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与竞争态势

2015-06-26庄汝龙叶持跃马仁锋宓科娜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年1期
关键词:入境浙江省旅游

庄汝龙,叶持跃,马仁锋,b,宓科娜

(宁波大学a.城市科学系;b.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宁波315211)

浙江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与竞争态势

庄汝龙a,叶持跃a,马仁锋a,b,宓科娜a

(宁波大学a.城市科学系;b.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宁波315211)

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入境旅游,其发展水平表征区域经济外向竞争力。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较好,但地域差异显著。运用区域差异相关测度方法研究2000—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入境旅游发展地带内、地带间差异与总差异演变,并尝试用波士顿矩阵测度入境旅游竞争态势。结果表明:①浙江省入境旅游相对差异不断缩小,绝对差异不断扩大;②伴随浙东北内部差异的不断减小,浙西南逐渐成为浙江省入境旅游总差异的主要贡献者;③浙江省入境旅游空间格局呈“双核模式”向“多核模式”演变;④ 浙江省市际入境旅游竞争力明星类、金牛类较少,入境旅游发展整体水平亟待区域优化。

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竞争态势;空间分异;浙江省

0 引言

当前,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日益显现,东、中、西地带间分异趋同,但省际及省内市际分异却趋异。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国外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有效手段[1-2]。但由于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区域间入境旅游发展差距明显,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因此,深入研究入境旅游区域发展空间差异和竞争态势,准确把握各地区入境旅游发展优劣势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作用,将有助于摆正旅游业发展地位,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协调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省际层面及省内市际层面。汪德根等[3]、陈秀琼等[4]、沈惊宏等[5]运用泰尔系数多层次分解法、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及其结构进行分解;史本林等[6]、张莉娟[7]、王莹等[8]、靳诚等[9]、王建军[10]运用泰尔系数、波士顿矩阵、区域分离系数等分别研究河南、浙江、广东的入境旅游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此外,周玲强等[11]、王艳艳等[12]对杭州及江浙沪入境旅游市场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仅探讨了入境旅游差异的单一方面,未能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及发展态势等视角全面分析与揭示入境旅游发展区域差异。因此,本研究采用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差异及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测度浙江省市际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及竞争态势,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和各地入境旅游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Theil指数[13]又称锡尔熵,是衡量区域差异的重要指标。以地市为单位的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差异(总差异)Theil指数依次分解为地带内总差异(Twr)、地带间差异(Tbr)两部分;地带内总差异(Tp)又分为浙东北、浙西南地带内差异(Tpi),具体公式为:

式中:Yij,Nij分别为i地带j市旅游外汇收入和生产总值; Yi,Ni分别为i地带旅游外汇收入和生产总值;Y,N分别为浙江省旅游外汇收入和生产总值。

相对发展率(Nich)[14]是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式中:Y1i,Y2i分别代表i地区在时间1和时间2的旅游外汇收入;Y1,Y2分别代表浙江省在时间1和时间2的旅游外汇收入平均值。

波士顿矩阵模型(BCG matrix)[8,15]是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1970年首创的一种分析和优化现有业务组合的方法。用市场增长率(R1)和市场占有率(R2)2个指标分析各地市入境旅游发展竞争态势,市场占有率反映该地市在竞争中所具有的实力和地位,市场增长率反映该地市的发展潜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R1为市场增长率;Y1i,Y2i分别为i地市在时间1与时间2的旅游外汇收入;R2为市场占有率;Yi为i地市的旅游外汇收入;Y为全省旅游外汇总收入。每个地市的竞争态势在二维坐标系中对应一点(x,y),横坐标(x)代表市场占有率,纵坐标(y)代表市场增长率。以x=p,y=q把竞争态势分为4种类型,每一个象限代表一种类型,不同类型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图1)。

图1 波士顿矩阵竞争态势图Fig.1 Competition position of the Boston matrix

1.2 数据来源

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连贯性,同时为便于地市间比较,选取旅游外汇收入作为测度地市间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的指标。研究时段为2000—2012年,研究对象为浙江省11个地市。根据历年统计年鉴分类方法,将11个地市划分为浙东北、浙西南两大区域。浙东北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浙西南包括温州、台州、丽水、金华、衢州。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浙江省各市2000—2012年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2 入境旅游发展时空差异演进

