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行动研究二:探索课例研究的新常态

2015-06-25朱丽华吴佑元周菁菁彭梦德龚立群李琼

广东教育·综合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型课例学案

朱丽华 吴佑元 周菁菁 彭梦德 龚立群 李琼

学校教师,大都有不同程度的“三课疲劳症”,即“公开课疲劳”“听课疲劳”和“评课疲劳”。三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的难免疲劳。如何克服“疲劳症”,促使课例研究历久弥新?这些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坚持探索这一问题,形成了一种新的常态。

一、研究花絮

花絮一:同一内容,三轮上课

物理科组龚立群、田锦裕、曾昭宏三位老师在高一进行课例研究,同上《力的分解》。研究的专题是:如何更好地实施学案教学。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田锦裕老师和龚立群老师各自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然后物理科组对两份学案设计进行比较讨论,形成第一份学案。

第二步:曾昭宏老师用这一学案在高一(3)班进行试验性上课,课后物理组即时召开研讨会。曾老师反思了得失,大家讨论了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然后对学案进行了修改。

第三步:田锦裕老师按照修改后的学案制作了教学课件,在其它班级上课,课后教研组又组织了第三次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田老师的学案与课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形成了学案导学模式,上出了一节富有创意的高效课。

第四步:龚立群老师汲取这两节课的精华,进行验证性上课,上出了一节效果显著的优质课。课后讨论,大家很振奋,都感觉受益匪浅。

这次课例研究有三个特点:

其一,在形式上,属于一课多人,“同课共构”。一般地说,“同课异构”侧重于“自构其异”,“同课共构”则侧重于“共求完美”。两种形式各有所长,相得益彰。

其二,在内容上,主题鲜明。他们研究的专题是如何编制学案,建构学案导学课堂。由于有这样一个专题,他们各自的智慧才得到了完美的凝聚。

其三,在操作上,集思广益。同上一个内容,其学案进行了三次修改,前后编制了四份学案,上了三轮课,召开了四次研讨会。真可谓用心良苦,难能可贵。

其四,在质量上,逐课提升。三位老师的三节课,虽各有所长,但后上的课是在上一位老师所上的课的基础上经过集体研讨后开课的,因而有所改进和提高,越上越好,逐臻完美。

花絮二:带着问题,同课异构

高二五位语文老师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他们同上《鸿门宴》。选上这一课,是由于他们有共同的问题。正如朱俊华老师所说“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二怕学古文”,于是他们专攻“文言之‘怕”。

同时,他们又有各自的问题。吴佑元老师想研究的问题是:“文言文的翻译,以往总是以讲为主,我们把它颠倒过来‘以学为主,看看如何。”朱丽华老师想研究的问题是:“逐字逐句串讲法就不能改过来吗?我要推行文言文翻译的标注法和对译法,还想强调有声朗读的重要性。”胡德海老师想解决的问题是:“诵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所在,抓住了读的指导就留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怎样抓好诵读指导是我要探讨的一个重点。”朱俊华老师想解决的问题是:“读懂文言文,总是讲解和串通,以至于‘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洗耳恭听,这似乎很难改,这次我要改过来。”蒙有良老师想解决的问题是:“文言文教学似乎始终存在一个矛盾,如果片面强调文言字词的学习积累,文本内容就会被肢解得四分五裂;如果以文带字,则又会淡化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如何在这个矛盾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他们带着这样的共同问题和个性问题开展了一次课例研究,初步解决了问题。首先,诵读问题解决得很好,基本上形成了书声课堂。都重视了读,有默读,有范读,有齐读,有的课堂上学生自发的站立齐读,让人惊喜。其次,翻译问题的探索很有成效,大家一致肯定了这次研究的成果:传统的串讲法基本不复存在,标注法和对译法的探索很有成效;老师讲解不再滔滔不绝,更多的时候是在洗耳恭听学生的话声,“以讲为主”颠倒为“以学为主”了;字词与文意疏通不再割裂,基本形成两相交融的平衡教路。

胡德海老师在研究笔记中这样写道:“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为自己以后的文言文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指明了新的方向,丰富了新的内涵。就像一阵东风吹生了语文课堂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春天,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感。”

