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研究
2015-06-26包艳宇戴维李建英
□文/包艳宇 戴维 李建英
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研究
□文/包艳宇戴维李建英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
[提要]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内容,我国要努力培养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当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就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他们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体所在和根本动力。因此,应建立一个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真正让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有源之水和有根之木,最终促进我国城乡统筹与社会和谐发展。
城乡一体化;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收录日期:2015年4月24日
一、论题背景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城乡一体化,它是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统筹安排,改革我国体制,调整相关政策,让城乡在各方面的发展实现一体化模式,解决一直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真正促进城乡各方面的平等与一致,尤其是要让处于劣势的农民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从而让我国城乡经济获得全面且可持续的协调发展。那么,我国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主体就是广大农民群众,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与建设质量。在当前我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我国必须培养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生代农民,这对于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和发展城乡一体化具有极其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不仅影响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成效,同时还影响到农民参与到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农民的培养机制,试图让农民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以迎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发展需要。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农民培养的必要性
(一)职业农民的基本内涵。所谓职业农民就是指长期生活在农村并以从事农业作为自己职业的农民群体。鉴于这种内涵,我们认为,要成为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必备条件:首先,这些人群必须长期生活在农村;其次,这些人必须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并通过农业活动来获得一定的收入。此外,这些人也应该处于一定的年龄范围以内,即他们必须是合法劳动力。
(二)培养的必要性分析。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化与快速化,农业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着微妙且迅速的变化,各种分工越来越细化,出现了很多与农业相关的新兴职业。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有更为现代化的农民来作为主力军,因为现代农业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农业概念,它是集资本与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产业,要求从事的农民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术,这样的农民才是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的职业农民。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的农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具有专门的劳动技能,是一种复合型的市场化农民形象。因此,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们进行职业农民培养具有必要性,即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的老化程度较为突出,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农村接班人,我国就必须建立一个合适的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确保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一个充足的农业劳动力补给。应该说,职业农民都是愿意继承父业的新一代农民群体,他们有着较高的农业理论知识与农业劳动技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胜任现代农业的发展重任。这些现代化的职业农民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科技职能,并懂得一定的市场经营规律与模式,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能够把农业发展与社会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其次,我国培养职业农民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对于耕地的适当保护,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国家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支持方式与渠道。培养出来的职业农民对于土地的认知不再局限于传统农民的朴素感情,而是进一步加深了对农业与耕地价值的认识,是现代农业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性力量。
再次,我国培养职业农民,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不仅要培养出能够经营规模农场的农民,同时还要培养出能够经营社区农业和精致农业的农民,从而促进现代农业中区域农业或社区农业的开发与维护,使我国现代农业走向民族化和特色化的发展动力。
最后,培养职业农民可以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农业文化,还可以对其进行发扬光大。换句话说,职业农民的培养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村青年都进入到城市中去务工,这就让传统农业文化在无形中遭遇了巨大的代际传承风险。那么,我们进行职业农民的培养,就是要避免传统农业文化被无形的切断,让这些职业农民承担起保护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职责,同时又能够意识到现代农业文化的重要价值与功能,把二者的优秀成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职业农民是其他农业群体无法替代的重要群体。
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上偏低。尽管说我国近年来为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以及金钱来对农民进行学历教育,一些农民的文化层次有所提升,但是,他们总体上的文化水平层次依然不够高,呈现出低素质化的问题。比如说,我国很多农民的文化程度都在初中文化程度左右,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民文化程度相差甚远。因此,较低素质的农民就造成了我国当前农业投入过高而产出较低的问题,整个农业竞争力不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就让我国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受到了较大的障碍。
(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新技术、新工具和新产品,那么,在推广这项新农业科技成果的时候,就需要有高水平的农民来进行实践。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地集中在一些老年人口身上,他们的年龄层次几乎达到了老年人的层次,真正年轻体壮的务农农民人数少之又少,很多都进城务工去了。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青壮年劳动力非常稀少。这种情况让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尽快缓解这种老龄化问题,培养出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三)政府对于农村劳动力教育投入过低。我国很多农村的教育培训机构基本上都是涉农学校或涉农单位的推广中心。他们的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很多都是通过各种不同渠道进行的筹资或者争取不同项目的支持。然而,这些筹集来的资金仍然不能全面满足农民培训基地的基本设施建设,很多只能片面地投入到农民的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中去。这种低度化的政府投入使得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无法进一步提高质量。加之,我国农村劳动力观念较为落后,很多人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事农业工作,有些只是兼职作为农民,把农业作为副业来生产和经营。此外,我国的法制建设工作还没有全面化,缺乏一部真正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的专业法律和法规,从而无法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农民。
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构建科学有效的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一)提高对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认知与思想高度。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科技是根本,而人才则是关键。因此,我们要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努力培养出有着较高科技素质与专业职业技能和经营才能的新型职业农民。这就需要我们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充分认识到我国当前提高农民素质对于我国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意识到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点石成金的教育培训来促使传统农民由无业到职业的转变,进而提升他们的农民层次与水平。这就需要对农民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位,把他们界定为农业从业者,让农民与其他职业诸如工人和知识分子统一作为一种职业身份来对待。此外,还应该把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提升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发展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加大对农业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事迹报道工作,从而在社会上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职业农民舆论氛围与导向,让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得以提升。
(二)构建新型的职业农民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整合各种资源,并对它们进行高效且到位的利用。实际上,这是我们构建三位一体的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首先,我们要把当前的农业管理体制进行重新定位,对其复杂的关系进行理顺化处理,让多头管理变为单一管理,成立一个领导和协调小组,让各个职责部门进行互动工作,做到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并对他们进行动态化的管理与监督,让不同部门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与作用;其次,我们还必须强化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的条件建设工作。我们可以积极争取政府更多的经费支持,也可以开辟更多的筹资途径来筹措职业农民培训经费,开设诸如“空中课堂”、“固定课堂”等课堂形式,让农民获得职业化的培训机会。当然,对于那些达不到要求的农民来说,我们应该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严重的问题可以取消其培训基地资格,而对那些先进的培训基地则给予重点扶持。此外,我们还需要优化职业农民的师资培训队伍,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理论水平与实践教学能力,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农民,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撑。
(三)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培养制度。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切实抓好职业农民培养扶持政策的顶层设计工作,明确相关的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尤其是要对一些职业农民从事的工作给予政策性倾斜或补偿,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成立职业农民发展基金会,建立一个农业专项贷款体系,并让职业农民享受类似的医疗和社会保障,这样,就可以大大稳定职业农民的从业心理,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工作中去。同时,我们还需要依托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长效机制,并搭建一个有效的培养平台,让农民扎根在农村,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职业农民队伍中来。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土地的中、长期流转,让职业农民充分发挥出农业能手的作用,引导他们创办各种经营主体,并为他们搭建合适的服务平台,然后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分层次、分产业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当然,我们还需要加强立法工作,为职业农民队伍的不断壮大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赖立.农村成人教育的着力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J].职教论坛,2013.6.
[2]李国祥,杨正周.美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3.5.
[3]李彦灵.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J].云南农业,2013.3.
秦皇岛市科技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市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02B057)
F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