2.1 入境旅游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演变

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是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常用指标,前者反映绝对差异,后两者反映相对差异[16]。计算2000—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旅游外汇收入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图2)。总体上,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呈波动下降趋势,标准差则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2009年除外)。浙江省入境旅游相对差异不断缩小,绝对差异不断扩大。变异系数从1.69下降到1.23,基尼系数从0.77下降到0.67,下降趋势较为和缓。而标准差上升幅度很大,从7 900.03万美元上升到57 818.77万美元。2003年“非典”事件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影响较大,标准差从2002年的12 633.70万美元下降到11 148.47万美元。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标准差也出现轻微下降趋势。

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各地市纷纷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总体水平显著提高。但各地市旅游资源禀赋、地缘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宏观政策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入境旅游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不一致。如杭州等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虽然增长速度不及其他城市,但由于入境旅游发展时间长、水平高、规模大,旅游经济基数大,即使较低的增长率也能引起绝对量的大幅增长。而衢州等市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其基础薄弱、规模小,旅游经济增长的绝对量小。因此,出现相对差异不断缩小,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的现象。

图2 2000—2012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总体差异Fig.2 The overall difference in inbou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图3 2000—2012年浙江省入境旅游总差异及地带内、地带间差异演变Fig.3 Temporal changes of inter-city and intra-regional,inter-regional disparities of inbound tourism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2.2 入境旅游市际、地带内、地带间差异演变

2.2.1 入境旅游总差异、地带内及地带间差异。根据公式(1)计算浙江省11个地市2000—2012年入境旅游总差异及地带内、地带间差异(图3)。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总差异呈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的波动减小趋势,与上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2006年为界,将研究时段划分为两段:①2000—2006年,浙江省入境旅游总差异在迅速缩小,从2000年的0.41下降到2006年的0.19;②2007—2012年,浙江省入境旅游总差异在缓慢扩大,从2007年的0.19上升到2012年的0.21,并在2011年达到局部峰值0.22,2011年之后有轻微下降趋势。同时,浙江省入境旅游的地带内差异与总差异走向趋势基本一致,而地带间差异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从2000年的0.08下降到2012年的0.007,且变化幅度较地带内差异小。从地带内与地带间差异2条折线的相对位置并结合两者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可以看出: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总差异主要是由地带内差异引起的,贡献率历年都保持在80%以上,最高达96.37%(2012年),最低也达到80.72%(2000年),而地带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最高也只有19.28%。

2.2.2 入境旅游浙东北、浙西南地带内差异。浙东北、浙西南地带内差异与总差异演变趋势(图4)表明,2000—2004年,浙东北地带内差异高于浙西南,总差异的下降趋势主要由浙东北地带内差异迅速下降所引起。2004年以后,浙西南地带内差异不断上升,从2004年的0.226 0上升到2012年的0.377 5,逐渐高于浙东北,成为浙江省入境旅游总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并带动浙江省入境旅游总差异缓慢上升。通过各分项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表1)也可看出,以2004年为转折点,浙江省入境旅游差异的主要贡献者由浙东北逐渐变为浙西南。