花絮三:“三面宝镜”,评课的“快乐”之道

记实Ⅰ 轻松脱口秀

数学科组的一次评课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不紧不慢,环环相扣。”

“层层铺垫,步步推进。”

“精雕细刻,苦口婆心。”

“一个字:细。”

“两个字:沉重。”

顿时一阵欢声笑语。

“感觉严谨有余,有时候你讲得越‘清楚,他越糊涂。有些东西,不用那么细致,能不讲的就不讲。”

“要看什么知识。理论上的东西应该讲清楚,但不必讲得那么细。有些知识就是告知,就是这样的,我就是司机,你坐上车看我怎么走,回头我不开车了,你还知道怎么走,就行了;至于这车是怎么造出来的等等,不该现在管就不用管。”

“是的,我最近正在学车。教练教什么?就那六根杆,教得你能够穿过去就行了。讲课也一样,引导学生到达目标就是你的目标,至于‘讲,不要拐出目标去,能省一点就省一点,还是多留点时间给学生练吧!”

有人插上一句:“校长也听了课,他让我转告:要研究如何教得轻松一点,学得快乐一点。”

大家点头称是。

此情此景之中,有老师说:“来,归纳一下,今天的评课,产生了多少名言?”

——“有时候你讲得越‘清楚,他越糊涂。”

——“有些知识就是告知,我就当司机,你坐上车看我怎么走,回头我不开车了,你还知道怎么走,就行了。”

——“教练教学车,就那六根杆,教得你能够穿过去就行了。讲课也一样,引导学生到达目标就是你的目标,至于‘讲,能省一点就省一点,还是多留点时间给学生练吧!”

“这就是今天产生的数学组的名言吧!”

科组长周菁菁老师快言快语:“数学组名言多着哩!”

“那你们编一本数学教学名言集吧!”

记实Ⅱ 赞誉出思想

英语科组的一次评课会上,首先听到的都是赞誉:

“流畅,一气呵成,感觉是享受。”

“全英语教学,语音清晰,语调明快,感觉有‘范。”

有人问:“这个班的基础怎样?”

“一般,而且女生少,男生多。”

“啊,节奏这么快,气氛这么活跃,说明老师教学有方,训练有素。说‘范,‘范是什么?”

“就是特色吧?”

“应该是成型的风格吧。”

“或许可以叫风采!”

这时,朱振荣老师看了看听课笔记,说道:“这节课的课型怎么定?是阅读理解课?还是泛读指导课?还是精读指导课?是不是还应该明确得具体一些?若是定为泛读指导课,我想可以……”接着他阐述了这种课型的教学程序:“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阅读课也有泛读课型和精读课型。我感到这节课是一节非常好的泛读指导课型。老师按照泛读课型的教学程序很好地呈现了本堂课的内容,并就如何泛读给学生进行了方法上的指导。其一,老师帮助学生理解了在泛读中将会遇到的生词,给阅读扫清了障碍;其二,老师就泛读的一个重要环节——跳读,进行了说明,就如何让学生尽快找到一些关键词或句子进行了指导,同时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回答,包括文中的人物、关系、时间等等;其三,老师设计了和阅读材料有关的问题,希望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相关的信息,重点是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然后再根据要求进行匹配;其四,老师根据整篇文章内容特地设计了一道概括题,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一则能很好地检查学生对本篇文章的理解情况,二则其题型刚好也是高考写作的必考题型。

总的说来,这几个环节都是泛读教学的重要步骤,也达到了泛读教学的目的。所以,我觉得这堂课是一节很好的泛读指导课。”

紧跟着,另一位老师说明了“精读指导课”的教法。

随后,科组长彭梦德老师就课型问题谈了他的看法,并总结道:“今天的评课,从赞誉说到‘范,说到‘课型,既评得愉快,又评出了思想,很有研究气氛。”

