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世界不该有暴力
2015-06-29胡洁人
胡洁人
在世界各个国家,每天都会有校园暴力事件的相关报道,有些性质之恶劣、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香港文汇报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0.8%的受访者曾在校园遭受各种形式的暴力对待,同时超过一半受访者承认曾参与校园暴力。在中国,校园暴力一般要到非常严重,甚至已经触犯刑法的程度,才会受到社会关注。
近日,福建中学女生在上学途中被多名未成年学生群殴羞辱的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我们该如何对青少年进行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心理培训来预防这类悲剧和暴力事件的出现?特别地,如何有效防控校园暴力犯罪,减少校园暴力案件对家庭、父母造成的伤害?
校园暴力何以发生
“我不敢去上学,我怕再被打。”2015年4月29日,漳州市一名中学女生在上学途中被五个女孩拉到校外的小巷子里群殴,并被扒光上衣。令人心寒的是,围观者没有一人阻止,而受害女生也不曾喊一声“救命”。噩梦发生后,被打女生不敢回到学校上课,战战兢兢地躲在家里。
更严重的案例发生在深圳宝安区的一所实验中学,初二的学生因宿舍矛盾和口角纠纷,持刀刺伤两名同学,其中一人身中三刀。这些血淋淋的真实悲剧摆在教育部门和司法部门的面前。
校园暴力,又称校园欺凌(Bullying),是指发生在各类学校校园内及周边地区,破坏学校师生及家属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和抢劫等犯罪行为。校园暴力施暴者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而受害者以未成年人为主,施暴人通过在身体、心理和言语上对受害者进行攻击,包括敲诈、勒索、胁迫、色情、暴力伤害等,造成受害人身心受到压迫,令受害人感到愤怒、痛苦、羞耻、尴尬、恐惧以及忧郁。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暴力的出现?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学者对台湾中学生遭受校园暴力的对象和成因进行分析,发现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包括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和异类学生。施暴原因及条件包括受害者的人际关系不佳,潜在施暴者会基于情绪(看他不顺眼和厌恶)及工具(金钱及地位)目的而展开攻击。受害者因为力量失衡而无力反抗,或者因为害怕被报复而不敢告诉他人,会让潜在的施暴者得寸进尺,不断重复这种暴力行为形成长期欺凌。
在笔者看来,施暴者对同学或年幼学生采取暴力行为,是家庭、社区和学校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校园暴力源自社会学习,而人最初的学习都是来自父母家庭,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系影响导致儿童暴力倾向的增加。如果父母对孩童带有敌意、不负责任、冷漠遗弃和采取暴力,那么这些孩童的社会互动处于负向状态,他们将来成为加害者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
学校老师的教育和言语影响,长期负面的指责和批评也会增加学生的暴力倾向。孩童进入小学后,受到影响最大的人就是老师。而未成年儿童都处于行为的摸索期,如果教师选择错误的管教方式,对学生进行不适当的批评或者任其对同学采取暴力而不加制止和教育,那么可能造成施暴学生和其他学生错误的价值观,进而导致暴力行为的继续或增加。
学生犯罪的背后也折射出他们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和问题,竞争压力太过强大可能会导致部分青少年心理的扭曲。由于得不到适度的疏导和释放,而通过暴力和犯罪的方式表现出来。当下的学生从幼稚园开始已经生活在强大压力下,学习、考试、排名、就业和研究等激烈的学业和社会竞争将某种无形的压力转移到他们身上。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无法获得老师的肯定和欣赏,无法顺利升学的时候,都可能将这种内心的压抑和不满通过对其他同学的暴力爆发出来。
此外,情感受挫和行为学习也是导致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未成年的人格和行为都还处于不断塑造的阶段。当学生认为某些对他们非常重要的人无法给他们情感满足和期望的关怀,会大大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增加他们对他人施暴的可能性。
心理上的狭隘、自私、唯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
不容忽视的伤痛
校园暴力不只发生在校园,也可能发生在校外甚至在网络上。其所产生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受欺负的同学极有可能产生长期的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暴力实施的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其中包含了不同的角色身份(role playing):施暴者,采取暴力和发动欺凌行为,通常还会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受害者,受到暴力和欺凌的学生;协助者,跟随施暴者直接参与暴力行动的学生;附和者,支持施暴者的行为,如在旁边嬉笑或呐喊助威的學生;保护者,安慰及支持受害者的学生,会尝试制止暴力行为;局外人,置身事外的学生。