图4 2000—2012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地带内、总差异演变Fig.4 Temporal changes of intra-regional and inter-city disparities of inbound tourism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表1 2000—2012年浙江省地带内、地带间差异对总差异贡献率Tab.1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ntra-regional,inter-regional disparity to inter-city dispar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200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揭开了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序幕。浙东北的杭州、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传统入境旅游目的地,抓住机遇,在原有产业水平基础上,积极创新,大胆探索,通过各种方式加快旅游业发展。如:组织旅行社赴日本、韩国、东南亚宣传促销,积极参加海内外旅游联谊会、促销会等,主推“魅力浙江旅游线”,从量和质2个方面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而绍兴、嘉兴、湖州等地市处于杭州、宁波、上海、苏州、南京等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城市阴影之下,旅游资源缺乏特色,且航空口岸较少,入境旅游发展水平较低。此时的浙西南各地市入境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基础差,水平低,各地市仍保持低位均衡状态。因此,这段时期浙东北地带内差异是浙江省入境旅游差异的主要贡献者。2003年7月,为“取消旅游壁垒与进入障碍,建成中国首个无障碍跨省市旅游区,最终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17]在杭州签署,作为浙东北加速融入长三角旅游城市圈的标志性事件,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等城市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品牌塑造、旅游资源和产品整合与保护、旅游信息交流与一体化等诸多方面达成一致,全方位、多层次展开合作与交流,为入境旅游发展相对落后的绍兴、嘉兴、湖州、舟山等地市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自此,浙东北旅游业开始全面启动,差距开始不断缩小。2004年以来,浙江省逐步实施的“山海协作工程、五大百亿工程”,在帮助省内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浙西南地区加快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浙西南各地市政府积极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使得浙西南旅游业在不断成熟的条件下开始加速发展。丽水凭借自身“生态绿谷、天然氧吧”的独特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的成功开发成为丽水旅游靓丽的风景线。金华的义乌市,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吸引了大量海外游客前来购物旅游,商务洽谈,为旅游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相比而言,衢州、台州等地市旅游业发展条件无明显优势,发展相对落后,浙西南入境旅游发展差距拉大。

2.3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分异

构建“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指数”[18-20]衡量一个地区入境旅游在全省所处的地位,以此来探讨各地市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年际变化规律。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指数=各地市入境旅游收入/全省入境旅游收入平均水平。选取2006,2012年浙江省各地市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并按照指数高低分为4级(图5)。指数为0~0.50(包括0.50)属极低发展水平;指数为0.50~1.00(包括1.00)属低发展水平;指数为1.00~1.50(包括1.50)属高发展水平;指数为1.50以上属极高发展水平。

2006年,仅有杭州和宁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杭州发展水平指数高达4.69,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多;宁波为1.74;嘉兴、金华分别为0.83,0.99,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湖州、绍兴、台州、衢州等水平较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2012年,杭州依然位于领先地位,发展水平指数高达4.70;金华仍保持在0.90以上,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此外,丽水表现抢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到1.002 1。

总体看来,杭州、宁波两市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指数虽有年际轻微波动,但历年来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二名,龙头地位无可撼动;金华入境旅游发展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其他地市,处于优势地位。金华的发展使得浙中地区入境旅游开始“隆起”,成为联系浙东北发达地区与浙西南欠发达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撬动浙西南入境旅游发展的杠杆。丽水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指数随时间推移不断上升,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上升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开始向发达地区看齐。后进地区丽水入境旅游的不断发展,将改写浙西南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的历史,逐渐成长为浙西南入境旅游发展增长极,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浙江省实现入境旅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目标奠定基础。可以这样认为:浙江省传统入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已发生改观,从杭州、宁波“双核模式”发展到杭州、宁波、金华、丽水“多核模式”。

2.4 入境旅游发展速度差异

相对发展率是衡量地区经济相对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将该指标用于浙江省各地市在某一时期入境旅游收入变化与同期全省平均入境旅游收入变化比率关系的研究。以2006年为界,将浙江省11个地市入境旅游相对发展率分2000—2006年和2006—2012年2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表2)。2000—2006年,入境旅游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市有杭州、宁波、金华。杭州入境旅游收入增速为4.19,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其他10个地市;嘉兴为0.95,接近全省平均水平;2007—2012年,入境旅游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市有杭州、宁波、丽水。这一时期,杭州入境旅游收入增速高于上一时期,达4.71;宁波、嘉兴、金华、台州、舟山入境旅游收入增速低于上一时期,入境旅游发展开始放缓;嘉兴从0.95跌落至0.42,入境旅游收入增速明显下降;丽水从上一时期的0.63跃升到本期的1.31,上升幅度较大,与宁波相差无几。由此可以看出:丽水入境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在入境旅游发展速度方面已跻身浙江省各地市前列;金华入境旅游发展速度逐步放缓,入境旅游发展渐趋成熟;杭州依然是“一枝独秀”,增速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且仍在阶段性提高;舟山、台州等地市,自身入境旅游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入境旅游收入增速不断降低,势必导致与入境旅游发达城市差距不断拉大。

