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与意识流
2015-06-26颜童
颜童
每一个人,除了处在深度睡眠状态外,他的意识无时无刻不在活动。有时候这种意识活动甚至就像是我们脑子里住着的另一个人,很难被我们主动控制。它一会儿跳到这里,一会儿跳到那里,又像小溪一样流动不停,不断变化,从不间断。其实就算是在深度睡眠时,意识也是没有间断过的,只不过很少被我们清醒地感觉到、记住它的内容。一般来说,人类的这种意识的流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一个念头跳跃到另一个念头,甚至都没有逻辑、因果关系。美国的心理学家把意识的这一特性叫“意识流”。我们平时所说的内心活动、心理活动,都是这么一回事。
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文学创作上产生了一种写作手法,就叫作“意识流”。意识流作家们模拟人类意识的这种流动跳跃的特性,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却又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意识流的作品很多,也产生过许多名家大家,他们对世界文学创作以及电影艺术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比如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依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国作家王蒙以及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都深受意识流创作的影响,莫言的《红高粱》可算是中国意识流作品的代表之作。
瞧瞧,意识流的来头蛮大的吧!这些说起来似乎有点儿抽象,我们还是具体了解和欣赏一些意识流的作品吧。我们先读一读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开头: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开头写入睡前的心理活动,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片段,它很详细地描写了“我”在入睡前的心理活动。)有时候,蜡烛才灭,我的眼皮儿随即合上,都来不及咕哝一句:“我要睡着了。”(所谓“咕哝一句”,其实是心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半小时之后,我才想到应该睡觉。这一想,我反倒清醒过来。(念头又是一转,这就是意识的流动——心理活动的转换。)我打算把自以为还捏在手里的书放好,吹灭灯火。(“自以为还捏在手里的书”,其实已经不在手里了,这是心里的念头驱使人物做出的动作。)睡着的那会儿,我一直在思考刚才读的那本书,只是思路有点儿特别。(念头又转到书上来了。)我总觉得书里说的事儿,什么教堂呀,四重奏呀,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争强斗胜呀,全都同我直接有关。(脑子里在想书里的内容,心理活动又是一转。)这种念头直到我醒来之后还延续了好几秒钟。它倒与我的理性不很相悖,只是像眼罩似的蒙住我的眼睛,使我一时觉察不到烛火早已熄灭。(睡着了一会儿又醒来,在半梦半醒中“念”着书的内容,意识有些模糊,醒来了意识还没清醒,还在朦朦胧胧地想着书里的内容。)后来,它开始变得令人费解,好像是上一辈子的思想,经过还魂转世来到我的面前,于是书里的内容同我脱节,愿不愿意再挂上钩,全凭我自己决定。这一来,我的视力得到恢复,我惊讶地发现周围原来漆黑一片,这黑暗固然使我的眼睛十分受用,但也许更使我的心情感到亲切而安详。它简直像是没有来由、莫名其妙的东西,名副其实得让人摸不到头脑。(这一段写意识从朦胧、模糊中渐渐清醒,视力从模糊到恢复清晰。)我不知道那时几点钟了。我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忽远忽近,就像林中鸟儿的啭鸣,标明距离的远近。汽笛声中,我仿佛看到一片空旷的田野,匆匆的旅人赶往附近的车站。(意识的流动,心理活动的变化,真是毫无痕迹。从听到汽笛声联想到旷野,想到旅人,意识的跳跃流动一环接一环。)他走过的小路将在他的心头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因为陌生的环境,不寻常的行止,不久前的交谈,以及在这静谧之夜仍萦绕在他耳畔的异乡灯下的话别,还有回家后即将享受到的温暖,这一切使他心绪激荡。(由汽笛引出旅人,并直接想象着旅人的活动与心理,这一连串的描写,都是“我”心里想象出来的,是“我”的心理活动,是意识的流动。)
——这样的意识流写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太高端大气上档次了?那么,我们还是回到“心理活动”这个话题上来吧。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心理活动”是一回事,“心理活动描写”是另一回事。心理活动是人物在说话、行动前后或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而心理活动描写,则不仅仅是把人物的所思所想写出来,还常常要用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来衬托和暗示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如果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直接描写人物的所思所想,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是第三人称“他”的视角,直接描写人物的所思所想,就是所谓的“上帝视角”了。那么,意识流与心理描写有何区别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意识流是有意模拟人们的意识流动,而心理描写,是在我们写作的时候,把那些与“这个环境”与“这个事件”无关的那部分剔除掉,只写下与这特定环境与特定事件有关的部分。其实,明白了前面的意识流,再来看这心理活动描写,是不是简单多了?
我们再来看看法国19世纪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作品,他的那篇《项链》非常有名。小说一开始,作者就不吝笔墨地刻画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心理活动,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形象跃然纸上: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抓住女主角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这一性格特点来描写其内心活动。心里向往的是精美与豪华的生活,现实却并非如此,因此而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现实是寒碜、庸俗,不如她的意,因此她非常难过。)这一切,在另一个和她同等的妇人心上,也许是不会注意的,然而她却因此伤心,又因此懊恼,那个替她照料琐碎家务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佣人的样子,使她产生了种种忧苦的遗憾和胡思乱想。(文中对玛蒂尔德的心理描写细腻至极,她的忧苦、伤心、懊恼和胡思乱想,全是因不满足现状而产生的。)她梦想着那些静悄悄的接待室,如何蒙着东方的帷幕,如何点着青铜的高脚灯檠,如何派着两个身穿短裤子的高个儿侍应生听候指使,而热烘烘的空气暖炉使得两个侍应生都在大型的圈椅上打盹儿;她梦想着那些披着古代壁衣的大客厅,那些摆着无从估价的瓷瓶的精美家具;她梦想着那些精致而且芬芳的小客厅,自己到了午后五点光景,就可以和亲切的男朋友在那儿闲谈,和那些被妇女界羡慕的并且渴望一顾的知名男子在那儿闲谈。(这里连用三个“梦想”来描写玛蒂尔德向往富贵生活的心态。)然而事实上,(此处笔锋一转。)她每天吃晚饭的时候,就在那张小圆桌跟前和她的丈夫面对面坐下了,桌上盖的白布要三天才换一回……(心里向往的是富贵生活,现实生活却是极寒酸的,这样的现状使女主角心里不平衡,为下文借项链参加舞会等一系列情节埋下伏笔。)
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时候,心理活动是需要靠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来表现的。这短短的一段,把在舞会中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玛蒂尔德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女主角的陶醉与否,满意与否,幸福与否,其实与项链的真假无关,只与她的心理有关。人物的心理活动,总是受到环境、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心理描写时,也要考虑到人物心理活动与环境、事件的逻辑关系。
在影视作品中,尤其是在电影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更是常常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有时候也会以环境来衬托,比如用得“最滥”的是,剧中的人物一遇到伤心痛苦的事,天上就阴云密布,下起大雨来。有时候也会用旁白,这有点儿类似小说中的“心想……”。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同龄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