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六个零”

2015-06-26顾琦静陆彩凤顾斌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6期

顾琦静++陆彩凤++顾+斌

[摘 要]新形势下,医院如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工作载体,是当前医院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服务互动、服务网络、服务平台、服务理念、服务队伍、服务机制等方面,探求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有效机制和载体,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关键词]“六个零”;医院党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6-0053-03

医院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医院提高组织战斗力的基石,为我们党在医院顺利开展工作起到了政治保障作用。在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今天,医院基层党组织如何有效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创新载体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医院中心任务开展党务工作,成为医院党的基层组织及其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有时存在不好抓或有力使不上的感觉,这就说明目前还缺乏一个有效的工作载体。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在创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探索经验和相关调查问卷分析,试图探求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党员的有效机制和载体,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近年来,新华医院党委以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型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支部工作重心向服务转移,工作方式向服务转型,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

(一)党员对医院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的认知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对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医院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构建和谐医院、推动医院发展的必然选择。调查显示,77%以上的党员了解医院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显然医院在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20%以上的党员比较不了解及以下,也不容忽视。

(二)党员对医院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的认可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论述有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党员对医院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的认可度调查结果中,绝大多数党员对所在党支部在服务党员、群众、患者、中心工作方面是比较肯定的,但也需要看到6%以上对党支部服务党员方面比较不满意,5%以上对党支部服务群众、患者方面比较不满意,3%以上对党支部服务医院中心工作方面比较不满意。

(三)党员对医院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建设载体的诉求情况。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落实、活动的开展和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调研结果中,党员对医院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建设载体诉求依次为院内志愿者行动、院外医疗咨询和义诊、支部内服务党员、院外志愿者行动、慈善捐赠,可以看到院内志愿者行动是被排第一位的,占52.47%。

(四)党员对医院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建设中党员服务意识的评价。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会导致党员在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实践中出现认识不清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业务工作与支部服务工作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服务理念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1]调查中,绝大多数党员对医院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建设中党员服务意识评价为比较强及以上,然而仍有5.85%的党员评价是比较弱及以下,这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五)党员对医院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建设中党员服务能力的评价。党员队伍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查中32.29%的党员对医院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建设中党员服务能力的评价为非常强,60.09%的党员评价为比较强,显然党员整体上对党员服务能力是认可的,但也有7%左右的党员认为党员的服务能力比较弱及以下。

(六)党员对医院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建设中制度建设的诉求情况。医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建立在持之以恒和常抓不懈的基础上,更要避免应景式和运动式,这就需要不断总结规律,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调查中55%以上的党员认为要把联系、服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列入支部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以党员和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指标的支部考核指标体系”占53.36%,“定期开展深入党员、群众和患者的走访调研工作,听取服务对象的心声”占48.43%,对医院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实施专项量化考核指标占40.81%。

(一)以微型媒体为渠道,探索服务互动“零障碍”。随着网络的普及,通信方式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字体显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大有成为一种时代符号的趋势。[2]微型媒体以其短小精炼的优势,相对于传统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党员、群众的青睐。显然“微”型化逐渐成为医院党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更成为开展医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手段。因此,医院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微型媒体优势,以微博、微信为渠道,形成多样的互动交流方式和信息传递渠道,探索服务互动、沟通交流的零障碍。通过新华医院微博、“新华医院主题活动”微信公众平台、“新华E院”等,以微型媒体为新手段,尝试“微党委”、“微支部”的建立,形成虚拟的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理念上体现“微”元素、在建设载体上融入“微”媒介、在建设内容上贴近“微”生活、在建设模式上形成“微”机制,从而进一步拓宽党委、总支、支部、党员沟通渠道,不断创新医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着力提升医院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二)以组织体系为基础,探索服务网络“零脱节”。党的组织是党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依托。目前绝大多数党员对所在党支部服务党员、群众、患者、医院中心工作方面是比较肯定的,现有组织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部分党员还略有不满意。显然,基层党组织需要进一步拓展服务网络,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增强服务针对性。社会学的“合力理论”,以优质的组合模式为基础,各组成要素主动作为,互为补充,发挥优势,就能实现效益最大化。[3]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基层党组织可以以“合力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医院基层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四维组织架构,尝试构建以院党委为核心,党群部门为桥梁,党总支为平台,党支部为基本单元的四维组织架构,真正做到“支部建在连上”,更好地促进支部工作和科室行政工作的紧密结合,完善医院党的组织设置形式,形成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支部结构格局,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形成服务型党组织中各组成要素主动作为、互为补充、发挥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组织体系,探索服务网络的“零脱节”。

