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愈肌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①
2015-06-27袁博洋霍明霞袁晓辉
袁博洋,霍明霞,袁晓辉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止血愈肌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①
袁博洋,霍明霞,袁晓辉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探讨止血愈肌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06~2014-06,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及消化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止血愈肌散(三七粉、白及粉、大黄炭按比例2:1:1)。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凝血酶及输液治疗。结果:经2周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时间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止血愈肌散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多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的终末期引起。中医将上消化道出血称之为血证,临床以呕血和便血为主要症状。本病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06~2014-06,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及消化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10.2)岁;对照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3±12.5)岁。经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观察组32例中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胃癌1例,出血原因不明1例,对照组32例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5例,胃癌2例。出血总量情况:观察组32例中出血量大于1000mL者6例,500~1000mL者16例,小于500mL者10例。对照组32例中出血量大于1000mL者5例,500~1000mL者18例,小于500mL者9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出血量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服用止血愈肌散(三七粉、白及粉、大黄炭按比例2:1:1)上述药物研磨用温水配制成糊状 ,每次20克,每日 3次口服。同时配合奥美拉唑、凝血酶等西药及输液治疗。大便潜血转阴后再服药3~7d。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凝血酶等西药及输液治疗。治疗标准:经以上药物治疗后的疗效评估:①显效:大便潜血在3d内转阴者;②有效:大便潜血在3~7d内转阴者;③无效:大便潜血7d以上转阴者。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观察组32例中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32例中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见表1。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止血时间观察
显效和有效患者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实验组(2.15±1.12)d,对照组(5.23±1.3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效果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比较±s)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治疗血证,要辨清标本,出血之现象是标证,出血之根源是本,治疗大出血之时,首先治标,血止后再治本。治疗中小量出血,则可标本兼顾,一方面迅速采取措施,达到立即止血,另一方面针对原发病,制止出血之由。 故清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把“止血、 消瘀、 宁血、 补虚”列为治疗出血的四大法则[1]。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认为常由胃中积热, 肝郁化火,邪逆乘胃,气火逆乱,热伤胃络,迫血外溢而吐血,或由劳倦内伤,损伤脾气脾虚则失统摄之权,使血无归,而致便血。西医许多医家认为病因与年龄相关,60岁以下患者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变等良性疾病为多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社会环境压力大等问题有关,60岁以上患者出血原因,消化性溃疡占第一位[2],此类患者代偿能力差,出血后易合并休克,补充足够的血容量是初期抢救的关键[3]。从中医辨证角度看,离经之血则为瘀,出血后瘀阻脉络,瘀血不去则出血难止。止血生肌散(三七粉、白及粉、大黄炭按比例2:1:1)方中三七粉内含三七皂苷,缩短凝血时间,使血小板数目增加,具有化瘀止血而不留瘀的作用[4]。白及粉的有效成分可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血管黏膜的脆性,修复胃黏膜止血生肌的作用,能有效的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大黄炭有效成分可以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5],具有明显凉血化瘀止血功效,同时能增加大肠蠕动,促进肠内瘀血排除。综上所述,止血愈肌散具有祛瘀止血护膜生肌的作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可以相辅相成,取长补短,西医在及时补充血容量、抑制胃酸、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患者机体状态,纠正低血容量休克可以起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药局部止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唐容川.血证论[M].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167
[2]郑慧.上消化道出血114例病因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1):179
[3]韩桂华.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35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24(5):63-64
[4]张立海.三七止血与活血化瘀双向调节作用的临床应用[J].首都医药,2004,18(2):65
[5]时昭红.微米大黄炭治疗胃溃疡出血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校报,2009,25(1):63-64
袁博洋(1981~)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主治医师。
袁晓辉(1963~)男,黑龙江伊春人,学士,主任医师。E-mail:64543063@qq.com。
R
B
1008-0104(2015)02-0139-01
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