2.5 入境旅游发展竞争态势

图5 2006,2012年浙江省各地市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对比Fig.5 The contrast of inbound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in ci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2006 and 2012

表2 2000—2012年浙江省11地市入境旅游收入相对发展率Tab.2 The relative development rates of inbound tourism incomes of 11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以浙江省2000—2012年11个地市的旅游外汇收入为基础数据,依据公式(3)计算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并绘制波士顿矩阵(图6),将其分为2000—2006年和2006—2012年2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数据特征并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第一阶段取p=8%,q= 54%,第二阶段取p=7%,q=23%。对于入境旅游发展水平较高但发展不均衡的浙江省来说,应用波士顿矩阵可以对浙江省各地市入境旅游发展竞争态势进行定量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各地市入境旅游发展差异。

2.5.1 入境旅游幼童类型与瘦狗类型。总体看来,浙江省11个地市入境旅游发展大部分属于幼童类型和瘦狗类型,即:市场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或者两者都低。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绍兴、温州入境旅游发展跻身幼童类型,市场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8.32%和30.7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台州、嘉兴由幼童类型衰退为瘦狗类型;衢州、湖州依然属于幼童类型;舟山依然是瘦狗类型,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0—2012年,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温州、衢州七市一直处于二、三象限,反映出浙江省大部分地市的入境旅游发展增长率较高但市场占有率较低,市场份额被少数入境旅游高度发达的地市垄断占有。第一阶段,上述七市的累计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仅26.95%;第二阶段下降至25.77%,而宁波一市就达到14.98%,杭州更是高达42.73%(第二阶段)。可见杭州、宁波作为地区增长极是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的主力军,其入境旅游发展累计市场占有率达到59.85%(第一阶段)、57.72%(第二阶段)。绍兴历史遗迹众多,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以王羲之、鲁迅等文化名人的文化旅游不断升温,文化品位、层次的提升为入境旅游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衢州位于浙江内陆,产业基础薄弱,区位条件一般,虽一直保持较高增速,但市场占有率未能改观。嘉兴、湖州距上海、苏州、杭州等旅游发达城市较近,仅作为入境游客的中间站而非目的地,加之自身旅游资源级别不高、特异性不突出,入境旅游发展后劲不足。嘉兴应加快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开发,将乌镇西塘古镇游、海宁观潮游和皮革购物游等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湖州应加快整合莫干山、南浔古镇等优势旅游资源,早日跨入明星行列。

2.5.2 入境旅游明星类型与金牛类型。总体看来,属于明星类型和金牛类型的地市数量较少,且一、二阶段变化较大。宁波、金华由明星类型稳定发展至金牛类型;杭州由金牛类型跃升为明星类型;丽水由幼童类型发展为明星类型。杭州入境旅游几乎占据整个浙江省的半壁江山,其市场占有率稳居40%以上。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加上业已形成的极高的国内外知名度,使得“人间天堂”的美誉名至实归。既然有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市场增长率的提高会有很大困难,但杭州却不尽然,由第一阶段的32.7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4.58%)上升到24.76%(接近全省平均水平25.19%)。说明杭州在入境旅游方面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近些年来,杭州努力打造国际级会展项目,提升国际影响力,并初见成效。2006,2011年成功举办的世界休闲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杭州抓住机遇,掀起了入境旅游发展新高潮;金华借助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义乌购物旅游,2012年义乌市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达36 660万美元,占当年金华市外汇收入的86.36%。丽水在保持长时间较高市场增长率的条件下,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成为了明星类型。

图6 2000—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入境旅游波士顿矩阵图Fig.6 The Boston matrix of inbound tourism of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3 结论及建议

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这种不均衡性的存在并不一定是不适宜的,只要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进而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就可以视为是适宜的地域差异发展模式,那种发展与分布完全均衡、缺少梯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发展动力不足,最终不利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本研究的目的并非是希望实现浙江省入境旅游的地市间均衡发展,而是希望通过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的详细分析,使各个地市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水平、阶段和发展态势,并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入境旅游发展战略,探索适宜的入境旅游发展模式,最终推动浙江省各地市入境旅游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14]。

