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六个最受关注热词(上)

2015-06-27丁刚冯雪珺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9期

“拿中国当头条,铁定卖得火”,这句媒体大亨的名言,随着中国越来越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也越来越受到外媒的推崇。

梳理2014年境外媒体、外国政要学者对中国的关注热词,也正是世界读中国的一扇扇窗口。

人民日报记者从众多关注词中挑选出6个。窥斑见豹,却足以让你看到文化的差异、外交的博弈,以及中国走向世界的坚实足迹。

[习大大(Xi Dada / Uncle Xi)]

这个词儿的“官方认证”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和全国教师代表座谈时,来自遵义的教师刘轶问道:“我叫您‘习大大’可以吗?”得到了习主席肯定的回答:“YES。”

外媒将习大大音译为“Xi Dada”,意译为“Uncle Xi”。

《纽约时报》专栏这样评述:“过去一年里,中国媒体一直展现出习近平主席生活化的一面——他出现在卡通里、网络歌曲里,甚至出人意料地出现在庆丰包子铺里。老百姓给他的昵称‘习大大’,更是传达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亲民、接地气的形象。”

对西方人来说,也许还没见过哪个国家领导人能和老百姓亲成这样,能够被主动称为“大大”。“德国之声”在《习近平,中国的“大大”》一文中,这样说:“他(习近平)的著名歌唱家夫人也增加了不少人气。(西方的)人们也许不大会相信,不过中国老百姓都喜欢叫他‘习大大’。”

《华盛顿邮报》甚至撰文研究网络歌曲《习大大爱着彭麻麻》:“这首描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他夫人传奇般爱情的歌曲,得到网民的喜爱和热议,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和传播。”

[中国经济新常态(China's New Normal)]

新常态(New Normal),起初来自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创出的新名词,普遍表示宏观经济从繁荣到衰退周期到正常的恢复过程。

习近平主席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从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到2014年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一年数次提到“经济发展新常态”。

《彭博经济周刊》直接以“中国有一个‘新常态’”为题,这样解释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借‘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

路透社预测,引领中国平稳应对“新常态”将是中国政府未来执政主旋律。

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央提出要谋划用好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引起外媒巨大兴趣。《金融时报》专栏文章直言最为有趣的就是“韧性”一词,文章认为中国转向新常态的过程,难以避免伴随着转型疼痛,但最终结果如果能够换来稳定的社会预期与积极的改革信号,那么对于民众而言,这将是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老虎苍蝇一起打(Hunting Tigers and Flies)]

早在2013年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随着2014年“苍蝇”们和“大老虎”的纷纷落网,中国的反腐力度更是让世界人民惊叹,外媒将其翻译为“Hunting Tigers and Flies”。前不久人民日报国际部和人民网联合环球街采短片《2014外国人眼中的习近平》里,法国人民、瑞典人民和澳大利亚人民纷纷表示,为习大大反腐点赞。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指出,中国反腐不再只是国内问题。中国启动“猎狐2014”行动以来的成果表明,反腐斗争对中国不再只是国内问题,已成为中国外交努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明确表示,反腐合作是一项重要议程。

墨西哥前驻华大使李子文说:“一年来的反腐倡廉和全面深化改革,显示出习近平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和魄力。这些举措是真正为广大中国百姓谋福利,习近平无疑是最让人钦佩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英国《卫报》说,中国目前的反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强度最高、范围最广的。韩国《中央日报》称,随着“大老虎”相继落马,中国领导层的威信将进一步得到强化,而反腐行动也将进一步获得推动力。

(责任编辑: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