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与清王朝覆灭
2015-06-25王龙
王龙
被推上断头台的“好人”路易十六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震惊得目瞪口呆。更令世人困惑不解的是,路易十六这样一位如此仁弱宽厚而且富有改革精神的国王,为何被他的臣民们送上了断头台?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涅坚定地认为,路易十六不是什么暴君,相反“心地正直、善良”,“他可能是唯一没有权力野心的国君,唯一具有一切好国王所应有的畏上帝和爱百姓这两个优点的国君”。在革命者的步步为营面前,路易十六步步退让,而实际上如果他不惜流血,从一开始就坚决镇压革命的话,他甚至有可能在有生之年保住王位。因此直到法国庆祝大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法国总统密特朗还认为,虽然处死路易十六在新旧交替的那个时代无法避免,但他坦承“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个悲剧”。
1856年,路易十六的头被砍下整整64年后,一部轰动欧洲的书《旧制度与大革命》诞生了。作者托克维尔勇敢地捧出他的钥匙,试图解开这一谜团。通过深入研究,托克维尔很快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下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革命的到来?何以减轻人民负担反而激怒了人民?在后来成为大革命主要发源地的那些地方,恰恰是法国进步最明显的地方。相反,对大革命的反抗最激烈持久的地方,则是旧制度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以至于有人困惑地说,法国人的处境越好就越觉得无法忍受。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路易十六不是一个贪婪、昏庸的国王,他尊重公共舆论,鼓励发展经济,屡屡出台改革政策。他真心关爱穷苦百姓,增加基金用于在农村创办慈善工场,救济贫民。路易十六不放心将赈济贫民的部门交给大臣去管,有时自己亲自负责。1776年,当御前会议判定,国王猎物在王室管理地区毁坏农田,应付农民赔款,路易十六慷慨地站在农民一方,亲自撰写赔款的各项理由。
正如历史学家米涅所说,就路易十六的胸怀和品德来说,是最适合于他那个时代的。当人们对独断专制的政冶体制不满时,他就自愿地放弃专制的做法;当人们对路易十五的荒淫挥霍感到愤恨时,他能够品行端正,生活俭朴。人们要求做一些必要的改革时,他也能够体察公众的需要并给予满足。在路易十六统治的后期,公共繁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尽管法国因为卷入北美战争而负债累累,但个人却依旧能继续发财致富,人民变得更加勤奋,更加富有事业心和创造性。
改革“深水区”矛盾激化
而就在路易十六的改革步步推进,到了“深水区”的时候,反而激化了矛盾,引来了革命的风暴。这完全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到来的革命。至于其中的原因,托克维尔意味深长地总结道: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候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
托克维尔当然没有机会看到大革命后法国迁延一百多年的社会政治持续动荡,直到1958年戴高乐的“第五共和”才算是大体稳定下来,法国人民为此吃尽了苦头。但托克维尔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窥见到大革命过程中的暴力、血腥以及对个人权利的藐视,都源自“旧制度”多年“教导”的结果。“旧制度给大革命提供了它的许多形式,大革命只不过又加进了它的独特的残忍而已。”
法国的激进革命者希望推翻旧制度,建立一个理想的新制度,但事实上,旧制度下的很多规则、习俗和程序都没有被革除。大革命表面上是摧毁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但在托克维尔看来,官僚制度在大革命前已经开始,革命不仅没有打断这一过程,反而是以表面摧毁的方式最终完成了这一历史过程——几年过后,在1789年消失的、旧制度下的法律和政治惯例又出现了。
清王朝早期与法国的高层交往
路易十六的死讯,传回相隔一万六千里的遥远中国,在一位重要人物的心灵深处掀起了起伏跌宕的惊天狂澜,引来的完全是负面的影响和作用,甚至加速了大清王朝的衰落过程。他就是正统治着清朝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对法国并不陌生,与路易十六也可谓是神交已久。
中法两国的高层交往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皇帝和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是同一时代的伟大君主,他们都凭借雄才大略使自己的国家盛极一时,当时的大清称雄亚洲,法国则成为当之无愧的欧洲中心。为了打通中国这个强大而神秘的国度,路易十四派出了精心挑选的科学传教团。
一生對祖父康熙深为敬重的乾隆皇帝,延续了对法国的友好感情。他不仅与法国神父保持密切的交往。而且也非常重视同法国的关系。清朝皇宫用来装饰皇帝房间的机器、工具、珠宝或其他珍贵的东西,要么是法国的军械,要么是出自某些法国工匠之手,就连乾隆皇帝阅兵时士兵佩刀的刀身也是“法国制造”。而乾隆时期大量烧造的珐琅彩瓷器,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法之间来往的频繁。
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的乾隆皇帝,决定要效法祖父康熙,派遣一个外交使团到法国,去会见路易十六国王,这不但是对路易十五遣使的回访,也是进一步加强两国交往的举措。
正当双方都为这次访问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时,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转眼间,曾与爱新觉罗家族有着几代人友好交往的法国皇室,居然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路易十六不仅自己身首异处,连皇后、皇子也血洒断头台。巴黎街头这种大逆不道的“谋反叛逆”行为,对乾隆来说,完全就是不可饶恕的犯上作乱“奸臣弑君”。路易十六身死国亡的悲剧下场,在乾隆皇帝内心所激起的恐怕绝不仅仅是兔死狐悲的哀伤,更多的是对于民众反抗怒火的恐惧和警惕。
改革阻挡不了清王朝覆灭
当时大清朝已如落日余晖,暗流涌动。所谓的康乾盛世已进入绝唱的尾声。社会矛盾和危机越积越深,川陕白莲教焚香起兵,无业之民如飞蛾般铺天盖地地起义响应,势遂大炽。而乾隆皇帝却没有从正面吸取路易十六的悲剧教训,而是从反面得到一个最大的启迪:用更加强硬的铁腕手段,加强对民众的控制,把任何胆敢反抗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到了晚清末年,慈禧太后重蹈覆辙,走过一条极其类似路易十六的改革之路。迟到的改革,居然再一次演变成为可怕的送葬。
为了应对庚子政局的困境,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上谕,表示清政府应顺应形势,“极意维新”。慈禧太后被迫推动了晚清的体制改革,“清末新政”正式拉开了帷幕。
然而,超乎慈禧意想之外的“奇怪”悖论居然出现了。
清政府推行教育改革,本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却出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群体,大多奔向立宪和革命,成了王朝的掘墓人;清政府扩编新军,原本是要以此弹压各种可能出现的变乱,却又给革命党人在各省以发展革命势力的机会,新军的大多数成了王朝的“叛兵”;清政府奖励实业,原想借此以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却导致资产阶级利益、知识分子利益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越来越大。
所有这一切,都迅速滑向清政府意愿的反方向。晚清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抗革命,但新政的主要功能却是引来了革命。
从晚清新政到辛亥革命,势行急速,犹如天崩地裂,江河倾泻,推动中国无可抵挡地向前,荡漾着一切旧有秩序的存在,岁至圣巨人也不能扭转,只好随趋势向前。
慈禧主导下的晚清新政,与法国大革命前的旧制度积聚太多的“负能量”,最终导致一场总爆发何其相似!慈禧太后与路易十六导演的改革悲剧,完全如出一辙。
清末新政的历史结局,对路易十六如何招来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做了最充分的论证,是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