(三)以共建联建为依托,探索服务平台“零盲点”。共建联建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有力抓手,拓展多样化的服务渠道,有利于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增强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坚持创新服务载体。那么面对多样化的载体,如何能够更科学的共建联建?六何分析法(5W1H分析法)是被广泛应用于工作分析中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4]基层党组织可以运用六何分析法,根据原因、内容、地点、时间、主体及方法对多样化的服务渠道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规划,探索服务平台的“零盲点”。结合六何分析法,以“三个突出”即突出服务主题、突出资源整合、突出组织保障为重点。抓好服务党员群众,即抓教育,服务党员群众思想成长;促保障,服务党员群众幸福成长;畅通道,服务党员群众业务成长。抓好服务医院发展,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引领的作用,形成助推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党支部监督保证作用,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医院中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引领导向,增强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医院发展。抓好服务社区公益,即构筑“医疗惠民线”,扩大“资源整合线”,筑起“服务连心线”,形成社会、医院、患者共赢的模式,在医院和患者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缓解医患矛盾。

(四)以教育引导为抓手,探索服务理念“零滞后”。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最重要的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理念,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服务理念作为执政党开展服务的思想动力,不仅决定服务积极性,还决定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对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和前提。有时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会导致党员对医院党组织“该不该服务”,“想不想服务”等问题认识不清。因此,应该以教育引导为抓手,转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增强服务理念,探索服务理念“零滞后”,才能全面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在学习教育中贯穿“服务”内容。可以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支部集体学习、党员自主学习等开展“党员教育宣传月”等活动。二是突出服务内容。可以通过考核促进支部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三是加强理论武装。可以通过新华大讲堂、新华党建网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服务理念和党性修养。通过党支部强化服务、党总支贯穿服务、党群部门协调服务、党委引导服务,建立四维服务机制,让“服务”成为党组织的共同观念,让“服务”成为党员的自觉认识,使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

(五)以党员队伍为根本,探索服务队伍“零停留”。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服务群众水平的好坏,进而关系着党同群众联系的程度。因此,要以党员队伍为根本,紧紧围绕“愿服务、会服务、能服务”,提升服务意识,加强素质能力,打造过硬服务、高素质服务的骨干队伍,探索服务队伍“零停留”。一是抓实用培训,让服务本领“强”起来。围绕如何当好党支部书记,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挂职锻炼、专项培训、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实用培训。二是抓典型引路,让服务氛围“浓”起来。通过“四大评选”等活动宣传骨干服务先进事迹,营造争先服务的良好氛围。三是抓教育管理,让服务能力“涨”起来。可以组织党员采取专题培训、现场教学等多种培训方式,也可以尝试开展党员“微型学习”,指导党员学习微型媒体上的相关知识,如“共产党员”公众号、“上海基层党建”公众号等。加强党员干部的服务、管理、技能等多种适用技术培训,努力将党员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服务、能管理”的新型适用人才。

(六)以建立健全为目标,探索服务机制“零死角”。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保障。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推进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规律,重视组织重心和组织功能的同步下移,完善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机制。因此基层党组织要以建立健全为目标,探索服务机制“零死角”。注重以服务为导向的制度设计,着力构建需求导向、运转高效的服务体系。一是“项目式管理”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党委可以通过项目式管理为党总支、党支部在服务形式上“导航”。二是“平台式沟通”建立健全互动交流机制。进一步推进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建立与推广,抓住焦点,在破解难题上“着力”,传播医院先进文化、广开院内职工言路,规范管理建章立制,探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微时代”沟通。三是“专项式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工作的评估,以《新华医院党支部工作手册》为依据的考核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党支部服务党员、职工和群众及凝聚人心、汇集合力等服务行政工作方面的专项式考核,更好地督促党支部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科室发展贯穿始终,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协助和支持科室行政负责人完成医、教、研、管理等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参考文献:

[1] 柴媛媛.着力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J].科教文汇,2014(5):197-198.

[2] 兰奎.基于“微时代”下基层党的群众工作路径探析[J].南方论刊,2014(8):24-25.

[3] 王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育人”的组织体系与教育模式[J]. 继续教育研究,2014(5): 88-91.

[4]芦珊珊.运用“六何分析法”解析中国出版“走出去”[J].出版广角,2013(3):63-65.

作者顾琦静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顾斌、陆彩凤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办主任和工作人员、助理研究员

■ 责任编辑:刘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