这时,科研处的老师说:今天,我想起了“三面镜子”之说,当然还是那“老镜子”——当年,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我们不妨借此来说评课,弄个“评课三镜观”:以“学”为镜,反观其“教”;以“彼”为镜,反观于“己”; 以“此”为镜,反观其“后”。也许这就是评课的“欢乐”之道。只有评出点“真东西”、评出点“成长元素”来,而又能让其“悦纳”、让其“高兴”,才能有“欢乐”可言。

记实Ⅲ 老少和谐风

地理科组召开评课会。科组长李琼老师说:“今天评高一的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节是老教师上的,一节是年轻老师上的,我想出一个评课会主题,就是‘老少相承,乐在共享,如何?”会场顿时活跃。

年轻老师首先发言:伍树人老师不愧是地理名师,我看到了优质课的境界。他这样起课:“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不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课堂一片哗然,所有的思维似乎都张开翅膀。然后才在同学们的议论之中点化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维,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间又问同学们:“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本质是什么?”结课时投影著名的“生物圈2号”实验,并由此提出问题:科学家们模拟的“缩微地球”由哪些要素构成?为什么实验会失败?是什么关键问题导致的?整个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在思维建构过程中去建构知识和技能,或者说在知识和技能建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伍老师接话说: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引导学生流畅、简洁、准确、快速思维。

大家七嘴八舌说开了:在伍老师的视野里,知识好比一棵树上的花果,思维则为树系,引导学生快速而简洁地展开思维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这样上课,不仅会有当堂教学之时效,同时更有促人终生发展的长效。

这时,伍老师便说:还是说年轻人的课吧,周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整体效应呢?”在学生进入思考之后,老师又说“啊,先别看书,先别讨论,做几个模拟实验再说”。做了两个模拟实验之后,才进入主体知识的教学。问题在实验之先,结论在实验之后。这是一个创意,年轻人大有潜力啊!

周老师接着说:“伍老师游刃有余,值得我学一辈子。”另一位年轻老师则说:“我一生都可能赶不上伍老师。”

这时,另一位老教师即兴说道:要有信心啊!不过,要做好教育资本的积累。一位老师,首先要完成教育资本的原始积累。作为高中教师应有这么几条:一是修完应有的专业,二是经历高一到高三两轮教学,三是至少做班主任三年,四是将有关资料如课案、学案、课件、反思笔记等等积累好。这才能算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个时间大致应在30岁前完成。

——那30岁以后呢?孔子说“三十而立”。我个人理解,这里的“三十”不等于“三十岁”,应该理解为“三十年龄段”。作为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志向:30成型——35成熟——40成范=教师的“三十而立”。

——要是这样去做,那么,40岁以后就有可能成为研究型的、专家型的、领军型的教师了。

李老师高兴地说:今天的评课会是不是“老少相承,乐在共享”?又一片笑声。

二、研究概况

我校的研究课已经形成了循环序列。第一周期(四学年):个人原生态课 —— 同课异构课 —— 专题研究课 —— 成果汇报课。现在,我们进行到专题突破性研究阶段,完成这一周期尚需一学年半。待这一周期结束后,我们将在新的起点上进入第二周期,循环往复,螺旋递进。按照这样的序列,逐一更换评课表,步步将课例研究引向深入。

在这样的循环课例研究中,以“问题解决”为活的灵魂,绝大多数老师均习养着三个行动:我有问题,研究解决;聚焦专题,集思广益;观看录像,自我反思。

教科研部门做些什么呢?大致三件事:一是汇总听课人的评价意见,做一份研究课反馈表,发给执教老师,老师阅读后写出反馈意见发回;二是经常性写一些听课笔记,发给老师,老师阅读后再反馈回来;三是激励老师们写出研究笔记。

这样的课例研究,基本形成了实践认识论范式下的“反思理性”,其工作模式有两个层面:一是领导和教师植根于生动、具体、完整的教学场景中,研究特定的解决办法和有效策略,开发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有效教育智慧,并形成为自我规范性理论。二是教师的有效专业发展推行“实践——反思——开发——推广”模式。即教师投身于实践,反思自己的实践,通过集体研讨,对经验进行提炼,开发出符合自己实践的理论,而后推广到类似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不断提高推进有效教学的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课型课例学案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乡愁导学案
课例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比例尺(一)”导学案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