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测量工程在河流淤泥中的应用
2015-06-28潘伟
潘 伟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工程院,新疆 昌吉 831100)
浅谈测量工程在河流淤泥中的应用
潘 伟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工程院,新疆 昌吉 831100)
进行测量河流淤泥项目时,会遇到各种状况,如偏厚的淤泥及过窄的河道等,致使测量结果不够精确。故笔者通过现实工作所积累的经验,简明介绍现代测量技术具体使用办法及相关改善措施,便于将来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河流淤泥;测量技术;要求;方法
1 前言
测量河流淤泥时,因受不同客观元素作用,致使无法准确地应用测量设施,不仅测量结果产生偏差,且减小作业成效。而面对其不同的测量技术,为对比各自的可用性与科技性,使其测量办法与指标达成一致,故对其测量技术进行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2 河流淤积测量技术要求
2.1 平面控制
例如进行测量某地河流淤积时,可借助横断面法,运用此区域坐标系作为平面把控体系,面对已有数字基本地形图(1:500),对河流断面进行有效规划及设计,而断面位则使用全站仪或CORS-RTK测量体系来具体放样,依图与点精度来测量放样精度,按如上标准核算淤积方量,且平面精度在5厘米内,如此为具体的河流长度提供依据。
2.2 高程控制
高程测量作为测量河流淤积最为主要的技术。测量河流淤积时可用如下方法进行,即测深杆、径直测量水准仪(必须有较好的岸边地形与水深浅)、静力触探、测深仪及测深锤等方法。水下高程可经不同方法测出水面高程与水深并相减得出。
淤泥厚度可借助仪器测量,其方法包括探测放射线及超声波双频多普勒测量等。而后者通过泥水界面的高频测量,并结合低频测量出离水面间的淤泥底层之距,由此获得淤泥厚度。此法仅可对某层硬底与水底间厚度进行测定,且对被测地区环境与人员造成放射影响。
2.3 断面控制
进行测量预定河流区域时,应预测一条断面,间隔在二十至四十米内,遇到过多淤泥淤积及河流改变时应给予加密。而采集各断面点上的密度为一至三米,改变偏大的地区应给予加密。固定桩设置在两岸断面端点内,以此明确断面方位与基准点,可令采集数据之位每次都一样,便于对比。
2.4 淤积量计算
按淤泥相同位所测而来的底断面线与相应表面断面线,借助CAD软件绘出某个切面,且为封闭的,以此得出该面积S,也就是其位的断面面积。如下公式可得出淤积量,即邻近断面间的:式中:V──相邻断面淤积量
L ──断面面间河流中轴线上的距离Ws1 ──第i条断面淤积面积
Ws2 ──第i+1 条断面淤积面积将全部淤泥量即邻近断面间的,进行积聚,可得出此河流实际淤泥测量值,并将其各段值进行相加能得出一条河总共淤泥沉积数量,其公式为f=∑Vi。
2.5 测量成果成图方法
按实际测量的野外断面位,把其在地形图内展绘出,其平面位置断面图便能绘出;同时河流断面图可按野外测量得到数据进行绘制,1:100是其纵、横向尺寸之比,0.01米与0.1米分别是其高程与距离取位。借助专门研究数据软件将测量数据导入,便可得出断面形状。
3 河流淤积测量技术应用及成果分析
3.1 河流基本状况
本文经对两条河流的调查,即罗家斗河与和睦港,由此对淤积河流所用测量技术进行分析。前者河流所处三墩镇(西湖区),2.37公里为其实测长度,始于大鱼斗港,止于古墩路段。而后者始于杭海路,结束于钱塘江,3214米为其测量长度。两条河流的平均宽度分别为20与28米,河底标高设计分别是-2.0与0.50米。同为一级驳坎形式,前者护坡为干砌石块,后者一些河段为此,而另一些则是树根桩河段。
3.2 测量成果分析
测量和睦港与罗家斗这两条河流淤积可借助不同设施进行,即全站仪及水准仪等。据实际测量得出,两条河流淤泥厚度分别约:最大近2.26与0.77米,最小近0.15与0.10米。清淤工程量分别为41544.40与14343.6 立方米,平均厚度分别约:0.57与0.36米。
(1)断面间距设计,通常测量河流淤积以四十米作为一间隔断面进行。具体测量过程中,按河流不同状况展开适宜的加密调节,即支流汇水、弯曲、宽窄河流改变、设立堰坝及桥梁跨河等。
(2)断面上测点间距设计,因断面上设立的各河流测点量相差甚远,和睦港与罗家斗这两条河流中,某个断面就分别设立7与8个测点,它们取决于各自的河流宽度。通常测点分别设立在挡墙两侧,待清淤结束再分别设立于退宽度处,而中部测点大概隔两米设立一个。
(3)测量方法,现阶段测量河流淤积一般借助水准仪进行,此仪器以两根测杆来测量,之中某根测杆末端需加上特殊制作的,类似鸭蹼的东西,以便对表面淤泥高程进行测量;而另一末端采用尖头,便于对底部淤泥高程进行测量。对测点数据进行搜集时,一般使用对淤泥深与水深进行采样。此法由于受各种因素作用,即各个测量断面不一样的水深、评判有无触及淤泥表底端的指标不同、各个测量人员进行插杆所用力道不同等,致使产生不同状况,即不好把控及人为偏差等。
4 结论与建议
4.1 建议建立河流淤积动态监控网点,长期观测河流淤积状况。依不同水系分区,有目的地面对各种形式河流特性之位,有效设立经典监测断面一至两条,组织持续监测,确保一年有一至两次的监测,对不同淤积河流规则进行了解,由此为清淤设计打下基础。同时借助各相关技术如物联网等,以3S技术即GPS(全球定位体系)、RS(遥感技术)及GIS(地理信息体系)为基础,构建起相关数据库,研发出有关决策扶持体系,不断使河流管理更加全面化,即科技化、数字化及信息化,致使河流清淤更加符合标准,且保持常态。
4.2 建议开展河流清淤设计工作。如今河流清淤施工根本,在于测量部门的测量报告。但其中仍有不同的问题,即有无到位、安全及有效的放坡比、退后宽度及设计清淤线等。故测量数据由专门测量部门给出后,还需委派有关专门设计部门,且有一定资质,依河流情况不一,即河床泥沙性质、驳坎样式及地质条件等,组织设计河流清淤,由此保证清淤放坡比、后退宽度与设计线有效。
4.3 河流淤积测量要因地制宜,分门别类,采用适合的测量技术开展淤积测量工作。对浮泥与淤泥的特征,即流塑性,必须立足于具体的河流,对比选出相应的测量技术,其工艺必须显示出最大成效及最高精度。测量水下河流地形时,可借助测量法GPS(COR、RTD及RTK等形式)与测深仪。测量淤积时,当遇到二十米内河流宽度及一米内水深,进行高程测量时可用RTK径直触及河底。当遇到两米内河流深度及五十米内宽度时,可用全站仪与水准仪。当遇到两米以上水深及四十米以上河流宽度,可用测量法超声波双频。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4]PTK测量技术及其在河流测量中的应用,杜建国杜得彦,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2 年3 期
TU75
B
1007-6344(2015)04-0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