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和消耗你的人在一起

2015-06-27大四喜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9期

在大学前两年,我纠结于很多奇形怪状的人际关系里,后来我发现这些人和事消耗了我,他们带来无止境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能量让我对自己失望,对未来失望,对全世界失望。而后我换了朋友圈子,突然世界就美好了。这时我才意识到,他们曾经消耗了我的理想,消耗了我对生活的热情。我本可以用那些和他们一起抱怨人生的时间,来背10页单词,或者读一篇有趣的小说,或者玩一个我喜欢的游戏。

而今天又说起这件事,是因为我有个同事天天向我抱怨她的工作。她说:“我的工作没意思极了”“我不知道这份工作有什么意义”“我一点也不想干了”“我每天都无所事事,好无聊”。昨天我还安慰她,今天却彻底不想回应了。当时我正忙得不可开交,她又走过来,看着我的电脑屏幕,问:“你在干什么啊?我太无聊了。这工作一点意思都没有。”那一刻,我特别想把她的脑袋塞到手旁的花茶里,用那杯几乎要馊掉的红水洗洗她油了好几天的头发。

我昨晚又是两点才写完稿子,今天六点起床,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相比于上一份工作,我说不上有多喜欢现在这个,而我也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觉悟。但我总觉得,人总该给自己找点乐子。如果你真的要偷懒,就刷刷微博校内,看看笑话混一天吧。可你的选择是,焦躁地走来走去,在其他忙碌的同事面前愁眉苦脸的说“我好闲”,把负能量传染给每一个人。

我小时候有一个朋友,在外人看来,这人从来没有烦心事。从小家庭和睦,父母都是高官,有文化有品位,有钱有权。但我从认识这人开始,就无数次听到抱怨,抱怨生活太捉弄人,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抱怨遇人不淑抱怨怀才不遇。我知道这个世界有太多坐享其成的美事,但我更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饭也得主动伸手吧,你跩得像大爷还指望有钱拿?那就是电视里说的,你以为四海之内皆你妈呀。当然,我从不认为这个世界上付出能和收获划等号,但如果连付出都不付出,回报又从何而来呢?

我妈教育我说,吃亏是福。这话不是要我真的去吃亏,而是告诉我,有舍才有得。所以我远离了这位从来没有付出却一直在期待回报的朋友,希望其负能量不要波及到我。有些人,比如我那位同事,负能量在于什么都做不来;有些人,比如我这位朋友,负能量在于什么都不想做。

远离消耗你的人,也不要做消耗别人的人。你无法唤醒那些装睡的人,但你可以成为这个浑浊世界中清醒的那一个。

(责任编辑:彭宇)

编辑提点:郑文龙

《荀子·劝学》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传统文化中对于人际环境与自我修持相互影响的增上缘的重视与戒慎可谓无以复加。从家庭教育的孟母择邻,到个人发展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自主选择的优化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修持的恪守与坚持。而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亦无法彻底摆脱世尘与所谓“损友”的牵绊、拖累,正是在坚持自我与随顺众生中个人方得以随缘修行,达至以心转境、外化而内不化的人生境界,适为随缘自在、不失本我亦不离于世的仁人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