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考
2015-06-26王芳
王芳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中,阅读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合理利用鼓励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心;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18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着力于引导学生爱阅读、多阅读,让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靓丽风景,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导致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创新策略,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兴趣的培养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模式仍然比较单一,教师在阅读课上往往采用课本上的一些材料,学生一遍遍读,然后再让学生做练习,最后核对答案。这种方式是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忽略了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技巧的指导。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非主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失去了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
2.不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学生在阅读时不专心思考,这种习惯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另外,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随手做笔记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它不仅能扩充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具有开阔视野的作用。
3.语文教材内容比较滞后
现在的阅读教材大多比较老套,严重与时代脱节,甚至很多教材没有新意、形式单调。另外,在教材图文方面,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枯燥,缺乏创新,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有时甚至会出现图文不符的现象。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1.合理利用鼓励措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表扬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营造积极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寻找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对学生实施表扬和鼓励政策,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外,教师还要和学生多沟通和交流,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逐渐在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感,进而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才能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哪些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应优先进行提问,或者进行课外辅导,让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降低作业难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目的,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把教材中的内容或知识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学生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展“共读一本书”、“亲子共读”等活动。以“共读一本书”为例,挑选出一两本书让学生在课堂上共读,通过问题抢答、分析人物、练习说话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挑选书籍时可选择《格林童话》等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书籍。通过共同阅读,既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让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白更多的道理,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3.丰富阅读材料,创设阅读情境
在小学生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丰富阅读材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不同的阅读材料能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够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感受文化带来的乐趣。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阅读情境的创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个和谐、美好、有意境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做课件时多找一些桂林山水的优美景色的图片或宣传桂林山水景色的视频,配合优美的音乐,把美的享受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刺激学生的视觉系统与脑部神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教师就应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为小学生今后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特约编辑 陈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