明星类型或者金牛类型的杭州、宁波等传统入境旅游发达地市,应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优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节庆购物等旅游业态结构,同时大胆探索、创新,加快旅游产品换代升级,努力寻求入境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以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入境旅游发展稳定并渐趋成熟的金华,应在购物游、商务游的基础上,极力打造浙中地区入境旅游增长极,发挥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入境旅游辐射带动作用;明星类型的丽水应在独特的“秀山丽水”上做文章,依托本地区独特的山川、森林等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畲乡民族风情,结合廊桥文化、香菇文化等提升旅游资源文化品位和内涵,树立独树一帜的旅游形象;幼童或者瘦狗类型的温州、台州应在传统海滨旅游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海洋旅游产品的深开发,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努力打造世界级“3S”旅游目的地;一直属于瘦狗类型的舟山,应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契机,高度重视海洋旅游业,突出海岛旅游特色,与佛教名山——普陀山共同打造“海天佛国”的入境旅游新世界。

参考文献:

[1]Britton S G.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ourism in the Third Worl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2,9 (2):331-358.

[2]Ayres R.Tourism as A Passport to Development in Small States:Reflections on Cypru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2000,27(2):114-133.

[3]汪德根,陈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5):528-536.

[4]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12):1271-1280.

[5]沈惊宏,孟德友,陆玉麒,等.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人文地理,2013,25(1):80-86.

[6]史本林,张宏娜,孟德友,等.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 (2):128-132.

[7]张莉娟.浙江省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测度与优化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4):129-133.

[8]王莹,苑景雪.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研究与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1):84-89.

[9]靳诚,陆玉麒,徐菁.基于Theil系数的浙江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2):123-128.

[10]王建军.基于Theil指数的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1):99-103.

[11]周玲强,徐乐乐.杭州入境旅游期待新突破[J].浙江经济,2003(19):62-63.

[12]王艳艳,陈蕾.江浙沪入境旅游市场变化特征分析[J].经济论坛,2009(15):100-102.

[13]徐建华,鲁凤,苏方林,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1):57-68.

[14]吴黎围,吴晋峰,柳丽.我国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省际差异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36-39.

[15]谢维光,陈雄,谷松.基于波士顿矩阵模型的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23(3):18-21.

[16]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6,25(4):710-718.

[17]张明.长三角16城市共建中国首个无障碍跨省市旅游区[EB/OL].(2003-07-07)[2014-02-15].http://www.chinanews.com/n/2003-07 -07/26/ 321428.html.

[18]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406-410.

[19]陈智博,吴小根,汤澍,等.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8,28(6):1064-1067.

[20]庄汝龙,叶持跃,马仁锋,等.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进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4):71-77.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Inbound Tourism and Competition Posi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Zhuang Rulonga,Ye Chiyuea,Ma Renfenga,b,Mi Kenaa
(a.Department of Urban Science;b.Zhejiang Marine Culture and Economy Research Center,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ies,inbound tourism characterizes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utward competitiveness.Development trend of inbound tourism is good in Zhejiang Province,but exists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Study temporal changes of intra-regional,inter-regional and inter-city disparities with measurement methods related to regional differences by 2000—2012 Zhejiang 11 cities inbound tourism,and try to use the Boston matrix measure inbound tourism competition position.Zhejiang Province inbound tourism relative difference is shrinking,expanding the absolute difference;Accompanied by decreasing internal differences in the northeast of Zhejiang Province,southwest differences of Zhejiang Provinc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inter-cities disparity;Zhejiang Province inbound tourism space differentiation was dual-core model tends to be multi-core mode;Zhejiang cities inboun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has fewer star and cash cows class,the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need to be optimization.

inbound tourism;regional difference;competitive position;spatial differentiation;Zhejiang Province

F590

:A

:1003-2363(2015)01-0087-06

2014-03-29;

:2014-1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301110,71203 10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J10B06-01);宁波市农业择优委托项目(2011C11008)

庄汝龙(1988-),男,山东潍坊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旅游规划研究,(E-mail)zrlmkn@163.com。

叶持跃(1960-),男,浙江湖州市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E-mail)yechiyue@nbu.edu.cn。

猜你喜欢

入境浙江省旅游
《初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旅游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
品读入境悟情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