日本、韩国汽车工业的“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发展模式。学会把全球的资源(包括技术和知识)和国内的资源拿来为我所用,制定既有利于技术引进又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总体上“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
33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建立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中国汽车工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集成现有的资源以实现联合攻关,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立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官、产、学、研大联合,集成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和能力,构筑和完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平台,从而与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以支持我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发展,形成国际竞争力。
34大力加强汽车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包含研发能力建设、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组织机构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体系。它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力量。根据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重点应加强研发能力建设,着力实施人才战略。
(1)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汽车的资本密度越来越高,所以汽车的研发投入规模必然越来越大。在此方面上,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大型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对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开发项目给予各方面金融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应该依靠竞争,进一步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
(2)实施人才战略。除了研发投入因素外,缺乏人才也是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落后的又一重要原因。健全现有层次的研发人才梯队,是国际著名大型汽车公司研发队伍的共同特征。以通用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为例,该公司聘用了600名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6%,具有硕士学位的占24%,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实验环节也聚集了庞大的各类人力资源,从事实验台架的研制使用与维护的实验工程师就有上千人。所以为保证中国汽车工业21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实施人才战略。具体而言,在企业内部,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通过职工持股、技术入股以及期股和期权等股权激励的办法吸引和留住掌握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人才;三是吸引高层次留学回归人才进入汽车企业工作,让他们以专利发明、专有技术等参与分配,共享合作委托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
(3)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实现汽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国际上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组织过汽车工业国家创新系统计划。一起攻关一些共性的技术问题。比如,为了解决汽车发展中环境污染、能源等重大问题,美国国会曾宣布了“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PNGV(Partnership for a New Generation Vehicle)。这项计划使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内,稳居全球汽车经济领导权。无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从社会影响方面来看,它都不亚于当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所以我国汽车工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实现汽车技术跨越式发展。
4结论
汽车产业本身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国内众多学者在理论上已经论述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技术创新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而经济发展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技术创新,相关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尚不多。所以,从实证角度出发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运用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勇军基于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的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4(1):26-30
[2] 赵鹏飞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119-121
[3] 李素荣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战略选择[J].世界汽车,2014(1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