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创新理念试析
2015-06-26朱传杰
□文/朱传杰
美国企业创新理念试析
□文/朱传杰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提要]创新理念是管理创新的启动力,是激发企业活力、孕育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本文分析和介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的企业创新理念,旨在对促进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有所借鉴。
创新;创新理念;企业竞争力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7日
探寻美国企业成功的奥秘,可以发现,美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在丰富而深入地创新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总能不断提出富有时代特色的创新理念,从而形成了美国企业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这种创新文化业已成为孕育美国企业竞争力、推动美国企业持续成长的不尽源泉。学习美国企业先进的创新理念,对于促进中国的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创新理念之一:竞争优势来自于创新能力。创新与变革,是美国企业普遍遵循的基本经营理念。基于这种理念,他们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能够坚决摒弃僵化、保守的思想和行为,推崇变化和灵活的认识、思维,寻求在变化中创新并把握机会。比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主要理念之一是“追求卓越”;通用电气公司(GE)的基本理念为“进步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惠普公司(HP)“以世界第一流的高精度而自豪”;微软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杰克·韦尔奇(通用电器公司前任董事长)认为,对待创新“你不能保持镇静而且理智,你必须要达到发狂的地步”。所有这些理念都体现出争创第一、不甘人后、追求更新、更好的技术和业绩的创新精神。正如詹姆斯·莫尔斯(著名管理顾问)所说:“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创新精神,英特尔公司得以长期雄踞芯片市场的王座,微软公司始终掌握软件市场的主动权,麦当劳独领快餐市场的风骚。
创新理念之二:创新就是新思想加行动。面向市场为顾客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最优的服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基础。因此,美国的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特别强调将创新与市场结合起来,将创新与企业的利润结合起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最先进的技术不与市场需求结合,就无法创造出顾客价值。正如思科公司CEO钱伯斯所说:“最好的技术不一定成功,市场最终还是要打败技术”。被认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企业”的明尼苏达州矿业和制造公司(3M公司)的创新理念是“创新=新思想+能够带来改进或创造利润的行动”。因此,所谓创新,不只是一种新思想、新技术,而是一种能够付诸实施并产生实际效果的思想或技术。在这种理念下,3M公司制定了每年销售额至少有30%来自过去4年所发明的新产品这一发展规划,把企业创新行为定位在对市场需求的满足上。戴尔公司依靠业务模式的创新成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所以,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质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达到顾客满意度的最大化。美国企业正是坚持以顾客为导向的创新理念,将新思想、新技术转化为面向市场的行动,使企业创新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创新理念之三:人人参与创新。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的相互交流和撞击,依赖于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真诚投入。这就需要构建平等、民主、开放、宽容和积极行动的企业文化。美国的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普遍实行参与式管理,把“尊重员工”、“让员工成功”作为公司的理念,赋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性和责任,允许甚至鼓励员工提出不同的意见或建议,创造员工参与创新和管理的机会和条件,实现企业内部“无疆界”的信息沟通与信息共享,从而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自觉的创新主体。正如英特尔公司的一位项目经理欧佩达所说的:“我们尽可能给予低层人员更多的责任,比过去更多地参与。”施乐公司实行一种“人人都是企业家”的责任战略,即“这里人人思考未来,人人使顾客满意,人人负责盈亏”。3M公司认为“每个雇员都是科研人员”,鼓励每个员工都成为创新者。这种参与式管理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在惠普、英特尔、宝洁、IBM、摩托罗拉等公司里,每个员工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都是在没有隔墙、没有门户的大办公室里办公,也不设管理层专用的停车位或餐厅。这样,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相互之间可以形成更直接、更自由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这也体现出人人平等的管理理念。英特尔公司总裁葛鲁夫为人随和,员工都把他当作和蔼的伙伴,愿意和他开玩笑,他不讲排场,不搞特殊化,甚至没有自己专门的办公室。美国公司要求员工随时提出合理性建议,定期填写对公司意见的调查表,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并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奖励甚至重奖。惠普公司实行一种“开放实验备品库”的政策,使一些工程师可以随便使用备品库中的各种电器零件,以表示对“偷偷摸摸干私活”的认同和支持。