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互动平台 碰撞智慧火花
2015-06-26卢月琴
卢月琴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师生知识分享、思维碰撞、智慧成长的舞台。有效搭建交流、操作、辩论、探究等互动平台,可以让知识在对话中增值,激情在交流中点燃,思维在碰撞中灵巧,智慧在互动中生成,有效地提高了个体和群体的学习力。
[关键词]互动 共生 小学数学 思维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06
课堂,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地方,自然离不开对话与交流、互动与交往。如何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观点的碰撞,经验的分享,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冲破意识阀门而释放出来,擦出更多、更亮的智慧火花,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难题。现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如何搭建互动平台、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尝试,谈一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在“交流”中擦亮思维
要让每一个学习个体能投入到真正意义的集体学习,合作交流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在交流中,不仅可以展示自我研究成果,还能开阔研究视野,提高思维的广度及深度。
在教学“元角分”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人民币的特征,并结合已往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会从多角度辨认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50元、100元、20元。
生2:我认识1元、2元、5元、10元。
生3:我认识1角、5角、2角。
生4:我还认识5分、2分......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认识的人民币还真多。请同学们打开1号学具袋,认真观察,看这些人民币可以分几类?你是怎样认出它们的?
(学生分小组活动,然后汇报)
生5(展示小组分类图片):我们把人民币分成三类——元、角、分。
生6(展示小组分类图片):我们把人民币分成两类——硬币和纸币。
师:别看各种人民币一大堆,你们这样一分类,也就是有限的两、三类。分类真好!那么你是怎样辨认出它的面额呢?
生7:看数字。
生8:还要看数后面的字。
生9:硬币还可以摸大小。
生10:纸币也有大小。
生11:还可以看花纹.......
师:看来大家的办法还蛮多的,请小组整理一下,到底有哪些好办法呢?
(学生再次展开研究,然后交流辨认方法)
正因为每位学生对元、角、分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以及自身思维水平的不同,他们的交流才得以充分展开。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不仅开拓了各自的思路,擦亮了思维,并将个人独自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同认知的成果。这时的成果已经不是“散状”的了,而是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教师适时地加以点拨——“别看各种人民币一大堆,你们这样一分类,也就是有限的两、三类。分类真好!”——给学生“分类”的价值进行引导,发挥了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
二、在“操作”中拓展想象
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不仅可以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将内隐的思维通过操作活动“外显”出来,让教学有更好的支撑和抓手。“十指连心”,通过操作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打开思考的空间,让学习充满着张力。
以一年级的“认识图形”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 “摸一摸,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内容,将学生已经认识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及一个三棱柱装进一个黑色口袋中,让学生通过摸初步感受物体的面。在画一画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富有童趣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将物体上的面一个个搬下来,单独留在纸上。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是用手将物体按在画纸上,然后沿着物体的边用铅笔将其画出来,还有的在物体的一个面上用彩笔涂上颜色,将其印在画纸上。在剪和拼这个环节,学生的想象力又一次超出我的意料,他们不仅剪拼出多种图形,还给它们取上各种各样的名字。丰富多彩的创意让学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三、在“争辩”中明晰内涵
课堂中的争辩,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多的还能激发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争辩”就像一剂催化剂一样,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及数学技能更好地掌握。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我给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继而课堂中出现了两种声音,有的说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说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还给出了有利的证据:“我们在叠飞机的时候,就相当于一个三角形,如果两边不对称,飞机在飞行的时候就不平稳了。”这个例子一下子“俘虏”很多学生的心。这时,反方也拿出了证据:随意地用剪刀剪出一个三角形,让正方去对折验证。这时的课堂在一个个有力的证据下变得有些沉默,继而转入到下一段思维较量中来: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样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除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是不是也具备这样的特性呢?这时的课堂由刚才的“争辩”演变成了“合作”,学生畅所欲言,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最后共同探讨出:等腰或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他的均不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中的菱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其他的均不是;等腰梯形是,而其他的均不是;圆最特别,无论什么大小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更加通俗和准确的语言描述研究成果:长方形、正方形、圆一定是轴对称图形,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有的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在集体学习中,某一个学生的想法在起初往往是不够完善,不够概括,不够精确的,但在“争辩”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碰撞,可以将脑中无序的知识变得有序,零散的知识变得完整,单一的知识变得“块状化”“网状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对知识内涵本质的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四、在“疑惑”时引发探究
课堂学习因为个性差异性而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常常会生出“意外”,不过,“意外”未必是坏事,恰恰相反,抓住“意外”来“做文章”,不仅增加课堂的真实感,也会为教学打开一个新的世界。余文森教授曾经说过:“如果说,传统课堂把课堂生成看做一种意外的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看作是一种价值的追求。”巧妙地处理好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往往会收获更多。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课题一出示,学生就出乎预料地高高举起手:“老师,我会,我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如果将疑惑抛向学生,情况又会怎样呢?我提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很自豪地说:“我很早就知道了。”其他学生也不示弱,争先恐后地说:“我也会。”看到他们一个个神气的样子,我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念头:何不让这节课“始末倒置”。于是,我大声地提出自己的疑惑:“三角形的内角和真得如你们所说肯定是180度吗?”听到我的疑问,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趁热打铁:“你要是能给出有力证据,我就服了你们!”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用纸去叠,有的用笔去画,有的用量角器去测量,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他们的说法。这种从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过程中,学生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始终处于探究、发现的状态。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生成性资源,并集思广益,同样会“引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进入“创造”的境地。
五、在“发问”处点燃精彩
“问”是一切思索的起点,有了问题,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才有动力。但在平时教学中,大多数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课前更多的是会去考虑怎样有效地提问,而鲜少去思考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创设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引导学生养成好问、善问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点燃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加减混合”时,有这样一幕场景: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编出一道加减法混合的实际问题吗?
生1:公交车上原来有7人,上来了3人,下去了2人,现在车上还剩几人?我的回答正确吗,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2:不对,乘坐公交车时应该是先下后上。
生3:7人是乘客,还有驾驶员呢。
生1(听到两个学生的意见,生1很不好意思地笑了,重新编题):公交车上原来有7个乘客,到了站台后,下去了2个,又上来了3个,请问现在车上还有几位乘客?我的回答正确吗,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齐):正确!
生1(转换成小老师的角色):那请生4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4:7-2+3。
生1:能说出它的计算过程吗?
生4:7-2=5,5+3=8。现在车上有8名乘客。
生1:你说得很棒,下次回答问题时声音再高一点就更棒了。请坐!
看到学生的精彩提问、精彩回答、精彩评价,作为“倾听者”、“欣赏者”的我带头鼓起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这样的场景在我的课堂上已经成为常态了,让学生做小老师,用追问、质疑、辩论、反驳来带动大家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解决问题,课堂的精彩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
回顾自己的实践,我真切地感受到,课堂中只要放手让学生成为主角,几乎一切素材都可以成为互动的资源,互动越多,课堂越活,互动越深,学习越透,互动越广,共生发展的空间就越大。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