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工匠狂人
2015-06-26段崇政
段崇政
“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亚力克?福齐在自己《工匠精神》一书中说道。
作为富于创造的大国之一,美国、日本都源源不断地为世界贡献着工匠和新发明。
爱迪生:成功的工匠和不成功的生意人
很多后世的大科学家并不承认爱迪生科学家的地位,认为他只不过是个匠人。其实,爱迪生代表了“古典匠人”的最高成就。
1868年,21岁的爱迪生是西联电报公司驻波士顿的一名话务员,这里是全美电报机历史最悠久的地方,也是点暴击技术最先进的地方。
在爱迪生众多发明专利中,投票计数器是第一个申请到专利的发明。但不幸的是,这项发明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因为出于政治考虑,立法者有时并不希望加快投票过程——过程上的拖延可以使它们游说到更多的支持票。
另一项发明——改进的印刷电报接收机,得到当地一家电报公司的支持,然而他的火警电报发明却失去了与位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全美最大火警公司的合约。由于没有足够经费研发传真电报机,无奈之下只能收手。
虽然在商业上有许多无能为力,但不可否认爱迪生身为发明工匠,为世界带来的种种福利。
1876年春天,爱迪生将工作室和家搬到位于新泽西的门罗公园,在这里,他用真正的工匠模式开展自己的项目。
仅仅1877年一年,爱迪生的实验室就进行了包括电话机的多种改良机型、电笔、油印机、声音测量仪、若干化学实验在内的多个项目。早期的白炽灯也是在此时诞生的,只可惜在亮了短短几秒钟后,就被爱迪生扔到了一边。
日本:“工匠达人”的国度
在日本企业界,有一个“经营四圣”的说法,即战后经济崛起中最卓越的四位企业家。他们分别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和日本京瓷集团的稻盛和夫。
这四人集中体现着日本重视“工匠达人”的文化。
少年时代的松下幸之助只受过4年小学教育。1918年,23岁的松下在大坂建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当时环境很艰苦,但松下幸之助带领制作所员工一同努力、创新,连续推出了先进的配线器具、炮弹形电池灯、电熨斗、无故 障收音机、电子管、 真空管等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产品,7年之后,松下幸之助成了日本收入最高的人。
二战之前,日本正遭受严重的经济危机,百业凋敝,松下却鼓励消费,说用消费刺激经济的复苏,并买了一辆汽车——这在当时并不多见。那时在日本各行各业经营萧条冷清的情况下,松下的制作所却蒸蒸日上,销售额持续增长。直到1988年的63年中,有10年他的收入均为日本第一位,有6年居第二位,1989年他逝世时,留下了15亿多美元的遗产。
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吃苦耐劳方面。多数企业在经营中都恪守本分,全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追求精益求精,不盲目扩大经营。
大阪金刚组公司是世界最长寿的企业,1400年来只做建筑行业,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衰退,它始终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另一家生产酱油的龟甲万公司,也有近400年历史,一直以酱油为主打产品,没有过分染指其他业务。
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不仅是杰出的实业家,更是一名工匠、发明家、研究狂人,他发明的织布机至今仍对纺织行业影响深远。其儿子丰田喜一郎是一个“发动机迷”,孙子丰田英二则是个工作方式的研究狂,他研究如何才能降低库存、降低成本。三代研究狂造就了丰田帝国。
卡内基:
不给失败第13次机会
如果说在口才方面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卡内基绝对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标志人物。
1904年,升入师范学院的卡内基发现,学院辩论会及演说赛非常吸引人。然而,没有演讲天赋的他接连在12次比赛中失败。两年后,他一篇以《童年的记忆》为题的演说,获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说家奖。这是他的第一次成功,但他却不满足于此。
之后,卡耐基尝试在国际函授学校总部所在地的丹佛市,受雇做了一名推销员,后来他又到南奥马哈,为阿摩尔公司贩卖火腿,肥皂和猪油。他的这个推销工作虽然很成功,但在1911年,他却到纽约《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学习演戏。一年以后,他感到自己并不具备演戏的天赋,于是又回到推销的行业里,为一家汽车公司当推销员。后来,他决定白天写书,晚上为商业人士开设公开演讲班。
卡耐基将他一生中最重要、最丰富的经验,汇集在《如何赢取友谊与影响他人》一书中,他的思想和观点影响着美国人,甚至改变着世界。发明之王爱迪生、相对论鼻祖爱因斯坦、印度圣雄甘地、“米老鼠”的父亲华特?迪士尼、建筑业奇迹的创造者里维父子、旅馆业巨子希尔顿、白手起家的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等等,都深受卡内基思想和观点的激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