这些角色中,施暴者、协助者和附和者在未来成年后的犯罪率、酗酒、赌博等越轨现象的比例都相当高。实际上,校园暴力是一种反社会行为,通常会造成受害人的心灵创伤、扭曲,也会造成课业成绩下降,人际疏离,做出离家出走、逃学的行为,甚至可能逼迫受害人产生报复性的攻击行为,使受害人转而对他人施暴或者自杀。其中有些受害者长大后会转变为施暴者,他们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也比单纯的施暴者高。
来自杜克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研究了儿童期暴力是否影响身体健康。研究人员就遭遇的暴力经历采访了来自北卡罗来纳的1420名9-16岁儿童,其中90%是白人、4%是美洲原住民,6%是非洲裔美国人。研究者对这些儿童进行C反应蛋白(CRP)的血液测试表明,受害儿童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着他们被施暴的次数而增加。C反应蛋白(CRP)是身体的低级系统炎症的一种标记物,常常与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症状有联系。在施暴停止后的19到21岁的第二组血液测试表明,在童年被欺凌的人的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保持在曾经进行欺凌的人的两倍,而施暴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从未被施暴者或者受害者。这些结果提示一名儿童在暴力行为中的角色可能充当了风险因素或成年期低水平炎症的保护性因素,而这可能对长期健康有负面的影响。
由此可见,校园暴力对施暴者的未来发展以及受害者的身心发育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一份来自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在不少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报道中,狂砍、狂刺、锄杀、砍杀、刀劈、杀父、弑母、奸杀、勒毙等血腥暴力行为随处可见。
重在早期教育和引导
针对问题的根源,该通过什么方式来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呢?如何帮助经历过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排除心理阴影,重建生活信心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很多学者反对通过法律或加强惩戒的方式来对付校园暴力者。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里戈比教授也不认为法律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功途径。在很多情况下,它仅仅是在提醒孩子,他们的所作所为是错的。一些专家认为,教孩子如何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而非仅仅做一个旁观者,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具体而言,预防和化解青少年暴力应当以法制教育为基础,尽早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对待他人的态度。说到底还是教育和社会化的问题。
首先,法制教育更注重的不是对法律的认识,而是培养一种正义、公平和富有同情心的情操。在如今竞争无比激烈的现代社会,父母更多会倾向以技能提升和才华培育等目标作为培育孩子的发展方向,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心理健康特别是他们对他人、社会的理念和态度。青少年更需要在学习知识以外遵从良好的价值取向,形成法制感和正义感。特别需要懂得所有人在社会上生活都是平等的、公正的,自己应当用同情和怜悯的心看待外界。这种朴素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却是比技能和才华更重要的方面。
其次,预防校园暴力和青少年走上歧途不是到青春期出了问题才去做,而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特别需要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以前去培养和养成习惯。因此,幼儿时期对人的一生的行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幼儿时期过多沾染暴力文化,形成对暴力行为的麻木,或者遇到父母过度溺爱或打骂,都会容易在长大后形成骄纵、暴力和偏激的人格特质。到了青春期一旦遇到可以实施暴力的机会或诱因,就可能导致犯罪行为。因此,预防校园暴力必须从小做起,预防得越早越好。
第三,在当下网络媒体盛行的年代,不少青少年学习社会上的歪风邪气都是通過媒体和网络。媒介传播的一些野蛮行为和暴力手段成为青少年效仿的对象,他们有意无意地模仿电影或新闻报道的手段,借以对受害者施加精神伤害和羞辱感,自己从中获得极大的快感。因此,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和信息时应当避免对暴力手段的细节描述和披露作案的具体方式,应该更多谴责施暴者并强调行为的后果,以此给大众警觉。
对受害的学生群体,可以参考国外的相关做法,建立心理咨询室,专门为施暴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但这些都是事后弥补措施,关键还是在处于第一重要地位的父母家庭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这才是避免校园暴力发生的最重要方式。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