IBM公司鼓励员工组成“地下革新小组”进行自由研究,对那些有创新成功经历的人员,授予“IBM研究员资格”,并给予充足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支持,以支持其创新构想。3M公司有一个“15%”规则:允许员工利用15%甚至更多的工作时间进行自由的研究。思科公司则通过网络向员工发布企业运营情况的各种信息,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甚至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告诉员工,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为企业出谋划策的行列中来。许多美国公司的领导人能够听取甚至鼓励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意见。IBM第二代领导人小托马斯·沃森说:“最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人,我宁愿用那种脾气不好,但敢于讲真话的人。作为领导者,你身边这样的人越多,办成的事也越多”。芝加哥公牛队经纪人杰里·克劳斯有一句得到许多企业家和管理学家认同的名言:“如果你有两个思想一致的人,解雇一个。你要一个副本做什么?”对那些提出了创造性的革新思路或建议的员工,即使经过公司的详细论证没有采纳其思路或建议,美国企业还是给予真诚的赞赏,以鼓励和保护员工参与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务》中指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创新理念之四:只有容忍错误才能进行创新。创新总是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必然会遭到挫折或失败,但风险往往又意味着机遇和未来。麦当劳连锁店的创始人克罗克认为:“成就必须是在战胜了失败的可能、失败的风险后才能获得的东西。没有风险,就没有取得成就的骄傲。”所以,美国企业热情地鼓励尝试和冒险,积极支持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动,同时又能宽容地对待失败,甚至鼓励犯错误,以保护员工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成功之路》中总结出的美国最成功公司“革新性文化”的八种品质中,“贵在行动”和“鼓励革新,容忍失败”就是其中的两项。时代华纳公司的已故总裁史蒂夫·罗斯曾说过:“在这个公司,你不犯错误就会被解雇”。硅谷的公司流传的名言是“失败是可以的”。那里的企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就是“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要奖赏敢于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些因冒风险而失败的人”,以致有人认为,“失败是硅谷的第一优势”。这些都表现出美国公司对待创新失败的宽容态度,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创新理念。英特尔公司以“鼓励尝试风险”作为公司文化的基本原则。公司创始人诺伊斯最常用的口头禅就是:“别担心,只管去做”,他鼓励员工挖掘更多的新事物,尝试更新的方法,善于从失败与错误中学习。公司甚至规定,对于员工和管理人员,如果在聘用一年内不犯“合理的错误”,就要被解雇。正因如此,英特尔能够以“奔腾”不止的创新速度牢牢掌握着电脑芯片市场的主动权。3M公司董事长经常勉励员工:“在3M公司,你有坚持到底的自由,也就是意味着你有不怕犯错、不畏失败的自由”。该公司的一个重要信条就是“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只有容忍错误才能够进行革新”。该公司每一年设立总额450万元的新创意开发基金,对那些勇于创新的所谓“创新斗士”、“创新小组”给予特别的鼓励和保护,以保证公司成员的新思想和新主意及时得到研究和开发。而任何员工的创新发明一旦成功,立刻就会得到3M公司英雄式的款待,其职称与工资等级也会随着创新产品的营业业绩而改变。几十年来,3M公司始终保持着锐意创新的精神,总是比其他公司更快更多地开发出新产品,其创新精神受到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和彼得斯的高度评价。在IBM发生的一个事件,典型地体现出美国企业对待创新失败的宽容态度。IBM公司一位高级负责人曾经由于在创新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而造成1,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许多人提出应立即把他革职开除。而公司董事长却认为一时的失败是创新精神的“副产品”,如果继续给他工作的机会,他的进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过未受过挫折的人。结果,这位创新失误的高级负责人不但没有被开除,反而被调任同等重要的职务。公司董事长对此的解释是:“如果将他开除,公司岂不是在他身上白花了1,000万美元的学费?”后来,这位负责人确实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创新理念之五:昨天的成功对生存更加危险。在硅谷,每年都有近90%的创新公司破产。所以,美国企业和企业家信奉“世界属于不满足的人们”的格言,不是陶醉在已有的成就之中,而是善于忘掉“过去”,面向未来,勇于变革。惠普公司原董事长兼CEO卢·普拉特说:“过去的辉煌只属于过去而非将来”。未来学家托夫勒也曾经指出:“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因此,美国企业普遍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及时把握创新的机会,并且敢于淘汰自己的技术或产品,“淘汰自己,否则竞争将淘汰我们”(微软公司),“吞噬现有的产品是保持领先的途径”(卢·普拉特)。企业只能依靠持续创新所带来的短期优势来获得高额的“创新”利润,而不是试图维持原有的技术或产品优势。比尔·盖茨反复向员工强调:“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意在使员工保持创新的紧迫感。葛鲁夫也有一句名言,即“惟有忧患意识,才能永远长存”,并说英特尔公司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让对手永远跟着我们”。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电器公司实行“末日管理”,启用大胆改革与创新的管理人员,免去那些循规蹈矩的高级职员等等。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赋予美国企业一种创新的紧迫感和敏锐性,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
F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